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的生活軌跡,最近悄然發生了一場“魔幻”轉變——今年5月,她從汪峰手中拿回女兒“醒醒”的撫養權,法院公告明確:汪峰每月僅能探視兩次,且需提前72小時報備。誰能想到,2023年兩人離婚時,外界還傳“女兒歸父、兒子歸母”,短短一年多,局面已徹底反轉。
這場轉變背后,藏著章子怡對“母親”身份的重新聚焦。早年前,為家庭息影的她,曾讓粉絲急呼“回歸拍戲”,可離婚后,她不僅在熒幕前頻繁露臉、狀態愈發亮眼,更把對女兒的陪伴做到了極致。最讓網友動容的,是她陪醒醒飛日本追宋雨琦演唱會:不僅帶女兒到神戶看演出,還走進后臺送禮物、合影,連宋雨琦都手寫門票回贈。這組畫面曬出后,瞬間引發熱議,“頂級媽媽的寵愛”成了她的新標簽。
更令人意外的是,章子怡還為女兒悄悄布局事業:今年注冊“醒醒傳媒”公司,雖未公開注冊資本,卻已拿到3000萬融資,首部項目定為《我和我的女兒》。據悉,她親自跟編劇溝通,要求將“日本追星、偶像手寫門票”等真實母女日常寫進主線——這部戲與其說是創作,不如說是她對母女生活的溫情記錄。
如今的她,徹底活成了“女兒奴”:與醒醒同住后,社交賬號滿是母女做飯、散步、畫畫的片段,語氣里藏不住的驕傲;從前被說“太強不接地氣”的她,如今既能撐起一家公司,也能蹲下來陪孩子拆盲盒,眼神里的柔和藏都藏不住。
反觀汪峰,對此事始終保持低調,按規定每月兩次探視,未有過多聲響。外界雖猜不透撫養權變更的具體原因——是孩子意愿轉變,還是章子怡的生活環境更穩定?但肉眼可見的是,章子怡這次是真的把“母親”放在了優先級。從為家庭息影,到離婚后平衡事業與陪伴,40+的她,正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母親”與“自我”的雙重圓滿。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