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嚴禁將手機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不得要求中小學生提前到校參加統一教學活動……
說白了就是兩件事:
![]()
“手機別帶進課堂”:
上課就是上課,不能讓學生在底下偷偷玩手機、刷視頻、玩游戲。要聯系家長,有特殊情況,沒問題,但課堂時間必須專注學習。
“上學別太早”:不能強制要求學生天不亮就到學校去上早自習或者統一講課。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和吃早飯的時間。
![]()
為啥要出這個政策?
現在這孩子幾乎人手一部手機,在課堂上刷短視頻、玩游戲、聊八卦,這些情況太常見了!
有老師還開玩笑講:“在講臺上講得那叫一個口干舌燥,低頭一瞅,一半學生都在跟手機打得火熱。”
手機不帶入課堂, 沒了那些彈窗消息、游戲提示在眼前晃悠,就算孩子想走神,都少了個最方便的幫手。
當然這也不是一刀切的死命令,教育部早就想到可能會有應急的情況,所以要求學校得設公共電話,班主任熱線也得開通。
孩子要是真有急事找家長,也能順順當當聯系上。
這對孩子眼睛也挺好的,現在中小學生近視率一直居高不下,在課堂上少盯著那小屏幕,好歹能讓眼睛歇一歇。
以后老師上課也不用一心二用了。一邊要講知識點,一邊還得時刻盯著誰在桌子底下偷偷摸手機。
![]()
要是沒收手機,還可能跟學生、家長鬧矛盾。
現在有政策撐腰,管理手機的阻力小了不少。
但反過來說,要是課堂本身沒啥意思,就算沒手機,學生該發呆還是發呆,傳紙條的傳紙條。
真正能把學生注意力留住的是那種特別精彩的金課,也不是光靠禁手機就行的。
好多家長每天都跟孩子為了手機斗智斗勇,現在學校幫忙把課堂上的手機管起來了,家里因為手機的拉鋸戰能少一半。
不過可別覺得學校禁了,孩子在家就能隨便玩。
要是孩子放學回家就抱著手機不放,那在課堂上好不容易攢下的注意力,照樣會被課外的屏幕給 偷走。
![]()
“不許早到校” 這個規定對學生來說,這規定簡直就是睡眠救星。
之前深圳有家長就吐槽,孩子上九年級,要 7 點 15 分到校上早自習,凌晨 6 點就得起床,經常餓著肚子去學校,上課的時候都沒精神。
教育部其實早就有規定,中學上午上課時間不能早于 8 點,這次又明確說 “不準提前搞統一教學”,這就是實實在在地把吃早餐和睡覺的時間還給孩子。
對家長來說,有的家長松了口氣,有的家長可能更發愁了。
雙職工家長可能就犯難了,自己 8 點要上班,孩子 8 點才上課,誰送孩子去學校?送去了誰看著呢?
![]()
但對另外一些家長來說,終于不用跟著孩子那么緊張地連軸轉了。
當然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啊,有些學校會說 “早到校是自愿的”,全班孩子都去了,還有老師在那輔導,自家孩子要是不去,又怕成績落后,隱性強制。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可以硬氣點,政策給了咱們不早到的權利,沒必要被這種集體焦慮給綁架了。
對老師來說以前得提前半小時到學校盯著早自習,現在不用搞統一教學了,能多睡會兒懶覺,但學校也不能把那些提前到校的孩子拒之門外呀,有些家長上班早,孩子沒人照顧,只能早早送到學校。
這時候就看學校的管理水平怎么樣了,比如說開放圖書館、體育館,讓早到的孩子能自己安排活動,老師就負責看好孩子的安全就行。既能不違反規定,又能把實際問題解決了。
總結:
不管是禁手機還是不準早到校,核心都是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 這跟 “雙減” 的初衷一模一樣,都是想把教育從 “搶時間、拼分數” 的怪圈里拉出來。
它是一劑糾偏的藥,方向絕對是對的。但任何政策落地,都不可能完美,肯定會遇到一些新問題。關鍵要看后續學校怎么執行,家長怎么配合,社會怎么形成共識。
這是邁出了保護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一步,值得給點個贊,同時也需要大家多一點理解和耐心,共同把好事辦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