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鳳凰網財經《IPO觀察哨》
作者丨DW
手持65億元現金,卻仍要赴港募資35億元;2025年上半年營收創新高,歸母凈利潤卻跌近四成。石頭科技的港股IPO故事,從一開始就充滿了矛盾與問號。
9月初,中國證監會國際司對石頭科技港股IPO發出一份補充材料要求,直指公司數據安全、控股股東認定不清、外資準入資質三大合規“硬傷”。
作為已在科創板上市五年的“掃地機器人第一股”,石頭科技于6月27日宣布計劃赴港二次上市,募資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億元)。回溯其高光時刻:2020年石頭科技登陸科創板,發行價創當時A股紀錄;2021年股價高峰時市值逼近千億,被市場冠以“掃地茅”稱號;2024年營收首次突破百億,并穩居全球智能掃地機器人銷量第一。
![]()
![]()
(圖源:官網)
然而,盛名之下,隱憂已現。
創始人昌敬的雙重身份引發市場擔憂。他既是石頭科技的創始人兼董事長,又是造車新勢力極石汽車的創辦人。精力分散于兩家企業,已直接反映在兩家公司的業績表現上。
經濟學家宋清輝對鳳凰網財經《IPO觀察哨》分析指出,石頭科技目前主要面臨市場競爭激烈、產品單一以及海外市場依賴性高等方面的問題。例如,掃地機器人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國內有科沃斯、追覓等強勁對手,新進入者也層出不窮。
“監管層面的問詢與合規障礙,也會影響其上市進程。中國證監會國際司曾對其出具補充材料要求,涉及業務資質、數據安全、控股股東認定等核心問題。特別是數據安全比以往更加敏感,公司受到的地緣政治風險不容忽視。”宋清輝補充道。
01 營收狂飆79% VS 利潤暴跌40%:“增長”背后的盈利幻象
1982年出生的昌敬是一名標準的理工男,曾任職于微軟、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巨頭。
2016年9月,他帶領石頭科技推出首款產品“米家掃地機器人”,依托小米的渠道與品牌勢能,該產品在4個月內便斬獲1.81億元營收,成為早期現象級爆款。
從借力小米到自建品牌,石頭科技打贏了擺脫代工困境的獨立之戰。然而,榮光背后,陰影已然浮現。其招股書與財報數據,呈現了“冰火兩重天”的圖景。
半年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石頭科技營收漲至79.03億元,同比飆升近79%,創下上市以來新高;但歸母凈利潤卻同比大跌近四成,僅6.78億元,創下上市以來最大跌幅。營收與利潤呈現出背離,“增收不增利”的怪圈愈發明顯。
![]()
(圖源:官網)
這種怪圈的背后,是銷售費用的急劇攀升。2025年上半年,石頭科技的銷售費用高達21.65億元,其中僅廣告及市場推廣費就達15.05億元,同比增長165%。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期研發費用僅為6.85億元。
石頭科技的現金流狀況同樣亮起紅燈。2025年上半年,石頭科技經營性現金流凈額首次轉負,為-8.23億元,同比跌179.84%。與此同時,存貨積壓問題凸顯,飆升至31.3億元,其中庫存商品占比高達29.2億元,進一步加劇了資金壓力。
毛利率的持續下滑是另一個危險信號。2025年上半年,石頭科技的毛利率跌至44.56%,同比下跌9.25個百分點。這一數據不僅低于去年同期,更與競爭對手科沃斯49.71%的毛利率形成鮮明反差,其盈利能力正面臨嚴峻挑戰。
02 全球銷冠“養成術”
自2018年揚帆出海,石頭科技的全球化版圖已擴張至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韓國、北歐、德國等核心市場的份額更是超過50%。繼2024年斬獲全球掃地機器人市場出貨量與銷售額雙料冠軍后,2025年前兩個季度其出貨量仍穩居全球首位。
IDC報告亦印證了它在市場上的地位:2025年二季度,石頭科技以15.2%的份額領跑全球清潔電器市場,在掃地機器人單一品類中更是以20.7%的份額居全球第一。
海外市場無疑是石頭科技最強勁的增長引擎。2024年,公司境外營收首次超越國內,達到63.88億元,占總營收比重53.6%。更值得關注的是,其海外市場51.06%的營收增速,遠高于國內市場的25.39%,凸顯了全球化戰略的成效。
![]()
(圖源:招股書)
石頭科技在海外市場的亮眼表現,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性價比”策略與極致的線下渠道滲透。
在美國,石頭科技通過與Target、BestBuy等零售巨頭合作,迅速鋪開線下網絡。為搶占市場,公司自2024年下半年起推行“老品降價、減配促銷”的激進策略,例如Q7 Max Plus在歐洲市場降價超26%。
03 跨界造車,是“神話”還是“深淵”?
盡管其核心品類掃地機器人在2024年貢獻了91%的收入,全年銷量約345萬臺,穩居全球銷量第一,并推出了P20 Pro、G20S Ultra等高端新品及A30系列洗地機等產品線,但創始人昌敬跨界造車的“副業”,也引發了一場信任風暴。
2024年11月,昌敬在短視頻平臺高調發布個人參加“沙漠越野”的活動,此舉引發投資者強烈不滿,認為其“不務正業”。有投資者在其評論區直言,公司股價在大牛市中表現低迷,已損害公司形象,呼吁其加強市值管理。
在過去四年里,昌敬作為石頭科技董事長與極石汽車創辦人的雙重身份,使其精力被嚴重分割。智能汽車是上一代互聯網富豪最冒險的游戲,昌敬在石頭科技上市僅一年后,便投身這場高風險的跨界豪賭,并邀請原威馬汽車CTO閆楓擔任CEO。
![]()
(圖源:新浪微博)
然而,這場豪賭代價高昂。極石01從立項到發布,市場反響慘淡。目前極石汽車僅憑極石01一款車型在售,2025年9月交付量僅1398臺,與理想L7等競品單月過萬的銷量相去甚遠。
![]()
(圖源:官微)
多線試水的結果不盡如人意。2024年,石頭科技高調宣布成立洗衣機事業部,意圖打造第二增長曲線,但僅在一年后,2025年6月,有消息稱南京石頭科技洗衣機事業部裁員比例達70%以上。對此,石頭科技官方回應稱,相關調整屬于業務計劃推進范疇,目前各項業務仍在有序進行。
不僅新業務拓展受挫,其核心產品的口碑也出現了裂痕。
黑貓投訴平臺數據顯示,與“石頭科技”相關的投訴量已超過2700條,問題集中在產品質量與售后服務。
![]()
![]()
![]()
核心主業受擠壓,新業務難見起色,石頭科技正面臨一場嚴峻的資本信心危機。創始人昌敬在2023-2024年間累計減持套現8.88億元,這一行為與他公開呼吁“投資者要耐心”形成鮮明對比,“昌敬套現9億勸耐心”的話題一度登上熱搜。
資本層面,早期支持者也在撤離,小米系的順為資本于2024年退出前十股東,天津金米持股比例由4.49%降至2.93%。
![]()
(圖源:天眼查)
截至2025年10月27日午間休市,石頭科技股價為186元/股,較2021年1494.99元/股的歷史最高點,跌幅超過87%,市值蒸發近600億。
![]()
為了修復市場信心,石頭科技曾經發布公告稱,昌敬自愿承諾在未來12個月內不減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
對于石頭科技而言,赴港上市已不僅是一次普通的融資行動,而是關乎生存的戰略選擇。石頭科技在港股招股書中表示,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國際化業務拓展、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強研發能力、擴大產品組合、增加海外生產能力等。
然而,證監會反饋意見中提及的控股股東認定問題,以及創始人套現近9億元與“不減持”承諾,都折射出石頭科技在資本市場的信任赤字。千億“掃地茅”又將如何重拾昔日光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