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軍用76年時間書寫了一段空中力量的崛起史詩。據美國知名軍事網站《軍事觀察雜志》(militarywatchmagazine)的最新統計,中國空軍的現役戰機數量已達2018架,超越美國空軍的1808架,成為全球第一,實現了歷史性跨越。這組數據背后,是中國空中力量從國土防空向攻防兼備的深刻轉型,更標志著全球空中格局迎來后美國時代的轉折點。
![]()
回溯1949年開國大典,空軍能拿出的戰機只有17架,還湊不齊同型號機型,其中9架P-51戰斗機不得不飛了兩遍充數。那時的中國空軍,連"國土防空"都顯得捉襟見肘,戰機全靠繳獲和引進,維護零件得靠"拆東補西"。誰也想不到,七十多年后,中國能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現役戰機群。
這份規模不是簡單的數量堆砌,而是梯次分明的國產體系。750余架殲-10系列構成中型主力梯隊,其中殲-10C換上渦扇-10B發動機和有源相控陣雷達后,成了能打能防的四代半戰機,日常承擔國土防空和戰術支援任務。
450余架殲-11系列專攻制空,升級后的殲-11BG靠著先進雷達,在空戰演練中多次拿下"金頭盔"獎項。更值得一提的是350余架殲-16系列,12噸的載彈量堪比小型轟炸機,電子戰型號殲-16D還能癱瘓敵方雷達網,性能比美軍EA-18G還要強出一截。
![]()
高端戰力同樣亮眼。300架殲-20已部署五大戰區,從2011年首飛至今不過14年,就形成了完整作戰能力,改進型雙座版還能指揮無人機群協同作戰。加上約50架殲-35隱身戰機,中國隱身機規模已穩居世界第二,且還在快速增長。算下來,僅四代半戰機就有900架,是美軍同級別戰機的3.5倍以上。
中國空軍的崛起,更反襯出美國空軍的"中年危機"。美軍現役戰機看似仍有技術光環,實則深陷老齡化和可靠性不足的雙重困境。
主力戰機的"高齡"早已不是秘密。F-15C/D平均機齡30到37年,F-16C/D超過32年,不少戰機的飛行時長早就突破設計極限。2025年8月,一架F-15E在飛行中突然丟了機輪,拖著火花在日本嘉手納基地迫降,事后調查發現,這架戰機已飛行超過1.5萬小時,機身多處出現疲勞裂紋。
![]()
更離譜的是2023年9月,另一架F-15E在嘉手納降落時兩個輪胎爆胎起火,直接堵死了跑道。這些事故不是個例,2024年五角大樓報告顯示,美軍戰機戰備率降到20年來最低,僅半數F-15E能隨時出動。
號稱"未來主力"的F-35同樣問題纏身。這款戰機任務能力率只有51.5%,遠沒達到65%的預期目標,超1萬個零部件積壓待修,大修周期從120天拖到180天。
![]()
更致命的是老毛病復發:2025年6月曝光,F-35A的惰性氣體生成系統有缺陷,遭遇雷擊可能爆炸,美軍不得不下令所有該型號戰機遠離雷雨區25英里以上。
要知道這個問題早在2009年就被發現,2014年號稱"徹底解決",如今卻卷土重來。更無奈的是F-22,生產線早已拆除,現有戰機妥善率不足60%,摔一架就少一架。
對比之下,中國戰機的優勢不止在數量。殲-20配備的氮化鎵雷達探測距離達400公里,搭配射程200公里的霹靂-15導彈,能在F-35發現自己前率先開火。
![]()
體系支撐上,70架預警機構成的"空中神經中樞"更是關鍵——空警-500A能靠運油-20加油實現數十小時滯空,探測能力超越美軍同級別機型,這個規模比日、韓、印等國的預警機總和還多。產能差距更預示未來:中國殲-20、殲-16年產均達80到100架,殲-35量產后,隱身機年產有望突破200架,美媒預測2028年中國五代機將達800架,全面超越美軍。
有人把中國空軍的規模反超解讀為"霸權信號",但回溯76年發展史就會明白,這支力量的成長始終圍繞著"和平防御"的核心需求。
![]()
建國初期搞國土防空,是因為嘗到過領空被肆意侵犯的苦。上世紀60年代,美軍偵察機頻繁闖入我國領空,那時的空軍只能靠老舊戰機硬拼。直到殲-7、殲-8陸續服役,才勉強建起"家門口的防線"。改革開放后,技術積累慢慢起步,從引進蘇-27消化技術,到自主研發殲-10突破瓶頸,每一步都踩著"不被欺負"的現實需求。
如今轉向"攻防兼備",本質是防御能力的延伸。現代戰爭早已不是"家門口打仗",要保護海上貿易線、海外公民安全,就需要戰機飛得更遠、打得更準。殲-16搭配運油-20,作戰半徑能覆蓋第一島鏈;殲-20的隱身突防能力,能有效遏制外部勢力的介入企圖。
![]()
這些能力不是為了主動攻擊,而是為了讓潛在對手不敢輕舉妄動——就像1999年駐南聯盟使館被炸時,我們沒有能直達事發地的空中力量,如今這樣的遺憾再也不會發生。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曾說"沒確定的會議談不上推遲",而中國空軍的發展從不是"臨時起意"。從渦扇-10發動機用30年突破技術封鎖,到殲-20用14年形成戰力,每一步都穩扎穩打。現在的2018架戰機,不是用來炫耀的數字,而是76年里無數科研人員和飛行員用汗水堆出來的"安全屏障"。
![]()
美軍或許還在糾結F-35的維修清單,或許還在為老舊戰機的事故頭疼,但中國空軍已經順著自己的節奏,完成了從"追趕者"到"領跑者"的蛻變。這個跨越,無關霸權,只為守護——守護76年前那17架湊出來的戰機背后,國人對"領空無虞"的樸素愿望。
參考資料:美媒向全世界承認!解放軍空軍首次反超美軍戰機規模,美空中優勢不復存在
![]()
F-15E戰機“丟失一輪”迫降日本,美軍機可靠性下降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