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都說,高市早苗運氣真好,上臺才一個星期,就迎來了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到訪。
10月28日,在東京的迎賓館,兩人進行了首次面對面會談。這場會談被日本政府人士形容為“近乎完美”。
![]()
首先得承認,這次會談在表面上取得了不小的成果。高市首相在會談開頭就拋出了“日米同盟的新黃金時代”這個口號,特朗普也積極回應,稱兩國是“最強固的同盟國”。會談持續了約40分鐘,之后兩人簽署了多項文件,包括日美關稅協議、稀土合作協議,以及AI等7個先端科技領域的備忘錄。午餐后,特朗普還破例邀請高市一同乘坐總統專用直升機“海軍陸戰隊一號”前往橫須賀的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基地,共同視察了核動力航母“喬治?華盛頓”號,并在艦艙內向美國士兵們發表演講,強調日米同盟是“太平洋和平基石”。
這次會談也強化了日米在經濟安全保障上的聯動。特朗普政府一直對中國在供應鏈上的主導地位不滿,日本作為美國的“鐵桿盟友”,自然要跟上步伐。簽署的文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稀土合作——日本承諾與美國共同開發供應鏈,避免過度依賴中國。造船領域的備忘錄也值得一提,日米兩國政府將設立“日美造船作業協調小組”,共同提升建造能力,這其實是針對中國在全球造船市場的壟斷地位。特朗普在演講中特別感謝日本“大量購買美國軍備”,這也體現了會談的務實性。
![]()
軍事合作是這次會談的核心。特朗普一貫要求盟國“多出錢、多出力”,高市也沒讓特朗普失望。她明確表示,日本將防衛經費提升到GDP 2%的比例目標將提前2年實現,在2025年度預算中完全落實。這意味著,日本每年要多掏出幾萬億日元用于軍備。特朗普當場表揚日本“大幅增強軍事能力”,并提到美國已收到日本的大量軍備訂單,包括F35戰斗機和遠程導彈。
高市提出的強化日美軍事同盟的具體方式分為3點:一是進一步強化與擴大“抑止力”,日本承諾加強自主防衛,以減輕美軍負擔;二是兩國最高軍事指揮官搭乘同一架直升機視察位于日本的美軍基地,并一同登上美軍航空母艦發表講演,向世界展示了日米軍事一體化的姿態;三是針對東亞局勢達成共識,特朗普關注中國、俄羅斯、朝鮮的聯動,高市則強調“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目的很一致:共同遏制中國。
特朗普遇到高市,感覺自己找到了“亞洲代理人”。他對高市說:“我要告訴你,不管遇到什么問題,有什么疑問和要求,只要是支援日本的事,我隨時會做出回應。我們是最強的同盟國。”
![]()
高市與特朗普在“海軍陸戰隊一號”直升機上
經濟合作也是這一次特朗普訪日的重頭戲。
在28日的首腦會談中,高市重申了7月關稅合意中的對美投資承諾:5500億美元(約80兆日元)的規模,覆蓋9個經濟安全保障領域,包括半導體、重要礦物、造船、能源、AI等。日米政府公布了一份“投資合作清單”,列出21個具體項目,總額約4000億美元(約60兆日元),不少日本企業已表達參與興趣。
具體內容和企業參與如下:
1,能源領域:三菱重工業和IHI考慮參與美國西屋電氣公司的下一代核電站建設,規模達1000億美元。東芝也可能涉足核電項目。松下電器計劃供應能源儲存系統。
2,數據中心與AI:三菱電機探討向美國數據中心提供發電系統,規模300億美元。軟銀集團(投資250億美元)、日立制作所、村田制作所等參與AI和量子計算等合作項目。
3,重要礦物與供應鏈:稀土合作是重點,日本將與美國共同開發采掘和加工,避免中國壟斷。
4,造船與交通:設立聯合工作組,促進美國造船業復興,日本提供技術支持。
5,汽車與制造業:豐田汽車特別引人注目,他們計劃從美國工廠“逆向進口”大型運動型汽車到日本市場,旨在緩解美國對日貿易赤字的不滿。
![]()
高市與特朗普展示雙方簽署的投資協議
28日晚,特朗普在駐日大使公邸——這座麥克阿瑟將軍當年的住所里舉行晚餐會,邀請了豐田汽車公司會長豐田章男、軟銀集團創始人孫正義、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等幾十位日本頭部企業的社長們出席,他在致辭中拍胸部稱:“如果事情進展不順利,請直接給我打電話。哪怕把其他美國部長們晾在一邊,我也會親自應對。”
日本企業的這些大規模對美投資,將由日本國際協力銀行(JBIC)等提供融資和保證,看似互利,但由于是由美方主導“投資委員會”,日本企業擔心被“綁架”。如果投資中止,美國可能重啟關稅,會讓日本處于被動。因此這些日本企業在一起搖旗吶喊的背后,也保持著半信半疑的對美謹慎態度。
在絢麗的煙花散盡后,人們還是發現,日美這些投資協定對日本國民來說,不是抽象的數字,而是實打實的沖擊。首先,防衛費增額需要財源,高市內閣可能會通過增稅或削減福利來湊錢,這會增加國民的經濟負擔。其次,80萬億日元的對美投資,資金最終來自納稅人,如果項目失敗或米方主導導致日本企業吃虧,經濟壓力會轉嫁到民眾身上。
具體影響包括:
1,能源成本上漲:特朗普要求日本停止從俄羅斯進口液化天然氣LNG(約占日本進口的10%),轉而進口美國或其他國家液化天然氣。日本一些智庫專家估算,這可能導致運輸費增加,家庭電費會上漲5%左右。日本已依賴與俄羅斯共同開發的西伯利亞能源,切換渠道會加劇通脹壓力。
2,就業與產業影響:豐田的“逆向進口”可能減少國內生產,影響零部件供應商,一些中小企業擔心訂單流失。雖然專家也分析稱“影響有限”(日本市場偏好輕型車,大型SUV需求小),但供應鏈調整仍會帶來不確定性。
3,整體經濟負擔:對美巨額投資可能擠壓國內投資,導致經濟增長放緩。加上中美摩擦,日本作為“夾心餅干”,國民生活成本(如進口品價格)可能上升。
當然,積極一面是,日美這些合作能提升日本的技術力,創造新就業。但短期來看,民眾感受到的更多是“為同盟買單”的壓力。
對高市來說,迎接特朗普到訪,讓她得分最多。上臺僅一周,她就抓住了與特朗普建立私人友誼的機會。特朗普多次當眾稱贊她是“偉大的首相”“勝利者”,甚至在航母上拉著她合影撐腰。高市則承諾推薦特朗普爭取諾貝爾和平獎,這讓特朗普“龍顏大悅”。會談中,兩人互稱“サナエ”(Sanae、薩娜埃=早苗)和“ドナルド”(Donald,唐納德),演繹營造出親密氛圍,日本首相官邸的干部為高市打分 “120分”。
![]()
高市與特朗普在美軍航母上
通過這一次的日美首腦會談,高市凸顯了作為特朗普“小迷妹”的特殊地位,也因此借機穩固了自己的政權基礎。同時,高市也強化了保守派形象,全面打造日美聯軍,強化日本的自主防衛。作為第一位日本女首相,高市借助于特朗普,極大地提升了國際曝光度和知名度,為高市內閣提供了外交上的“開門紅”。
高市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最重要的是,她最大限度地利用了 “安倍遺產”。
特朗普在第一次當總統時,與安倍建立了極為親密的友誼,稱安倍是自己的“親友”。而高市自稱是“安倍繼承者”,不僅安排安倍夫人與特朗普單獨見面,還將安倍生前使用過的高爾夫球桿贈送給特朗普。在會談中,更是7次提到安倍,引用安倍的外交故事,籠絡與特朗普的感情。高市的這一手腕,產生了很好的效應:特朗普本來就對日本政治家不熟,安倍的“背書”讓高市瞬間獲得特朗普的信任,也讓特朗普從高市的身上,看到了安倍的身影。更讓高市避開初次會談的尷尬,直接與特朗普進入了“友人模式”。
![]()
這次日美首腦會談是日米同盟的“升級版”,對于東亞地區的戰略平衡將帶來沖擊。日本為此付出的代價不小,不僅掏錢大量購買美國武器裝備,還需要向美國提供創歷史記錄的巨額投資。而高市借助于安倍遺產,與特朗普建立了“非常近的友人”關系,以此鞏固了自己的地位。不得不說,這一場“交易”近于“完美”。但是,高市對特朗普的過于奉承,也遭到日本媒體的批評。未來,日本如何平衡對美高度依賴與減輕國民經濟負擔與不滿?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課題。
推薦徐靜波的一套書,了解日本與日本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