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秋風漸起,沙雅縣470萬畝原生態胡楊林即將迎來一年中最絢爛的季節。作為新疆最具影響力的生態旅游品牌之一,沙雅胡楊季走過了十五年不凡歷程,從單純的觀光活動發展成為生態保護與旅游發展相得益彰的典范。
![]()
如今在塔里木河兩岸長勢良好的全世界面積最大的原生態胡楊林。程磊 攝
2009年10月,新疆沙雅國際胡楊節開幕,沙雅胡楊吸引了近百位攝影記者和數千名游客的目光。歷年來舉行胡楊季系列活動,進一步推動了新疆特別是南疆地區秋季旅游發展。
截至今年,沙雅胡楊季已經走過15個年頭。在這片土地上,時光以兩種方式被清晰記錄,一種是節慶年鑒上不斷更新的數字,從首屆的青澀探索到如今的聲名遠揚;另一種是胡楊的年輪,在十五度枯榮交替間,默默訴說著守護與傳承的永恒故事。
![]()
生活在新疆沙漠中的胡楊樹,被新疆人民譽為沙漠的脊梁或英雄樹,“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的“三千年情懷”。資料圖
多年來,沙雅縣以塔里木河全流域胡楊林保護區生態補水為契機,沙雅縣從2016年開始系統推進生態修復,通過實施胡楊林生態修復工程,清理引洪渠超過200公里,修建攔洪壩近50公里。同時,創新推行“民間林長”制度,聘請當地牧民擔任護林員,實現生態保護與民生改善雙贏。
![]()
沙雅縣對天然胡楊林葉部病害啟動飛機噴藥防治作業。程磊 攝
在沙雅縣胡楊林保護中心阿合庫爾管護所,護林員艾山·艾依提已經守護了這片林地整整9年。然而,若將時間的尺度拉長,他與這片胡楊林的緣分,早已貫穿了他生命的44個春秋。從小生活在胡楊林邊上,這片胡楊林對他來說,絕不僅僅是一份工作職責的所在。它是他童年的游樂場,是刻入血脈的鄉愁,是父輩的無聲教誨。如今,他的守護也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他欣喜地看到,隨著每年胡楊季系列活動的舉辦和生態保護理念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像他一樣珍視這片金色林海。“我在這里出生,在這里長大,現在又在這里工作。”艾山·艾依提望著無邊的胡楊林,目光深邃,“我的父輩把這片完整的林子交給了我,我的任務就是讓它更健康、更有生機地交給我的孩子以及所有未來的人。”
![]()
沙雅縣胡楊林保護中心護林員正在對天然胡楊林進行巡護。王水江 攝
沙雅縣積極探索“生態+旅游”發展新模式,打造沙雁洲、雁鳴湖等特色景區,開發胡楊攝影、生態研學等特色產品。去年胡楊季期間,接待游客量及旅游收入都創歷史新高。今年,沙雅各大景區進行了提升改造,將進一步拉動客流量及旅游收入。
![]()
沙雅縣通過引洪灌溉工程讓470萬畝胡楊林喝上塔里木河“活水”。王水江 攝
“我們堅持治水興水相結合,牢牢抓住汛期,通過修建攔洪壩、開挖引洪渠,向胡楊林區實施引洪灌溉,持續加強生態修復。”沙雅縣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成員、胡楊林保護中心主任強利民告訴記者。
![]()
沙雅縣通過引洪灌溉工程讓胡楊林喝上塔里木河“活水”。王水江 攝
今年沙雅胡楊季系列活動將更加注重游客體驗與生態保護的平衡,不僅展現當地生態文明建設的豐碩成果,更探索出了一條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相輔相成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
近年來,沙雅縣通過新建引洪渠、清淤疏浚河道、改建方涵橋等工程措施進一步保護470萬畝原生態胡楊林,胡楊林長勢良好。程磊 攝
回顧2009年首屆沙雅胡楊季系列活動,其初衷更多是向外界展示沙雅得天獨厚的自然遺產。過去,人們驚嘆于鏡頭下胡楊林的壯美,但旅游體驗仍停留在“觀賞”層面。十五年的探索與創新,沙雅胡楊季成功完成了從單一觀光到多元沉浸的華麗轉身。(沙雅縣融媒體中心全媒體記者 王水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