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手術機器人到承擔家務的人形機器人集群,以下是英偉達在GTC大會上關于其機器人技術發布的內容。
英偉達正押注于由人工智能驅動的機器人勞動力來塑造國家的未來。
![]()
"大家很可能都知道機器人,我的好友埃隆也在致力于此,(它們)很可能將成為最大的新興消費電子市場之一,也無疑是最大的工業設備市場之一,"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在英偉達于華盛頓特區首次舉辦的GTC AI大會上的主題演講中表示。
黃仁勛的"好友"埃隆·馬斯克正努力為特斯拉打造一支"機器人大軍",但他據稱只有在即將于下周進行的投票中獲得前所未有的1萬億美元薪酬方案后,才會安心地推進此事。在上周的電話財報會議上,馬斯克也對機器人勞動力的潛力發表了一些大膽的言論,聲稱特斯拉的Optimus機器人"每年可能達到一個人生產力的5倍"。
英偉達的高管們將機器人勞動力視為美國再工業化的核心部分,這也曾是特朗普政府談論的議題之一。英偉達Omniverse和仿真技術副總裁雷夫·勒巴迪安認為,機器人可以填補超過50萬個制造業崗位空缺。
"我們在幾乎每個國家、許多不同的行業和領域都面臨這個長期存在的問題:有很多職位空缺,但沒人愿意去填補。這些工作往往具有'3D'特征中的一個或多個:枯燥、骯臟或危險,"勒巴迪安指出。他舉的一個例子是采礦。
勒巴迪安聲稱,當這個問題與逐漸老齡化的人口相結合時,要維持當前規模的全球生產,"唯一真正的解決方案"是"將部分勞動力轉移到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上"。
"我們正在努力研發,試圖構建一個優秀的機器人'大腦'。一旦我們構建出優秀的機器人'大腦',再結合全球范圍內你在機器人'身體'方面看到的進步,用不了多久,我們就會擁有一支能夠填補我所說的那些職位空缺的機器人勞動力,"勒巴迪安說。
這引發了關于人類在這個由機器人運行的系統中將處于何種位置的諸多疑問。這位英偉達高管認為,人類仍將參與管理和創意層面的工作,而那些工作被自動化取代的人將轉移到新的工作崗位。
"縱觀人類歷史,始終存在這樣一種恐懼:如果人口增加,工作崗位將會枯竭,可供分配的工作會變少。但我們總是能想出辦法為自己創造更多的工作,"他說。
英偉達在周二宣布了多項合作伙伴關系,以構建這一愿景。
這家科技巨頭表示,它將與Agility公司合作實現倉庫自動化,與Diligent Robotics合作構建醫院物流和配送機器人,與強生公司合作開發手術機器人,并與Figure AI合作打造大規模、先進的人形機器人集群,這些機器人旨在協助完成從工業支持到家務雜事的一切工作。
在這項擴大機器人勞動力規模的使命中,英偉達還宣布擴展Omniverse Blueprint平臺,該平臺通過一項名為"數字孿生"的技術,幫助企業通過真實世界仿真來訓練和測試機器人集群。
"在很大程度上,我們在過去10年左右構建的AI一直局限于知識領域,"勒巴迪安說,但隨著AI進入物理世界,行業需要給AI"一個'身體',比如機器人、人形機器人或自動駕駛汽車。" 要做到這一點,你需要訓練和測試這些機器人,但在現實世界環境中這樣做不可行,而且往往很危險。
勒巴迪安表示,數字孿生可以生成數據,輸入這些機器人的AI"大腦"中,從而避免現實世界測試可能帶來的慘敗。仿真環境也可以成為一個安全訓練和測試機器人的場所,例如,讓手術機器人在仿真環境中進行數百萬小時的手術,而不是在現實中進行。
西門子公司首席技術官彼得·科爾特表示,該公司目前正在 beta 測試這項技術,以幫助工程師設計和操作工廠的數字孿生。
盡管AI芯片仍然是英偉達的主營業務和利潤來源,但這家科技巨頭對機器人技術的重大押注近來顯著增長。
在今年早些時候的公司年度股東大會上,黃仁勛表示,他預計機器人技術和AI將為公司帶來最大的增長,并且這兩者代表著"數萬億美元的增長機遇"。
人形機器人正在進步,但該技術(至少公眾目前所見到的)在能力上仍然顯示出明顯的局限性,并且存在廣泛采用的瓶頸,例如巨大的能源需求。
首先是"代理式AI"
根據英偉達企業生成式AI軟件副總裁卡里·布里斯基的說法,物理AI是繼代理式AI之后的下一個階段。
盡管英偉達已經在展望下一階段,但關于代理式AI是否真正有效、能否有效,或者是否能在更大規模上實現高管們所承諾的崇高生產力目標,目前尚無定論。
世界各地的公司都在其業務中推廣AI,但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的一份廣為傳播的報告發現,企業界中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AI試點項目真正帶來了收入增長。來自BetterUp Labs和斯坦福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認為,這背后的原因是"工作滑坡",即由AI生成的低質量工作文件。而在今年早些時候的一起知名案例中,Replit公司的AI代理在一次"氛圍編碼"會話中失控,刪除了該公司的代碼庫。
所有這些的背后,還隱藏著行業對AI能力改進正在陷入停滯的擔憂。這些擔憂是在今年早些時候OpenAI備受期待的GPT-5發布后被點燃的,該發布在很大程度上被粉絲認為令人失望。但投資仍在持續涌入,AI公司正押注于向物理AI的新跨越,以重振行業中任何低迷的情緒。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