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運龍頭”安能物流(HK:9956)10月28日深夜公告稱,與由大鉦資本、淡馬錫和淡明資本共同組成的財團聯合宣布,公司擬通過協議安排(“提案”)的方式,以12.18港元/股的價格被私有化,公司將成為要約人的全資附屬公司,并將從香港聯合交易所退市。
根據安能物流公告,提案擬定每股12.18港元的現金選擇,按股權價值計算,公司估值約為143億港元,為該公司自2021年11月中旬以來從未達到的估值水平。私有化價格較未受干擾日2025年9月3日每股8.20港元的收盤價,溢價達48.54%。
據介紹,財團中,產業投資機構大鉦資本目前的管理資產規模約70億美元,專注于中國醫療健康、硬科技、消費升級和企業服務領域內的投資機會。淡馬錫是一家總部位于新加坡的國際投資公司。淡明資本是一家總部位于新加坡的資產管理公司,目前管理資產規模約40億美元,為淡馬錫間接全資持有的獨立子公司。
安能物流股份已于2025年10月27日上午九時起停牌,停牌前股價位9.4港元,10月30日九時起恢復股份買賣。
創始人兼CEO將套現近12億港元退居幕后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安能聚創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安能物流)于2010年6月1日在上海成立,是國家AAAAA級綜合服務型物流企業。
安能物流是中國最大的快運網絡之一,主要提供3~300公斤段的大件零擔運輸服務,根據行業機構的《2025年全網快運10強》,其貨量排名第三,僅次于德邦(含京東快運)、順豐快運。截至2025年6月30日,安能物流在中國各地擁有81家自營分撥中心、超3.8萬家貨運合作商及貨運代理商網點,覆蓋中國約99.6%縣城和鄉鎮。
根據公告,作為要約人財務顧問的摩根大通已確認,安能物流私有化所需的全部資金已通過收購融資和財團成員的現金出資落實到位,總額超過125.7億港元。
公告提到,股東可選擇全部收取現金,或將其持股轉換為新控股公司TopCo的A類股份。不過,換股選項設有初始上限,僅約5%的已發行股份可行使此權利,若要約人后續決定提高上限,這一比例最高可升至7.5%。
![]()
安能物流公告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公告,公司創始人兼CEO秦興華、首席運營官金云等核心管理層已作出不可撤銷的承諾,不僅支持本次私有化,更承諾將其合計持有的約8.51%股份全部接受現金選擇,并以投票方式助力交易通過。私有化完成后,新的控股平臺TopCo計劃設立管理層激勵計劃,以綁定核心人才與公司的長遠利益。
公司方面認為,股東收到其他替代性要約以實現在公司投資價值的可能性極低。
原因在于,要約人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公司已發行股份約35.74%。任何第三方若要提出替代性要約,均需獲得要約人一致行動人同意處置其所持股份,因此出現競爭性提案的可能性極低。
公告披露,秦興華目前共持有安能物流約9710萬股股份。根據公告,在私有化方案實施時,他將選擇全額收取現金對價,而不會換取新控股公司的股份。以每股12.18港元的私有化價格計算,秦興華將獲得約11.83億港元的現金。
![]()
公告披露,秦興華目前共持有安能物流約9710萬股股份
公告明確,自私有化正式生效之日起,秦興華將調任為公司的高級顧問。這意味著,秦興華將不再擔任安能物流的執行董事、聯席主席、首席執行官及總裁等所有核心管理職務。
![]()
圖為秦興華
公告稱,本提案為股東提供了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機會,使其能夠在公司股票流動性有限、市場風險及不確定性持續的情況下,以可觀的溢價變現其在公司的投資。
公告同時提到,此次私有化仍需跨越幾道關鍵門檻:交易達成的前提條件包括獲得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監管機構的批準,以及在法院會議和股東特別大會上獲得無利益關系股東的法定多數支持,并最終獲得開曼群島大法院的認許。
要約人計劃保留現有業務
聘用公司現有員工
2021年11月11日,安能物流于港交所正式敲鐘上市。自上市以來,安能物流曾深陷危機。過往財報顯示,2021年安能物流經調整后的凈利潤虧損超20億元;2022年,其經調整凈虧損達2.18億元。直到2023年,安能物流全年利潤成功扭虧為盈。
根據安能物流2025年中期業績,其上半年實現收入56.25億元,同比增長6.4%;經調整凈利潤4.76億元,同比增長10.7%;零擔貨運總量682萬噸,同比增長6.2%。
對于此次提案與退市帶來的影響,安能物流方面稱,自2021年以來,公司股價長期承壓,成交量低迷,通過資本市場融資的能力受到嚴重限制。然而,公司仍需承擔為維持上市地位所產生的行政、合規及其他相關費用,管理層還需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履行上市公司義務。鑒于上述情況,并綜合考慮相關成本與資源投入,維持上市地位對公司而言收益有限。退市將使公司能夠立即節省成本,并將資源重新分配至核心業務,從而提升運營效率,更好地支持公司的長期發展。
公司明確,會留任員工并實施長期增長戰略的意向:提案完成后,要約人計劃保留安能的現有業務,強化各業務板塊間的協同效應,積極尋求新的戰略與發展機遇,并持續落實公司的長期增長戰略。除正常業務運營過程中可能發生的變動外,要約人亦計劃聘用公司現有員工。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 孫志成 綜合自每日經濟新聞、澎湃新聞、證券時報、公開資料
審核 官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