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后,國共兩黨都看出東北的重要性,調派眾多精銳前去搶占。人民軍隊在這里也是一個由弱到強的發展過程,整個歷史脈絡可分為東北人民自治軍、東北民主聯軍、東北野戰軍以及入關后的第四野戰軍四個階段。
期間共有五人擔任過參謀長,分別是蕭勁光、伍修權、劉亞樓、蕭克、趙爾陸,在這些人當中,為何林總最青睞劉亞樓呢?
![]()
這跟五人當初在部隊中的地位以及整體大背景有關。
首任參謀長蕭勁光是一個老資格,1920年入團,21年去蘇聯,22年轉入中國共產黨,24年列寧去世時,蕭勁光還被安排為其守靈。
回國后他得到組織重用,1925年就成為國民革命軍第2軍第6師黨代表(即后來的政委),這個資歷超過十大元帥中的絕大多數人。在大革命失敗后,蕭勁光再次前往蘇聯學習,直到1930年才回國。
土地革命時期,蕭勁光擔任過紅五軍團政委、紅七軍團政委,抗日戰爭時期,他擔任過八路軍留守兵團司令員。
![]()
本來在日本投降后,蕭勁光和林總都奉命去往山東任職,只是計劃趕不上變化,他們趕至河南濮陽時,中央急電要改赴東北,于是林總成了東北人民自治軍總司令,蕭勁光擔任副總司令兼參謀長。
雖然蕭勁光后來在東北民主聯軍、東北野戰軍中都擔任了副司令員,但他實際與林總直接配合的時間并不算長。
剛進入東北時,各個方面都有麻煩,高級干部需要經常到一線去,后來國軍大舉進攻我南滿軍區,蕭勁光和陳云又立即趕去坐鎮,就這樣與林總分開了。即便他在司令部有職務,但更多是象征意義。
再往后,蕭勁光成了東野第一兵團司令員、四野12兵團司令員,出去獨當一面了,自然就沒辦法給林總做參謀工作。
![]()
1946年1月,東北人民自治軍改稱東北民主聯軍后,蕭勁光逐漸轉到前線指揮,司令部的參謀工作由第二參謀長伍修權負責過一段時間,伍修權還是東北軍區的參謀長。
從資歷上看,伍修權不及蕭勁光,但他早年也是留蘇出身,曾任紅三軍團副參謀長、紅15軍團73師參謀長、中央軍委第一局局長、八路軍總參謀部作戰部副部長等職。
從履歷上就能看得出來,伍修權是更適合當參謀的,但他重心不在野戰部隊,而是在軍區,主要配合管理東北的動員、訓練、供給等方面。
基于這樣的背景,很多人說起東北民主聯軍參謀長時都會將伍修權忽略。
![]()
既然蕭、伍二人都無法專注于野戰軍司令部的參謀工作,那就只能讓其他人來負責了,于是,“林羅劉”黃金組合開始運轉。
劉亞樓早在紅軍時期就是紅一軍團的干部,跟林總、羅帥關系都很好,他留蘇多年,擁有豐富且先進的軍事知識。而且他剛回國不久,沒有無可替代的職務在身,調動也不會有什么影響,怎么看都最合適。
一開始擔任東北民主聯軍參謀長時,林總并沒有指示工作,使得劉亞樓一頭霧水,不過他很快就按照自己的規劃開始工作。
他做了三件很重要的事:一是組建地圖科、開辦印刷廠,訓練繪圖人員。參謀部必須要有地圖,光靠想象打不了仗,而那時我軍沒有這方面的人才,劉亞樓就立即著手培養,他在哈爾濱建印刷廠、成立首個測繪學校,有第一批種子后迅速開枝散葉;
![]()
二是抽調有文化的干部,培養高素質的參謀人員。他把這些干部集中起來訓練,自己授業講課,然后將蘇聯傳過來的《紅軍野戰參謀業務條令》、《蘇軍司令部工作條例》進行有增改的翻譯,更符合我軍作戰實際情況;
三是召開參謀會議,明確參謀工作的重要性。其實早前我軍一直都不太重視參謀人員,認為這工作性質跟舊軍閥的隨從、副官沒什么區別。
劉亞樓對部門內加強這方面的認知培訓,一再重申:一個參謀要勇于承擔責任,明白什么時候、什么事情,應該向首長建議,要語言簡練。如果首長向你提問,不懂就是失職,亂說就是犯罪。謀人員必須老實、精細、嚴謹,嘴里永遠不許有“大概”、“可能”、“差不多”。
對外則多次以“林羅劉”的名義向全軍傳達指示:誰如果敢輕視司令部參謀人員,從重處罰。提高了參謀人員的威信,讓更多人愿意來了解參謀工作,形成良性循環。
![]()
劉亞樓通過自己所學,將野戰軍司令部打造成適應現代化大兵團作戰的指揮機構,后來很多戰事都變成“林總作出決定,劉亞樓負責實施”,勝利接連不斷。
無論是脾氣還是指揮水平,劉亞樓跟林總都很有默契,并且他算是讓參謀工作正式走向正規的那個人,貢獻巨大,所以林總對劉亞樓也最是青睞。
不過平津戰役接近尾聲后,林總認為還是不能耽誤劉亞樓的前程,就放他出去擔任14兵團司令員,野戰軍參謀長改由蕭克接任。
蕭克資歷是老資歷,但抗戰中后期就開始掉隊,解放戰爭初期擔任過晉察冀野戰軍參謀長,可晉察冀接連被傅作義擊敗,他的職務就被撤銷,轉而去搞軍事教育。直到平津戰役都已結束,他才擔任四野參謀長。
這個時間節點,其實大局都已經定下,蕭克缺乏獲取重大戰功的機會。不過在南下追擊戰中,他也出力很多。
![]()
1950年,趙爾陸接任為四野參謀長,參與指揮了海南戰役,之后就是負責剿匪工作。他跟林總共同參與了南昌起義,又一起跟著朱老總上井岡山,是紅一軍團出來的老干部,所以配合起來也很融洽。趙爾陸站好了四野參謀長的最后一班崗。
等全國局勢穩定下來,野戰部隊的任務轉變,四野就不再需要參謀長,直至1955年正式撤銷。
總的來說,劉亞樓對參謀工作的貢獻最大,且他跟林總配合時正是東北局勢最艱難時之際,彼此攜手度過難關,更能看到對方的能力,這也就不難理解兩人的感情為何最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