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消息,法國陸軍參謀長皮埃爾·希爾在國民議會聽證會上表示,法國已準備好在2026年向烏克蘭部署軍隊。
部署將作為西方國家向基輔提供安全保障的一部分,前提是俄烏達成某種形式的停火協議。
法國敢喊出派一萬人赴烏的口號,說白了就是把賬算得門兒清,知道俄羅斯壓根兒沒膽量動它一根手指頭,這背后全是實力和局勢堆出來的底氣。
先看法國手里的硬家伙,人家可不是空口說白話。法國陸軍參謀長提的 7000 人快速部署部隊,壓根兒就是第 11 空降師的家底兒,這支部隊一萬四千多人,全是能征善戰的主兒,65% 都是志愿役的老兵,隨便拉個團出來都有海外實戰經驗。
就說第 2 外籍傘兵團,1978 年在扎伊爾科盧韋齊,沒后援的情況下硬是靠空降突擊解救人質,一戰成名,里頭一半以上都是下士級別的專業軍士,這種部隊拉到烏克蘭,戰斗力擺在那兒。
要湊齊一萬人更簡單,從這個師里抽幾個精銳團,再配點后勤支援,分分鐘就能到位,畢竟他們本來就能在 12 小時到 5 天內完成動員,這點效率還是有的。
更關鍵的是法國身后的北約靠山,那北約第五條款就是塊免戰金牌,1949 年就寫進公約里了,核心就是 “打一個等于打一群”。
雖然烏克蘭不是北約成員國,但法國是正經的北約核心成員,真要是俄羅斯動了法軍一根汗毛,就等于對所有北約成員國開戰。
歷史上這條款只激活過一次,就是 2001 年 9?11 之后,30 個成員國立馬派兵幫美國巡邏、赴阿富汗作戰,那架勢可不是鬧著玩的。
現在北約還在推動防務開支提到 GDP 的 5%,一群國家跟著掏錢強軍,俄羅斯真要跟法國撕破臉,面對的可不是一個法國,而是整個北約的軍事機器,這筆賬普京不可能算不明白。
就算美國最近對北約態度有點搖擺,說沒繳夠軍費可能不幫忙,但真到了動武的地步,怎么也得做做樣子,畢竟北約是美國控制歐洲的根基,不可能眼睜睜看著法國被揍。
再看看俄羅斯這會兒的處境,純屬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俄烏沖突打了快四年,截至 2025 年 10 月,俄軍確認陣亡的就有 13.5 萬人,獨立媒體估算實際得奔 21.7 萬去了,每天在頓涅茨克地區就得傷亡超千人。
裝備損耗更別提,現在戰場都是消耗戰僵局,俄軍在扎波羅熱好不容易占了 75% 領土,正跟烏軍耗后勤呢,哪有多余的兵力再開一條戰線對付法國?
之前北約國家給烏克蘭送豹 2 坦克、派教官,甚至波蘭的武器運輸隊就在邊境晃悠,俄羅斯也只是罵幾句 “恐怖主義”,壓根兒沒敢直接動手,就是怕觸發集體防御。
現在法國直接派兵,俄羅斯要是真動手,等于同時跟烏軍和法軍開戰,說不定還得引北約其他國家下場,這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嗎?
還有個關鍵前提,法國出兵得等俄烏停火之后。現在歐洲都在攛掇按實控線停火,跟當年朝鮮戰爭停火的路子差不多,真等停火協議簽了,法軍再以 “安全保障” 的名義進去,俄羅斯要是這時候動手,就成了破壞停火的一方,國際輿論直接就站不住腳。
本來俄羅斯因為烏軍襲擊煉油廠,能源出口都下滑 12% 了,經濟上已經承壓,再背上破壞和平的罵名,制裁只會更狠。
而且法國本身也是核大國,手里的核彈頭和投射工具一點不少,真把法國逼急了,雙方互相亮核威懾,最后誰也討不到好,這種兩敗俱傷的事,俄羅斯可不會干。
所以法國這步棋看似冒險,實則穩得很,算準了俄羅斯沒兵力、沒底氣、沒理由對自己動手,說白了就是拿著北約的集體防御當盾牌,踩著俄羅斯的戰場困境賭一把,反正怎么看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