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盟峰會現場,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端著發言稿,上來就放大招:南海主權、國際法、航行自由,巴拉巴拉一頓輸出。
結果,尷尬的事情發生了—— 臺下安靜得像大學早八的教室,沒人鼓掌、沒人附和,連隔壁的翻譯小哥都戴上了降噪耳機。
更離譜的是,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就坐在第二排,翹著二郎腿,一臉“我就看看不說話”。 這畫面,直接被網友做成表情包: “當你以為大哥會替你出頭,結果大哥在嗑瓜子看戲。”
![]()
菲律賓的“劇本”是怎么寫的?
咱們先復盤一下菲律賓的腦回路:
① 拉上東盟十國,集體向中國施壓,人多力量大;
② 美國坐鎮后方,航母隨時開進南海,氣勢拉滿;
③ 自己站在C位,賺足國內民族主義選票。 聽起來像爽文,可惜現實是恐怖片。 東盟各國心里想的是:大哥,你挑事別帶我,我還想跟中國做RCEP生意呢! 美國心里想的是:小弟,你先上,我在后面給你加油(但不會真動手)。
于是,劇本崩了,演員全跑光了,只剩小馬哥一個人對著空氣輸出。
![]()
東盟為何集體靜音?
用一句話總結:大家都要吃飯,不想吃炮彈。
越南:我制造業出口還得靠中國供應鏈;
泰國:中國游客再不來,普吉島的椰子都要滯銷了;
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項目剛重啟,可不想再停工;
新加坡:我是港口,不是炮口,謝謝。
就連平時最愛刷存在感的印尼,這次也閉麥了。
原因很簡單:跟著菲律賓起哄,得罪中國,好處一分沒有;不吭聲,最多被小馬哥翻個白眼,但生意照做。 這筆賬,小學生都會算。
![]()
特朗普現場圍觀
本來特朗普只是來“走穴”演講,賺點出場費,結果陰差陽錯成了背景板。 外媒鏡頭掃到他時,川寶的表情管理徹底失控:嘴角上揚,眼神里寫滿了“我就靜靜看你表演”。
網友辣評: “菲律賓以為請來的是復仇者聯盟,結果來了位退休大爺。”
更損的是,有人把特朗普P成了電影《海王》里的海怪卡拉森,配文: “想借我的三叉戟?先過試用期再說。” 這波嘲諷,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
![]()
美國到底靠不靠得住?
歷史課代表上線: 1950年代,美國承諾給南越“撐腰”,結果西貢時刻倉皇跑路; 1970年代,美國拍著庫爾德人的肩膀說“兄弟別怕”,轉頭就撤軍,留下一地雞毛; 2021年,阿富汗政府軍還在等美援,美軍已經連夜跑路,連翻譯都沒帶全。
總結一句話:美國的小弟就像一次性筷子,用完就扔。 菲律賓現在跳的越高,將來摔得越慘。 別忘了,中國海警船天天在仁愛礁打卡,菲律賓除了喊兩句,還能干啥? 真打起來,美國航母會來嗎? 會,但只開到關島,然后發推特:We stand with the Philippines!(精神支持,包郵不包賠)
![]()
菲律賓國內的“反噬” 小馬哥這波操作,外網沒掀起浪,國內先翻車。
菲律賓網友吐槽: “總統忙著在國際舞臺表演,馬尼拉的洪水誰來管?” “我們連24小時電力都保證不了,還談什么南海主權?” 更扎心的是,菲律賓民調顯示,超過60%的年輕人認為“政府應該先解決國內經濟問題”。 民族主義這張牌,偶爾打打能提神,天天打就透支了。 再折騰下去,小馬哥的民調怕是要對標前任老杜的“禁毒戰爭”——高開低走,一地雞毛。
中國的反制有多穩?
這邊菲律賓上躥下跳,那邊中國連發三條微博:
① 海警船在仁愛礁海域依法管控,全程錄像;
② 商務部宣布對菲律賓香蕉加強檢疫,網友戲稱“香蕉也懂政治”;
③ 解放軍南部戰區發布訓練視頻,配文“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 一套組合拳,不吵不鬧,但拳拳到肉。 菲律賓香蕉出口商先慌了: “再這樣下去,我們得改行種芒果了。”
![]()
給菲律賓的“人生建議” 第一,認清自己幾斤幾兩。
GDP不如廣西一個省,軍費不夠買一艘055大驅,非要學人玩大國博弈?
第二,別把美國當親爹。 親爹尚且可能重男輕女,干爹更是靠不住。
第三,學學越南。 同樣跟中國有海上爭議,越南選擇“悶聲發大財”,GDP增速年年7%,不香嗎? 非要當馬前卒,最后只能當炮灰。
東盟峰會這一幕,堪稱2024年度國際政治名場面。 小馬哥一腔孤勇,東盟集體靜音,川寶在線圍觀,中國淡定喝茶。 世界早就變了,靠“認大哥”混日子的時代過去了。 小國要有小國的生存智慧: 跟鄰居搞好關系,比跪舔遠房親戚靠譜一萬倍。 否則,就像網友說的: “菲律賓的南海美夢,醒來一看,只剩下一艘破船和一地香蕉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