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里總是長瘡,吃飯疼、喝水疼,連日常說話都受影響——口腔潰瘍雖是小毛病,卻讓人困擾不已。多數人誤以為是“上火”,隨便吃點清熱藥,效果卻不盡人意,甚至反復發作。其實口腔潰瘍是身體內部功能失調的信號,通過辨證調理,能從根源上緩解不適、減少復發。
中醫將口腔潰瘍稱為“口瘡”“口糜”,《黃帝內經》中寫“諸痛癢瘡,皆屬于心”,說明口腔問題與內臟功能密切相關。口腔是經絡交匯之處,連接五臟六腑,無論是心火、胃火過盛,還是陰虛、氣虛導致的“虛火”,都會通過口腔潰瘍表現出來。
![]()
實火型口腔潰瘍:來勢急、疼痛明顯,創面紅腫。多見于體質較好、飲食作息不規律的人群。調理核心以清熱瀉火為主。
?心火旺盛型:常伴隨心煩失眠、小便發黃,舌尖部位易長瘡,舌苔偏黃。
?胃火熾盛型:伴隨口渴喜喝冷飲、便秘、口臭,潰瘍多在口腔前部。
虛火型口腔潰瘍:反復發作、遷延不愈,創面顏色偏淡。多見于體質偏弱、勞累過度的人群。調理核心以滋陰降火、益氣健脾為主
?陰虛火旺型:伴隨手足心熱、口干咽燥,舌紅少苔。
?氣虛型:創面顏色淡白,周圍不紅腫,勞累后加重,伴隨乏力、食欲差。
對癥食療,輔助緩解
![]()
實火型推薦:
蓮子心茶:蓮子心2克,開水沖泡代茶飲,清心火效果顯著。
綠豆湯:綠豆100克加水煮爛,放溫后飲用,清熱利濕。
苦瓜炒蛋:苦瓜200克搭配雞蛋炒制,清胃瀉火。
![]()
虛火型推薦:
銀耳百合羹:銀耳、百合各15克,加冰糖煮30分鐘,滋陰潤燥。
黑豆湯:黑豆100克煮至軟爛,喝湯吃豆,補益肝腎。
山藥粥:山藥100克去皮切塊,與大米50克煮粥,益氣健脾。
日常調理,預防為主
1. 口腔清潔:每日用淡鹽水漱口2-3次,清潔創面同時輔助消炎,避免用刺激性牙膏。
2. 情緒管理: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長期煩躁、焦慮,減少心火內生。
3. 作息規律:避免熬夜,保證7-8小時睡眠,讓臟腑得到充分休養。
4. 飲食節制:少食辛辣、油炸、過燙食物,多吃新鮮蔬果,補充維生素。
一般情況下潰瘍1-2周可自行愈合,若出現以下情況,建議及時就診:
1. 潰瘍面積大,疼痛感劇烈影響進食睡眠
2. 潰瘍持續3周以上未愈合
3. 伴發熱、腹瀉等其他癥狀
4. 反復發作,每月發作2次以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