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美國海軍情報辦公室的一份報告提到,中國新型核潛艇的噪音水平已接近海洋背景音,幾乎無法被探測。
這個讓美軍感到不安的技術突破,就是無軸泵推系統。當衛星拍到093B型核潛艇尾部那個特殊的環形噴口時,一個問題擺在了所有人面前:中國這項技術,究竟強到了什么程度?
![]()
從160分貝到95分貝
說起來,中國潛艇早期確實有點“拿不出手”。1974年“長征一號”核潛艇下水時,噪音高達160分貝,開起來動靜大到隔著幾十海里,都能被敵方聲吶抓個正著,在水下跟跑了臺拖拉機似的。
問題根源就是推進系統,傳統螺旋槳高速轉起來,和海水摩擦會產生大量空化氣泡,這些氣泡一破裂,聲音在水下能傳出去老遠。
![]()
這種困擾不是中國獨有的,美蘇早期核潛艇也遇到過。但別人起步早還有技術儲備,我們不僅起步晚,還被層層技術封鎖,只能靠自己一點點摸索。到了1990年代,093型核潛艇研發時,我們終于用上了泵推技術,噪音一下降到110分貝。雖說比美國海狼級的100分貝還高些,但至少跟上了主流水平,不用再擔心一出門就被“盯梢”。
真正的轉折點出現在2000年代初。馬偉明院士團隊提出個大膽想法,干脆把傳動軸去掉,用環形電機直接驅動葉片。這思路剛提出來時,不少人覺得太超前,擔心實現不了。可團隊沒放棄,從實驗室里反復測試,到一步步推進實裝,硬是把想法變成了現實。
![]()
2017年央視節目里,馬偉明親口說這項技術已經通過測試,進入實用階段。到2020年,搭載這套系統的095型攻擊核潛艇正式服役,噪音直接降到95分貝以下,這下才算真正擺脫了“噪音大戶”的標簽。
無軸泵推到底強在哪
要搞懂無軸泵推的優勢,我們先從傳統推進系統說起。傳統系統得靠一根長傳動軸,從潛艇前艙一直通到尾部螺旋槳。運轉時,軸和艇體的摩擦、齒輪的震動,都是噪音的“重災區”,想藏都藏不住。
![]()
而無軸泵推直接把這根軸給取消了,電機就包在推進葉片周圍,靠磁場驅動葉片轉動。沒有齒輪咬合,沒有軸體摩擦,自然就少了很多振動源,噪音跟著大幅降低。
根據測試數據,無軸泵推在低速航行時,噪音比傳統有軸系統低了15分貝以上。在水下環境里,噪音每降10分貝,敵方聲吶的探測范圍就會縮減一半。裝了這套系統的潛艇,能悄無聲息地靠近目標,美軍在太平洋布下的水下監聽網,很多時候根本“聽不見”它的動靜。
![]()
除了靜音,它的效率也提升不少。2018年科研團隊優化了中壓直流系統后,機械效率從原來的50%一下沖到85%以上。省下的能量能讓潛艇跑得更快,航速能穩定保持在30節以上。而且取消傳動軸后,潛艇內部騰出不少空間,能裝更多武器,或者搭載更先進的傳感器,綜合戰斗力直接上了一個臺階。
096型戰略核潛艇就是為這套無軸系統量身打造的。它排水量達到2萬噸,還能搭載射程1.2萬公里的巨浪-3導彈,空間更大、推進效率更高,隱蔽性自然也更強。到2025年,已有部分096型核潛艇服役,中國核潛艇在海軍中的戰術地位,明顯變得更重要了。
![]()
美國為什么感到壓力
2023年《華爾街日報》有篇報道,說美方通過衛星觀察,發現093B型潛艇尾部沒有常見的軸跡,那個環形噴口和無軸泵推的設計高度吻合。美國海軍情報辦公室后來也承認,這是中國首次公開展示這項技術,他們之前沒料到中國能這么快實現實裝。
更讓美軍坐不住的是,中國不光搞定了無軸泵推,還同步搗鼓出了一堆配套技術,消磁涂層能減少潛艇的磁信號,電子噪聲消除系統能進一步掩蓋痕跡,甚至能靠太空探測技術從軌道上觀察美軍潛艇動向。可反過來,美軍的設備想清晰捕捉中國潛艇的位置,卻越來越難。
![]()
2024年還有報道提到,中國把小堆核反應堆、無軸泵推和斯特林發電機結合到一起,造出的潛艇靜音水平,已經超過了美國所有在役潛艇。這可不是小事,不光是戰略核潛艇實現了突破,未來常規潛艇也可能全面搭載這套技術,到時候美軍的反潛壓力會更大。
2025年5月,美印太司令在國會聽證會上坦言,中國潛艇年產能能到2艘,而美國只有1.4艘。美軍不得不重新評估在臺海和南海的部署,一旦發生沖突,中國潛艇可能在水下悄悄突破防線,他們的聲吶網根本沒法及時預警。
![]()
中國的技術發展速度,也讓美軍有點措手不及。美國早在2004年就立項了“TangoBravo”項目,想研發類似的無軸推進技術,結果20年過去了,至今沒實裝。
反觀中國,從概念驗證到全系統部署,用了還不到十年。這背后靠的是完整的自主研發體系,從核心材料、結構設計,到電機制造、總裝測試,每一步都能自己把控,不用看別人臉色。
![]()
不只是軍事突破
其實無軸泵推技術,早就跳出了軍事領域。北京工業大學的團隊早在2018年,就把無軸泵推的思路用到了農業泵系統上,改造后的農用水泵,效率一下子提了25%,價格還比原來便宜三分之一,農民用著既省錢又省力。
未來這項技術還可能用到民用船只上,讓貨船、客輪跑得更省油。也能裝在深海鉆探設備上,減少對海底環境的干擾。甚至能應用到航空風機領域,提升風力發電的效率。
![]()
湖南有家叫高精特電裝備的公司,已經能量產無軸推進器了,他們的產品機械效率穩定在80%以上,既能裝在500公斤級的無人潛航器上,也能適配千噸級的艦船。他們還開發了模塊化應急救援艇,航速能達到5.5米每秒,遙控距離超過1.5公里,在抗洪救災、海上搜救時能派上大用場。
2023年的衛星圖像也能證明,093B型核潛艇的無軸泵推系統確實已經實裝。在亞丁灣護航任務里,093B型潛艇在水下潛伏了23天,美軍的P-8反潛機愣是沒探測到它。
![]()
技術進步改變了什么
雖然美國在技術細節和戰術運用上還握著一些優勢,但中國的追趕速度和實打實的技術突破,已經讓這個老牌海軍強國明顯感到了不安。
到2030年,中國會形成096型核潛艇的梯隊,搭載的巨浪-3導彈能覆蓋全球主要目標,海基核威懾能力會大幅增強。這背后,是一代又一代工程師二十年如一日的死磕和攻關,沒有他們的堅持,就沒有今天的技術突破。
![]()
無軸泵推從來不是什么“噱頭”,而是實實在在的科技成果。它讓中國潛艇從“能下水”,真正變成了“能深潛、能靜音、能作戰”的深海力量,實現了質的飛躍。
未來這項技術還會繼續推動海軍裝備升級,也會為中國在全球海洋戰略中,提供更穩固的支撐。水下戰場一直是最難掌控的領域之一,現在中國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技術底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