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播完大結局的《依依向北風》,最近在咱們中老年圈子里討論度特別高!最后那幾集看得人又哭又嘆,收視率直接沖到3.1%,穩穩拿了今年電視劇的收視冠軍。這部劇不玩虛的,從知青回城講到改革開放這三十年,凈說咱老百姓家里的真事兒,把藏在日子里那些不好說的委屈、糾結全攤開了講,越看越有滋味,根本停不下來。
![]()
劇里最讓人記掛的,就得是18歲的暖暖。這孩子命太苦了,親媽曲芳菲生她時沒熬過去,親爹喬正君為了自己的前途,硬是不肯認這個女兒。還好有俞樂山和盛雪竹兩口子心疼她,把她當親生閨女養,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啥好東西都先緊著她。等暖暖后來知道自己的身世,找到已經頭發花白的喬正君,沒哭沒鬧,就安安靜靜說了句“我不怪你,但也不認你”。就這么簡單一句話,比吵翻天還讓人心里不是滋味,成了今年電視里最戳人的話,多少看劇的老伙計看到這兒都紅了眼眶。
![]()
暖暖見親爹那段,我至今想起來還覺得揪心。當時俞樂山病危,把真相告訴了她,她找到喬正君,開口第一句就是“我來看看你長什么樣”。沒有罵他,沒有怪他,可那股子生分勁兒,比說啥重話都讓喬正君難受。要知道當年,喬正君為了讓自己的政治背景干凈,不光默認家里人把孩子送走,還撒謊說“孩子由喬家撫養”,把責任推得一干二凈。暖暖說“不認”,不是記恨,是記著養父母這些年的恩情,也是在告訴所有人:有血緣不算啥,不擔責任,就配不上“爹媽”這兩個字。
再說說盛雪竹,她的故事也特別給咱女性長臉。一開始她心里喜歡喬正君,還以為是喬正君把自己從學習班救出來的,后來才知道,背地里幫忙跑前跑后的是俞樂山。之后王瀟為了救她,落了個半身不遂,盛雪竹心里過意不去,就嫁給了王瀟。可這段日子沒過多久,王瀟因為殘疾心里不痛快,居然跟俞樂山的妹妹俞樂英好上了。要是換以前的女人,可能就忍了,可盛雪竹不,干脆利落離婚,該要的孩子撫養權、家里的財產,一點都不含糊。后來俞樂山跟她求婚,她也沒立馬答應,反而說“先一起把事業做起來,再談成家”,倆人一起開了食品廠,盛雪竹也從以前靠男人的女人,變成了能獨當一面的老板娘。
![]()
俞樂山這個角色,越看越讓人佩服。剛出場的時候,他還倒騰雞蛋賣,看著有點“精明”,可心里比誰都實在。他知道曲芳菲懷的不是自己的孩子,還主動提出來假結婚,就為了給孩子一個正經名分。曲芳菲走了以后,他抱起剛出生的暖暖就說“這孩子我養了”。改革開放后,他去南方辦廠,把以前倒騰東西的機靈勁兒用在正事兒上,從“布票大王”做到“勞保大王”,還招了不少返城知青來上班,當年一起啃窩頭的兄弟,后來都成了車間主任。他對暖暖更是沒話說,每個月自己省吃儉用,也要給暖暖貼10塊錢——在七十年代,10塊錢頂半個月工資啊,這一給就是十五年,總共2160塊,從來沒提過要啥回報。等盛雪竹也等了十五年,期間多少人給他說媒,他都沒動心,這份真心,現在真是少見了。
![]()
再看喬正君,就太讓人不待見了。年輕時候在知青點,他可是樣樣拔尖的“能人”,可一碰到關乎自己前程的事兒,就啥都不管了。為了攀高枝,他娶了副市長的女兒劉天瑤,靠著岳父的關系,從售貨員的崗位上爬了上去,就連求婚的時候,都算計著握手的動作能不能讓領導看見。可到頭來呢?一輩子就想著自己,最后落了個沒人待見的下場。晚年他跪著求暖暖原諒,才知道連見暖暖的機會,都是俞樂山安排的。這也應了劇里的那句話:人活一輩子,不是職位越高越厲害,而是晚上睡覺的時候,心里踏實,不怕有人敲門,這才叫真本事。
![]()
還有王瀟,他的結局也挺讓人可惜的。當初他假裝殘疾,騙了盛雪竹的婚姻,真結婚了,又覺得盛雪竹不再圍著自己轉,心里不平衡,最后居然靠出軌找存在感。他這一輩子,算是被欲望毀了,也讓人看清了:人要是在難的時候守不住本心,很容易就走歪了。
![]()
《依依向北風》把這幾個人的故事串在一起,講的就是特殊年代里,不同的人怎么選、怎么活。現在還有人爭論“養恩大還是生恩大”,暖暖用一句“不認父”給出了答案。大結局的時候,暖暖從師范大學畢業,沒留在大城市,反而去了親媽曲芳菲當年插隊的知青點當老師,還帶著盛雪竹的醫學書和俞樂山記的成長日記,把這份溫暖一直傳下去。盛雪竹和俞樂山呢,也沒辦啥隆重的婚禮,就在夕陽下對著笑,身邊是沾著露水的野菊花,好像那些年的苦,都沒影響到藏在心里的真心。
![]()
老輩人常說“生了孩子得養,才算真爹媽”,《依依向北風》就是把這句話揉碎了,用一個個真事兒講給我們聽。血緣是天生的,但責任是自己選的,那些用真心和時間陪著你的人,才值得一輩子去珍惜。這部劇能火,就是因為它講的是咱身邊的理兒,戳中了人心最軟的地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