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王耳朵 圖|網絡
來源|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
可可姐導讀:
身為人母,不需要去遷就別人,不用去做超人,更沒有必要面面俱到。你的確是妻子,是媽媽,可你也是女人,也是人,更是你自己,別覺得對不起誰。
![]()
和同事聊天,說到最近看到的一條帖子。
發帖人是位女性,她說:
“我,一個中年打工媽媽,今天下班后沒有按照往常那樣回家,而是背著家人去了另外一個地方。
我在我家旁邊的一家酒店,開了一個鐘點房。”
![]()
她今年34歲,有一個還在上幼兒園的女兒。
老公和她一樣,都是上班族,為了更好地照顧女兒上下學,平時都和老人住在一起。
對她來說,每天的日子都差不多。
像是掉進了電視劇里的循環,躺在床上才剛剛清醒,就已經知道接下來要如何重復昨天。
“白天天不亮就起床,上班,加班,下班,帶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她這么寫道: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發現屬于我自己的空間越來越少了。
人到中年,我甚至沒有自己的房間,一家三口擠在一間臥室里。
我的生活仿佛只有工作和育兒,雖然,老公對我很好,女兒也很可愛,但是回想婚前多姿多彩的生活,我仍感到十分壓抑。
我時常在想,哪怕只有一小會兒,我能有一個只有我自己的世界就好了。
一個房間,只有我自己。
我可以盡情享受獨處的時光,自己看書,自己吃東西,自己躺一會兒。”
![]()
這個想法就像一顆種子,在她心里慢慢發芽。
終于,在成為媽媽的第五個年頭,她實現了。
那天,她和家里人說,要加班到很晚,會晚一點回家。
然后,她去家附近開了個鐘點房。
進入房間后,她感到了久違的自由。
在酒店一層的餐廳吃了簡餐,然后趴著安靜地看了會書,最后踏實地洗了個澡,看了會兒電視。
一百多塊錢,買到了四個小時的自由。
那一刻,她覺得是在和從前的自己約會。
這種快樂,讓她回家后精神奕奕,對待孩子和老公更加有愛有耐心了。
事后回想起來,她覺得,有這樣想法的女人肯定不止她一個,也許她們只是比我更隱忍罷了。
聊至此,同事笑了一下,然后說:
“我也偷偷開過房。
平時是媽媽,是牛馬,唯獨不是自己。
只有那無所事事的幾個小時,我好像才能把自己找回來。”
![]()
![]()
女性議題,我寫過很多次。
我很明白,成為“母親”后的她們有多累。
但礙于社會角色不同,那種“累”對我來說只是一種概念,我能體諒,卻無法體會。
直到和同事這番聊天,才對這個“累”字有了最實質的了解。
她給我說了條新聞。
![]()
杭州一位38歲的媽媽, 因為長期睡眠不足,過度勞累,心肌猝死。
凌晨4點左右的廚房,她在準備早餐時突然倒下,手里還握著湯勺。
婆婆發現后立即呼喊急救,但遺憾的是,她因搶救無效去世。
她有兩個小孩,老大要輔導作業,老二才一歲左右。
她白天工作,晚上照顧孩子,做家務。
每天凌晨4點半起床做早飯,6點送老大上學,接著送老二去托班后再去上班。
下班后,要接孩子放學,做飯,輔導作業,哄睡,忙到深夜23點后才開始收拾家務,凌晨1點才能上床睡覺。
她連續七年,日均睡眠不足5個小時,沒有睡過一個整覺。
![]()
7年,2500多個日夜,不知道她是怎么熬下來的。
看到這里,也許你會疑惑她會不會是單親媽媽。
不。
她和公婆同住一個小區,但老人只在周末幫忙照看孩子,而老公工作忙,經常加班、出差、打球,家里大小事,全落在她一人身上。
猝死當天,她曾測體溫,發燒38°7,但仍堅持給孩子母乳。
醫生診斷她心源性猝死,誘因便是長期睡眠剝奪和過度勞累。
事發前一天,她的血壓是158/96。
朋友圈最后一條動態,她寫道:
“好想睡個整覺。”
這才是最令人心疼的地方。
家不是她一個人的家,孩子不是她一個人的孩子,但她卻活活累死了。
在這個時代,活活累死,什么概念?
![]()
![]()
同事說,那種累,沒有辦法用語言描述。
即便身體能短暫地放松,但你的心理永無寧日。
我們這行不需要坐班,所以她可以在家帶娃,但同時,她又得兼顧工作。
全職媽媽和職場女性,她都占了。
她給我寫了一張時刻表,具象化了她一天的時間。
這張表,是她成為媽媽后普普通通的日常。
背后,也是無數媽媽們的日常。
![]()
你能想象嗎,一個人兩年的時間甚至未來的十幾年,全都濃縮在了一張表里。
突然就理解了為什么朋友圈里,那些生產后的朋友會配圖說:
“產房門開的那一刻,出來的只有媽媽,那個無憂無慮的女孩,已經遠去。”
也懂了,為什么很多媽媽最討厭的一句話是“孩子睡了,你也睡”。
“奶瓶你洗你消毒?衣服你洗你來曬?買菜做飯你洗碗?玩具一地你收拾?家里衛生你打掃?廁所你能幫我上?
她是機器人嗎?說關機就關機?”
還有位媽媽說,感覺孩子睡著的每個夜晚,她都在買東西。
白天沒有時間看,只有等娃睡著后再買。
每個月齡,每個換季,每個階段,永遠有做不完的功課,挑不完的東西,買不完的清單。
以前覺得網購是一種消遣,現在徹底PTSD了,逛出了一種半夜打第二份工的感覺。
不是簡單地打開軟件,下單,付款,坐等收貨。
你得做好功課,辨別材質是否安全,各個平臺比價,研究優惠券,一系列操作后再從中挑選出最合適的。
![]()
比較和決策,也是育兒中一項非常繁重且容易被低估的工作。
無數瑣事,就和買東西一樣,無間斷地消耗了她們的時間。
那種累,好比你在高速上開車。
已經疲勞駕駛了,卻沒有人能替你開一會這輛永不停止的車。
有位媽媽形容自己說:
“就像一條狗被拴在樹上,繩子半徑內就是我的活動范圍。
偶爾放開狗繩我還能出去撒歡一陣子,出去洗個頭,做個臉,逛逛超市,撒歡完了能支持我再拴繩一段時間。
直到某一天我都習慣了在繩子半徑范圍內了,放開繩子我也不愛跑出去了,因為我知道繩子一直都在,最終還要拴回去,跑出去也沒意思。”
![]()
![]()
當看到媒體舉例攜程數據,說亞朵酒店非住宿場景的消費激增了230%,其中35歲至50歲的女性占比高達67%。
一下就明白了。
那聲“媽媽”,讓她們把自由當了,換成了柴米油鹽。
把青春當了,換成了孩子的茁壯成長。
《三十而已》里,顧佳那段臺詞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當媽后,你最大的感受就是憋屈,憋屈在一個叫媽媽的頭銜里。”
其他人只用了一瞬間就做了爸爸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大家的生活都沒有改變。
只有媽媽,除了名字,其他都變了。
每個人都有喘息的時間,做回自己。
只有媽媽,要面對生理和心理上巨大的變化。
變胖的自己,無精打采的自己,疲憊和焦慮的自己,總在想什么時候才能回到生娃前的狀態。
卻發現,自己已經有了羈絆,再也回不去。
雖然有小孩是幸福的,但不是快樂的。
![]()
如今,她們瞞著家人,用一百來塊錢,買下的不止奢侈的短暫的讓她們喘息的空間。
更是卸下妻子、母親、女兒等身份后的放松與寧靜。
沒有一地的玩具,沒有雜亂的臥室,沒有愛人的鼾聲,更沒有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刺痛她們的老人。
這點“偷來”的時間,完完整整徹徹底底地只屬于她們自己。
她們不是為了逃避家庭,而是為了恢復元氣,更好地回到家庭和職場。
![]()
可心酸的是,這么累的她們,還會為自己的“逃避”道歉,帶著負罪感向愛人和孩子道歉。
只不過是不用帶娃,不用做家務,不用說話。
只不過是點很多愛吃的外賣,喝一杯奶茶,打開電視把平時沒時間看的綜藝電視劇投屏。
只不過是外放音量,不再刷啞巴抖音。
只不過是過了未婚女性稀松平常的一天。
卻足以讓她們感到愧疚,抱歉。
想起那個說自己像小狗一樣被拴住的媽媽,那可能是一時上頭的氣話。
真正拴住她的,不是枷鎖,而是她心里的愛。
是三毛筆下的:
“母親的腿上,好似綁著一條無形的鏈子,那條鏈子的長度,只夠她在廚房和家中走來走去。
大門雖未上鎖,但她心里的愛,卻使她心甘情愿把自己鎖了一輩子。”
![]()
![]()
不想在這篇文章里灌什么雞湯了。
這些話,我直說了。
希望家里的爺們兒,可以主動給媳婦放個假。
給她們獨處的空間,和好友交際的時間,讓她們找回自我,哪怕只有幾個小時。
不一定是酒店,也可以是洗浴中心,是ktv,是公園,是健身房,哪怕只是一個無人打擾的臥室。
這就相當于,你下班后,會在車里靜靜坐一會,或者抽根煙再上樓。
因為回到家,你就是父親,是丈夫,而在車里,你只是你自己。
她也一樣,想短暫地做一回自己。
而媽媽們,別再想著扛下所有。
學會自私一點。
身為人母,不需要去遷就別人,不用去做超人,更沒有必要面面俱到。
你的確是妻子,是媽媽,可你也是女人,也是人,更是你自己。
先自己,再別人,別覺得對不起誰。
你健康平安,才有以后。
你開心活著,才有意義。
跟我念:
往后余生,愛誰誰,無所吊謂。
你的命,比什么都珍貴。
PS.碎片化時代,堅持原創不易,歡迎在文章結尾給我們點一個“”和“”,你的支持就是繼續創作的動力!
作者: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間略懂點人生歪理。關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個路見不平就忍不住一聲吼的中年boy 。 可讀經授權發布本文,轉載請聯系作者。(*聲明:文章內容配圖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若有侵權,請評論區留言進行刪除。)
![]()
你若喜歡,點個 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