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委內瑞拉突然成了拉美的焦點。這個曾經的“石油富國”如今又站到了風口浪尖,只不過這次不是因為經濟問題,而是因為它終于決定不再忍氣吞聲。
事情的起因要從美國那場所謂的“加勒比海緝毒演習”說起,今年8月以來,美國一直在加勒比海地區擴大軍力部署,打著“打擊毒品走私”的旗號,但誰都知道,美國軍艦在那一片海域頻繁出沒,顯然不是單純在抓幾艘“運毒船”。10月26日,美國導彈驅逐艦“格雷夫利”號抵達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還要在那里停留幾天搞聯合軍演。
![]()
委內瑞拉的反應很直接,副總統德爾西·羅德里格斯發表聲明,痛斥美國這場軍演是徹頭徹尾的挑釁行為,并且直指背后是美國南方司令部在操盤。她的原話很硬:“這不是防御演習,而是一場殖民性質的軍事侵略行動。”一句話點破,美國這是在用老套路:先搞軍事存在,再制造借口,最后進行“合法化干預”。畢竟,這種借口在中東和非洲早被用爛了。
更讓外界震驚的是,委內瑞拉政府同時宣布,已經逮捕了一批和CIA有直接聯系的雇傭兵。這些人涉嫌策劃“假旗行動”,試圖在委內瑞拉或鄰國特多境內制造襲擊事件,再嫁禍給馬杜羅政府,逼美國出兵。這聽起來像是諜戰片劇情,但委內瑞拉的說法并非空穴來風。早在10月初,馬杜羅就說過,安全部隊挫敗了一起“假旗”陰謀,對方準備在美國駐加拉加斯大使館搞爆炸,然后嫁禍委政府。那時候外界還半信半疑,但現在看來,似乎并非虛構。
![]()
從地緣角度看,美國對委內瑞拉的關注從來沒斷過。這個國家的石油儲量全球第一,戰略位置又靠近加勒比航線,美國怎么可能放著不管?自從馬杜羅上臺,美國就想推他下臺。從經濟制裁、凍結資產、懸賞捉人,到支持反對派政變,美國手段一套接一套。上一次美方支持的“臨時總統”瓜伊多鬧劇沒成功,這次特朗普又開始玩“軍事威懾”的老路。只不過,現在的國際形勢已經不是十年前的樣子了。拉美國家的民族主義情緒上升,美國在地區的威信也在下降,委內瑞拉不再是那個任人宰割的角色。
更關鍵的是,馬杜羅這次的態度完全變了。過去幾年,委政府大多是被動防御,能拖則拖,能談則談。但現在,他開始主動出擊,不再光靠外交聲明,而是動用國家機器直接反制。逮捕CIA雇傭兵,就是一個明確的信號。
![]()
更深層的博弈,其實是拉美地區主導權的爭奪,美國一直把拉美當自家后院,但現在這個“后院”越來越不聽話了。古巴、尼加拉瓜、玻利維亞都在和美國唱反調,巴西、阿根廷也在平衡政策。委內瑞拉的態度強硬,很可能會帶動更多國家重新思考與美國的關系。尤其是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這個和委內瑞拉一海之隔的小國,現在正被美國拉入聯合軍演,但內部民意并不統一。很多人擔心,美國把加勒比變成“戰區”,最終受害的還是這些小國家。從這個角度看,馬杜羅的“反擊”并不只是為自己,也是在捍衛整個地區的獨立空間。委內瑞拉官員已經明確表示,他們愿意恢復與美國的對話,但前提是美國必須尊重主權。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和俄羅斯在委內瑞拉問題上的立場也讓美國很忌憚。中國長期是委內瑞拉的重要經濟伙伴,在能源、基建、醫療等領域都有合作。俄羅斯則在軍事上給予一定支持。雖然馬杜羅政府沒有直接尋求軍事援助,但美方非常清楚,只要他們動手,就會引起更大的國際連鎖反應。這也是特朗普至今不敢真開打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國的態度一直很明確:尊重主權、反對外來干涉。這種立場不僅是原則問題,也是維護國際秩序的底線。對于委內瑞拉而言,中國的存在意味著他們至少不會完全被孤立。
![]()
未來的局勢會怎樣?短期內,美委關系肯定還會繼續惡化。美國不會輕易放棄施壓,委內瑞拉也不可能讓步太多。雙方的對抗可能會在加勒比地區延伸成一種“冷戰式對峙”,彼此試探、互放狠話,但都不會真正開火。長遠來看,拉美國家對美國的不信任將進一步加深。每一次“假旗事件”背后,都是一段干涉的歷史。拉美人民見得太多,也早已看透。如今馬杜羅的這步棋,也許是一次冒險,但至少讓委內瑞拉擺脫了“被動”的形象,讓美國不得不重新考慮代價。
所以說,馬杜羅不再坐以待斃,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信號。面對外部壓力,他選擇了亮劍,而不是退讓。美國以為能輕松地操控局勢,但這次可能要失算了。拉美正在變,美國的手段卻還停留在上個世紀。CIA的陰影再濃,也掩蓋不了一個現實: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在學會對美國說“不”。這或許才是這場風波背后,最值得關注的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