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論先行:俄羅斯 “打完烏克蘭就打日本” 的狠話,純粹是 “戰場打不動、外交被圍堵” 后的 “嘴炮轉移”—— 既打不到東京,也掩蓋不了在烏克蘭的節節敗退。烏克蘭挺住,日本根本不用慌。
先看日本的動作:26 日,日本國會干脆利落地宣布,再向烏克蘭提供 45 億美元援助,外加防空雷達、無人偵察機和 3 萬套冬裝。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后一次。
![]()
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日本就把 “制裁 + 援助” 做成 “套餐”:一口氣凍結俄羅斯央行 3000 億美元資產,將芯片、機床、高端光學儀器全列入禁運清單。俄羅斯氣得將日本列為 “不友好國家”,結果東京反手就把 “北方四島”(俄稱 “南千島群島”)議題重新擺上桌,直接稱俄為 “占領方”,不再用 “爭議” 這種模糊表述。
說白了,日本看準了俄羅斯 “抽不出第二只手”,趁你病要你命,外交操作穩、準、狠。
再看俄羅斯的 “回應”:27 日,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在記者會上被問及日本對烏援助時,突然拋出一句:“特別軍事行動結束后,總統將親自評估南千島群島的安全需求。” 隨后,國家杜馬副主席托爾斯泰在電報頻道 “加碼”:“俄軍下一個目標就是登陸北方四島,讓日本永遠閉嘴。”
話剛說完,俄羅斯東部軍區還放出 T-80 坦克突進的畫面,生怕別人看不見。但細究便知全是 “套路”:坦克是老舊型號,演習區域離真正的北方四島還有上百公里,飛機連掛彈都沒掛 —— 擺拍痕跡明顯,說白了就是拍給國內看的 “戰狼宣傳片”。
![]()
為什么俄羅斯只能打嘴炮?數字不會說謊:烏克蘭戰場已把俄軍最精銳的東部軍區第 5、第 29、第 35 集團軍全拖在烏東,半年內僅坦克就損失 1600 輛,相當于東部軍區裝甲力量的七成。
日本海方向更慘: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的大型水面艦艇,只剩一艘 “瓦良格” 號巡洋艦還能動,其余不是趴窩就是待大修;空軍方面,遠東第 11 航空集團軍能飛的蘇 - 35 戰機不到一個團,還要兼顧盯防朝鮮半島和美日聯軍。
真要渡海奪島,俄羅斯既沒有足夠的兩棲作戰力量,也沒有制空權 —— 拿什么打?連俄軍事博主都忍不住吐槽:“除非普京能讓士兵游泳 200 公里,否則登島就是送人頭。”
更尷尬的是俄羅斯國內經濟:石油出口收入比去年同期下滑 42%,盧布對美元匯率跌回 100:1,通脹飆升至 16%。這時候再開一條對日戰線,光燃料費都付不起。托爾斯泰嘴炮打得響,真要去國家杜馬申請追加軍費,立馬會被財政部長否決 —— 賬上沒錢。
所謂 “打完烏克蘭就打日本”,不過是給國內民眾畫的 “大餅”:“看,我們還很牛”。但誰都清楚,烏克蘭這關,俄羅斯都未必過得去。
站在烏克蘭立場,日本這輪援助是 “雪中送炭”。45 億美元換成裝備很直觀:12 套改進型 “國家先進防空系統”、24 部反炮兵雷達、150 輛防雷車 —— 足夠烏軍在冬天扛住俄軍無人機和巡航導彈的飽和攻擊。
烏克蘭陸軍前線士兵已在電報群刷起 “謝謝日本”,照片里,“國家先進防空系統” 擊落的俄軍導彈殘骸旁,插著烏克蘭國旗和日本國旗 —— 誰真幫忙、誰只吹牛,一看便知。
日本國內也沒人被 “登島威脅” 嚇住:民調顯示,78% 受訪者支持繼續援烏,64% 認為俄羅斯不敢動武。日本自衛隊已悄悄把 12 式反艦導彈運進北海道,射程覆蓋整個千島群島;美軍第七艦隊還派 “本福德” 號驅逐艦穿航宗谷海峽,俄軍雷達全程跟蹤,卻連一句抗議都沒敢發。
為什么心虛?真有底氣,就該像去年那樣派圖 - 95 轟炸機繞島飛行,如今連飛行計劃都取消了 —— 因為缺零件,轟炸機飛一趟,得拆三架同型號戰機當備件。
回頭看,普京把 “槍口” 對準日本,恰恰說明烏克蘭 “打對了”:戰場打不贏,才靠恐嚇找補;制裁扛不住,才翻歷史舊賬。但日本不吃這一套,世界也不吃這一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