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28 日,德國聯邦政府一份內部文件直接炸了國際朋友圈:砸 3770 億歐元(約 4400 億美元)搞擴軍,目標直指 “歐洲最強常規軍隊”。要知道這錢比很多中小國家全年 GDP 還多,而且特意繞開常規預算限制,搞了個 “跨周期專項賬戶”,擺明了要甩開膀子干。
更讓人吃驚的是德國總理默茨的表態:“2029 年前,聯邦國防軍必須能獨當一面。” 這話擱十年前根本不敢想 —— 二戰后德國軍費常年卡著 GDP1% 的線,坦克銹在倉庫、戰機飛不起來是常態,如今突然翻三倍軍費,連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都忍不住拍桌子:“柏林正在重啟戰爭機器!”
![]()
這筆巨款的去向早就定好了,320 個項目里藏著不少門道。首先是 “本土軍工狂歡”:萊茵金屬公司一口氣拿下數百億歐元訂單,要給德軍造豹 2A7V 坦克、IRIS-TSLM 防空系統,迪爾防務則負責供應防空導彈 —— 就是那款在俄烏戰場攔截率超 85% 的 “無人機殺手”。
太空和海上裝備更是砸錢重點:140 億歐元跟歐洲航天局合伙,2028 年前發射 24 顆軍事衛星,建成后德軍指揮效率能翻番,相當于裝了 “太空神經中樞”。海軍還要添反潛護衛艦,空軍則買 35 架美國 F-35 戰機替換老掉牙的 “臺風”,再配上升級版 “戰斧” 導彈,遠程打擊能力直接拉滿。
有意思的是訂單分配:95% 留給自己人,美國只拿到 5% 份額。萊茵金屬官網都曬出生產線照片了,工人們三班倒趕工,這哪是買裝備,分明是給本土工業喂 “大蛋糕”。
![]()
德國嘴上說著擴軍是 “應對威脅”,但行動早露了馬腳。截至 2025 年 9 月,它給烏克蘭送的武器已經值 178 億歐元,僅次于美國。今年 6 月基輔打庫爾斯克,德國直接派去 24 輛豹 2A6 坦克,結果被俄軍摧毀 12 輛。
俄羅斯看得門兒清,拉夫羅夫在聲明里戳破:“柏林不光自己擴軍,還幫著打代理人戰爭,這是要把歐盟變成‘第四帝國’!” 這話雖然尖銳,卻說到了點子上 —— 德國一邊在東歐建彈藥廠,一邊推動組建 20 萬歐洲聯軍,明顯是想當 “軍事盟主”。
連歐洲內部都慌了。英國國防大臣急著喊 “共享核武器”,生怕被德國搶了風頭;社民黨議員在議會直接拍桌子,質疑 “本土和外購裝備比例失衡”,基民盟卻反駁 “要快就得買現成的”,兩邊吵到現在沒結果,計劃說不定要拖到明年才落地。
![]()
最諷刺的是,這場 “軍事豪賭” 撞上了經濟寒冬。10 月德國 GDP 同比降 1.2%,連續兩季度負增長,制造業 PMI 半年都在榮枯線以下,工廠訂單掉得厲害。工商總會調查顯示,62% 的企業怕軍費擠走研發錢,到時候裁員潮說不定要來了。
老百姓更是怨聲載道。能源賬單還在漲,企業裁員消息不斷,政府卻拿幾千億搞軍備。有德國網友在社交平臺吐槽:“難道要餓著肚子保衛歐洲?” 還有人翻出歷史照片:“八十多年前的教訓忘了嗎?”
3770億歐元,買的不只是武器,更是話語權。當一個國家能自己造坦克、自己打衛星、自己防空反導時,它才有資格說“我要和平”。
德國的軍備計劃,不是威脅,而是提醒:在弱肉強食的世界里,沒有實力的善意,一文不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