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娜,內蒙古人,中共黨員,壽縣張李小學高級教師。作為從教十三年的骨干教師,她以跨越山河的堅守,在鄉村教育的田野上默默耕耘。三尺講臺前,她以班主任的慈母之心,溫暖著一批又一批學子。榮獲“全國優秀教師”“淮南市師德標兵”“淮南好人”等多項榮譽,既是對她育人初心的真摯褒獎,更是其用青春譜寫的鄉村教育詩篇最生動的見證。
![]()
言傳身教 匠心育人
![]()
“老師,您真的會一直教我們嗎?”2012年秋天,初到徐樓小學的趙曉娜,被學生這句樸素的發問深深觸動。從那一刻起,她深知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份關于信任與堅守的承諾。她克服南北生活差異,適應簡陋的教學環境,在由教室改造的宿舍中,將思鄉之情轉化為育人動力。懷孕期間,她仍承擔六年級語文和一年級數學兩門主課,每周21節課時,從未因個人原因耽誤教學。因學校師資緊缺,她在寶寶出生兩個月后,毅然選擇重返崗位,每日騎行數十里,頂風冒雪穿梭于家校之間。“教室里等我的不只是學生,更是鄉村孩子的未來。”趙曉娜始終將責任心置于首位,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教師的擔當。
![]()
心系學子 使命如磐
![]()
在九塘小學任教的八年里,趙曉娜成了眾多留守兒童的“老師媽媽”。她堅持家訪,深入了解每個孩子的成長困境。學生小帥因家庭教育缺失,學習成績長期落后。趙曉娜利用課余時間,從最基礎的拼音開始,為他制定個性化輔導方案。經過三年悉心指導,小帥從原來的十幾分進步到及格水平。2023年調入張李小學后,她在資助名冊上發現孤兒小尚的情況,立即主動聯系班主任,悄悄為孩子購置學習用品、繳納生活費,還時常通過“獎勵”的方式給予鼓勵。在她的關愛下,原本內向的小尚逐漸變得開朗。“每個孩子都是一顆星星,我要做的就是讓他們相信自己會發光。”趙曉娜以愛心點亮了無數留守兒童的星空。
![]()
桃李芬芳 碩果累累
![]()
作為從教十三年的骨干教師,趙曉娜深知鄉村教育的振興需要薪火相傳。她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耐心指導青年教師專業成長。面對初入職場教師的畏難情緒,她總是細心開導、傾囊相授。李老師在她的鼓勵和指導下,從不敢參賽到榮獲市級教學競賽二等獎;張老師在她的幫助下,獲得市級三等獎。趙曉娜常說:“教育不是獨奏,而是交響。”她的付出贏得了廣泛認可,先后榮獲“全國優秀教師”“淮南市師德標兵”等榮譽稱號。然而在她心中,最珍貴的依然是孩子們用拼音寫下的“趙老師像媽媽”,是講臺上帶著體溫的蒸紅薯,是塞滿抽屜的稚嫩賀卡。
初心不改 砥礪前行
![]()
對于未來,趙曉娜老師充滿了信心與期盼。她認為,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鄉村教育將迎來更廣闊的天地。她將繼續扎根鄉村教學一線,秉持對教育事業的赤誠與熱愛,致力于教學探索與學生全面成長。同時,她將更嚴格地要求自己,持續提升育人本領,呼吁更多有志青年關注并投身鄉村教育,共同守護鄉村孩子的夢想,為促進教育公平、培育時代新人貢獻自己的力量。
![]()
▌來源:縣委組織部
▌編輯:龍震琳
▌審核:小紅花
▌抖音號:@shouxianren202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