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中期選舉的結果徹底引爆了輿論!以“電鋸砍浪費”聞名的總統米萊,帶著他的“自由前進黨”拿下近41%的全國選票,議會席位幾乎翻倍,在參眾兩院都站穩了三分之一席位的關鍵門檻。
這場遠超民調預期的勝利,不僅讓他手握否決權能穩推改革,更讓美國總統特朗普直接在社交平臺喊話“我們的信任得到了驗證”,美國隨即敲定的200億美元援助更是給這場勝利添了把火。
選舉結果公布時,布宜諾斯艾利斯市中心的支持者沸騰了,米萊站在臺上高呼:“今天標志著建設一個偉大阿根廷的開始”。
根據99%以上的選票統計,“自由前進黨”及盟友在國會兩院中均突破三分之一席位,要知道選舉前他們在眾議院僅占15%、參議院才10%。
這個比例意味著米萊能有效捍衛改革性總統令,不用再擔心反對派輕易推翻財政政策,布宜諾斯艾利斯貧民區的牧師薩拉薩加都直言“沒人預料到這樣的強勢回歸”,要知道這里住著全國一半貧困人口,還是40%選民的集中地。
米萊這兩年的改革確實夠“激進”。這位自稱“無政府資本主義”的經濟學家,上任就搞“休克療法”:把比索大幅貶值統一匯率,砍掉能源補貼,解雇數萬名公務員,還停了印鈔補赤字的老辦法。
效果也確實看得見,阿根廷十多年來首次實現預算平衡,通脹率從兩年前的200%跌到了32%。但代價也不小,三分之一阿根廷人還在貧困線掙扎,實際工資自2023年以來跌了20%多。
20歲的法學院學生佩德羅索倒是愿意等,他說好多親友在庇隆派執政時走了,自己本來也能去歐洲,卻選擇留下“為國家下注”。
但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的吉奧爾達諾教授日子就難多了,政府削減社保經費后,她不僅要養自己家,還得幫母親付房租和養老保險,“沒我她可能得流落街頭”。
還有位出租車司機,當年投了米萊的票,現在說起政府表現只剩“很失望”。 這次選舉前,阿根廷金融市場鬧得挺兇,比索跌得厲害,央行三天就拋了10億美元外匯儲備救市。
![]()
結果出來后,美元計價的國債立馬漲了,美國市場的阿根廷股票也反彈了。畢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美國早說了,給錢得看米萊能不能堅持緊縮。
9月底美國財政部長就放話要給貨幣互換協議,10月20號這200億美元額度正式生效,米萊解釋說這就像備用信貸,實在沒法借外債時能拿來還2026年的到期債務。
美國還在幫著從私人銀行和主權基金那再湊200億。 主導阿根廷政治80年的庇隆派這次輸得挺慘。
這個代表福利國家體系的老牌政黨,就算通脹降了也沒拉回選民,不少中產怕再陷金融崩潰,干脆投了反對票。
高盛的拉美經濟研究主管拉莫斯說,這選舉結果給了米萊新的政治資本,美國的支持可能還會加強。
不過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的左翼省長基西洛夫可不認同,他直接批評“政府不該慶祝,企業在倒閉,脆弱人群在受苦”。
米萊這陣子也沒閑著,9月22號又去了美國,這已經是他上任后的第12次赴美,專門找特朗普和IMF總裁談援助。
其實早在4月,IMF就給了200億美元貸款,當時立馬撥了120億,世界銀行和美洲開發銀行也分別給了120億和100億。
![]()
這些錢有個條件,就是阿根廷得接著搞市場化改革,比如9月政府就取消了個人每月200美元的購匯上限,想吸引外資進來。
只是錢到位了,比索匯率還是沒穩住,10月20號那天跌到1美元兌1495比索,股市也小跌了1%。
米萊的選舉勝利為改革續了力,美國和國際機構的支持也給了經濟喘息空間。雖然民眾仍在承受改革陣痛,市場也有波動,但這場勝利讓阿根廷的改革之路多了份確定性,能否在財政紀律和民生改善間找到平衡,值得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