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故宮博物院迎來了建院百年之慶。
從1925到2025,百年時光流轉中,故宮不僅是一座從皇宮演變而來的博物館,更如同一部活著的中華文明史,在時代變遷中守護著文化根脈,也持續書寫著新的篇章。它所珍藏的,不只是千萬件文物,更是一個民族綿延不絕的記憶與精神。
![]()
故宮博物院全景
作為百年故宮獻禮工程,故宮博物院北院區項目(二標段)的建設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預計2026年5月全面落成。
![]()
圖源:同路人
![]()
![]()
北院區總投資約21億元,總建筑面積達6萬平方米,被列入國家“十四五”重大文化設施,也是中央在京重點工程之一。未來的北院區,將融合文物收藏、修復、展示與公共服務等多種功能,與故宮本院形成呼應,成為中國現代文旅建筑中的一座新地標。
![]()
衛星截屏
![]()
項目位于海淀區西北旺鎮,其選址北望長城、十三陵,南鄰頤和園、圓明園,仿佛一條文化長廊,將紫禁城的莊嚴氣象和北京城三山五園的園林意境串連起來,坐擁山水形勝、氣勢開闊雄渾。
![]()
圖源:小yu
![]()
在建筑形態上,北院區并未追求規整對稱,卻處處透出中國傳統建筑的底蘊。設計以“金頂連成中軸”為主線,通過軸線、院落與殿堂的組合,呼應紫禁城的空間秩序。
![]()
圖源:同路人
![]()
建筑南側臨水,北面堆山,布局中融入了傳統風水理念。公共展區設于東側,西側則安排修復區與庫房等功能空間,實現動靜分離、流線清晰。
![]()
圖源:中建八局一公司
![]()
圖源:中建八局一公司
外觀上,紅墻黃瓦、窗欞檐角等古典元素被重新詮釋,設計師借助現代材料與技術,復刻故宮獨特的皇家視覺系統。幕墻、防水工藝、環境控制及隔震技術等均巧妙融入傳統樣式之中。
![]()
![]()
目前,北院區的外立面工程已初具規模,曾經被網友調侃為“高鐵站”的形象正悄然改變。不久的將來,這座承載文物修復、科技保護與展示傳播功能的“文化方舟”,將讓更多深藏宮中的珍寶走出庫房,與世人見面。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