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眾都在關心的那只靴子,空中懸了3年后,終于要落地了。
2022年7月,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下稱“安倍”)在奈良街頭演說時遭到槍擊,經數小時搶救后不治身亡,終年67歲。山上徹也當場被捕。
在那之后,雖然針對嫌疑人謀殺罪的調查已經完成,但日本司法部門遲遲沒有下達判決。據央視新聞消息,2025年10月28日下午,日本奈良地方法院對前首相安倍晉三槍擊案進行首次公開庭審。嫌疑人山上徹也被控殺人及違反日本《槍刀法》等罪名,他在庭審中承認所有的起訴內容屬實。
至此,距離他當街槍殺安倍,已經過去了3年。
審判一個謀殺了前首相的兇手,為什么要花那么長的時間?在這一案件背后,究竟是什么阻礙了審判的進行?
![]()
圖說:2022年7月8日,刺殺日本前首相的嫌疑人山上徹也被當街逮捕。(@視覺中國 圖)
01
被人為拉長的司法流程
當時,槍殺事件一發生,日本各界的反應速度非常迅速。
第2天,對山上徹也作案動機、安倍真實死因的猜測,在社交媒體上漫天飛;5天后,山上徹也的母親公開道歉,向媒體表示“如果不是我,他不會走到這一步”;2個月后,山上徹也的成長經歷被拍成電影,要趕在安倍“國葬”前全國上映。
![]()
圖說:電影《Revolution+1》的海報。該電影以第一人稱視角半虛構的方式講述了山上徹也的人生經歷。(圖源豆瓣)
這些人中,唯獨沒有司法部門人員,至少表面上看如此。山上徹也被捕后,警方對其進行了長達7個月的調查。當地法院也表示,會在2022年內完成審理,預計2023年1月宣判。
這已經比常規程序慢了近一倍,但之后的進展,比預期更慢。
慢上加慢,在日本司法審判中并不罕見。日本刑事案件平均審理周期近300天,死刑判決平均上訴3次,普遍耗時10年以上。例如臭名昭著的“奧姆真理教教主”麻原彰晃,于1995年犯下“東京地鐵沙林毒氣案”,卻在2006年才確定被判處死刑,最終于2018年執行。
為了遵循程序正義的規則,這類大案往往要查到沒有任何疑點為止。于是,山上徹也這起案件,原本平均11個月能完成的“審前整理程序”,又拖延了2年。
最主要的原因是,這件案子爭議點實在太多了。
在前期調查中,山上徹也的作案動機并非一開始就清晰明確。據報道,他在被捕后至少修改了3次口供。最初,山上徹也供稱自己本就“意圖殺害安倍”,但在審訊過程中,又改口稱“并非不滿安倍的政治理念”。直到調查進行了5個月,他才第一次提及案件核心,是因為對“世界和平與統一家庭聯合會”(下稱“統一教”)懷恨在心,才刺殺與之關聯的安倍。
這顛三倒四的供詞,讓山上徹也的辯護律師提出他可能患有精神疾病,不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為了確定這一點,檢方將山上徹也移送醫院進行司法精神病學鑒定,請專業醫生反復和他談話,調查其成長經歷和事發時的精神狀態。5個月后,報告終于完成,醫生確認山上徹也沒有患重大精神類疾病,具有判斷善惡的能力。
![]()
圖說:2023年2月14日,日本奈良,在向檢察院提交了追加犯罪證明后,槍擊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嫌疑人山上徹也在奈良縣警察署被轉移。 (@視覺中國 圖)
同時,山上徹也使用的“手槍”是否構成違反日本的《槍支和刀劍法》,也是個問題。2021年秋天起,他就在研究自制槍支和火藥。其原材料金屬管能在五金店買到,用于制造火藥的硝酸鉀和硫磺也有作為農業用途出售的渠道,在來源上并不違法。
對這件事的判定,不僅涉及法律解釋,還需要技術鑒定。奈良縣警方調查了山上徹也的住所,在不足10平方米的公寓房間內,發現了一些切割好的金屬管、火藥罐、計量器等工具,還有幾支自制槍支,猶如一個武器作坊。警方四處走訪,從鄰居口中得知,山上徹也作案前幾個月其家中就總傳來異響,“聲音大到以為是在施工”。
這些證據被用于證明山上徹也的行為有周密計劃,且自制槍支具有很強殺傷力,應該歸屬“槍炮”范疇。
為了明確爭議點,檢方循著山上徹也的生活軌跡,進行了多重、全方位檢查。2023年到2024年,奈良地方法院為篩選證據啟動了6次整理程序。
由于案件的廣泛社會影響,如果要開庭,必定需要大量的警力配合,在法庭上保護證人、防止極端行為發生。2023年1月,奈良地方法院曾提議對山上徹也進行陪審團的第一次審判。
結果當天,法院就收到了疑似炸彈的危險物品。防暴警察緊急入場,疏散了人群,審判也因此取消。
那個可疑包裹中,放著一份為山上徹也減刑的請愿書。
它的出現暗示著,該案件背后還有更多問題在醞釀,如果不徹底解決,對山上徹也的審判恐怕將永遠無法進行下去。
02
盤根錯節的仇恨
刺殺安倍的槍響前一天,一位致力于抨擊新宗教和邪教的記者米本和廣收到了山上徹也寄來的一封信,信中袒露:“安倍不是真正的敵人,他只是統一教支持者中最有影響力的人之一。”
這份證據,將矛頭指向了日本宗教團體與政界的灰色關系。
據央視新聞報道,安倍遇刺2個月后,日本自民黨就公布了自民黨所屬國會議員與統一教之間關聯的調查情況。結果顯示,自民黨有179名議員被證實與該教會之間存在關聯。
![]()
圖說:2022年7月8日,日本西部奈良市,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當日上午在奈良發布演講。(@視覺中國 圖)
長期以來,統一教通過政治獻金與選票支持的方式暗地支持自民黨。
多年前,自民黨內一位參與過選戰的工作人員曾透露道:“2013年參議院選舉時,我曾在與安倍首相關系密切的一位議員手下工作。有兩名拿著統一教名片的秘書被派到我這來,幫助我們發送信件和集會動員。當時,那位議員的政治地位正岌岌可危,但由于來自該組織的數萬張選票投了進來,他得以在選舉中逆轉獲勝。”
山上徹也與安倍唯一的關聯,在于統一教。據新華社報道,山上徹也供認,他母親因受統一教洗腦而導致家庭崩潰,曾向該宗教團體捐款約1億日元(約合466萬元人民幣),導致其家庭長期陷入經濟困境。隨后,統一教以販賣“靈物”壓榨信徒等惡性,都成為了輿論關注的焦點。
據日本電視臺報道,直到山上徹也被逮捕,其伯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從(山上母親)本人那里得知,她在破產后還在向‘統一教會’捐錢。她沒有接受(統一教)完全是謊言。”
![]()
圖說:2013年8月24日,韓國統一教會創始人文鮮明逝世一周年紀念活動。(@新華社 圖)
眾多和山上徹也有相似經歷的年輕人,以及同情他的人開始呼吁對其輕判。據環球網報道,在他被捕2個月后,網站上發起的“為山上徹也減刑”的請愿已收集到逾萬個簽名。看守所收到了來自全日本超過100萬(約5.2萬元人民幣)日元現金,還有衣物、食品和漫畫書等,全部都指名送給山上徹也。
山上徹也的辯護團隊也因此計劃收集約6000份證據證明此事“情有可原”。他們承認殺意和刑事責任能力,但在情狀酌量上,試圖通過其家庭悲劇背景爭取輕判。
對此,東京未來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出口保行表示,把“只要理由成立,那么犯罪也情有可原”的想法合理化,是非常危險的。
但民意的變化,仍然對政局造成了巨大影響。由于決定給安倍舉行“國葬”,時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支持率在2天內驟降12個百分點,創下其任期內最低。于是,為了和教會撇清關系,岸田文雄又承諾將在2022年8月改組內閣。
![]()
圖說:2022年7月12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前中)等人在東京面向安倍遺體的靈車祈禱。(@視覺中國 圖)
山上徹也案,早已不只是一樁謀殺案。如何審判他,必然取決于這一系列博弈的結果。
03
日本正在發生的變化
這場審判,成了一把無形的量尺,丈量著日本社會的分裂。而之所以在2025年終于能夠下達這個判決,是因為在這3年間,許多事已發生了變化。
作為日本歷任首相中執政時間最長的一位,安倍的意外離世并不代表著其政治勢力立刻瓦解。2022年被視為安倍接班人的岸田文雄,其一舉一動都被安倍派看在眼里。事發之后,主張嚴懲兇手,斥巨資給安倍舉行“國葬”,都是岸田政治考量的一部分。
但顯然,安倍的影響力隨著時間與時局的發展,正不斷削弱。據新華社報道,2024年2月,受腐敗的“黑金”丑聞影響,日本自民黨最大派閥“安倍派”召開最后一次會議,宣告擁有45年歷史的“安倍派”徹底解散,飛鳥各投林。
![]()
圖說:2023年7月8日,日本東京,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一周年之際,增上寺舉行追悼儀式,警察在會場周圍嚴密監視。 (@視覺中國 圖)
社會的呼吁,日本文化廳的調查,終于推動了日本司法部門行動,將這一切背后的黑手鏟出。2025年3月25日,新華社發布報道稱,當天,日本東京地方法院裁定解散宗教法人統一教。法院認定,該教會通過脅迫募捐致使信徒蒙受超過200億日元(約合10億元人民幣)損失。
鑒于“捐款和勸誘捐款與該教教義密切相關”,法院將下達解散命令。統一教將失去宗教法人資格,不再享受宗教活動所得免稅等優惠政策。
完成這些“清算”之后,已經是2025年。日本的首相已經換了幾輪,曾屬于“安倍派”的高市早苗成為了日本第一位女首相。對于山上徹也審判的爭議,終于回歸案件本身。
庭審前夕,山上徹也的母親接受采訪時說,“如果不是我,他不會走到這一步。”在法庭上,她也成為了出庭作證的12名證人之一。面對指控,山上徹也在開庭后沒過多久便承認,“一切都是事實,沒有錯誤,所有事情確實都是我做的。”根據日程安排,本案將庭審19次,在明年1月21日下達審判。
彼時,這位復仇者將迎來自己的最終的結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