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如今的輝煌,到底是釋永信的功勞,還是電影《少林寺》的助推呢?這一問題,近年來引發了廣泛的討論。
![]()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少林寺的復興必然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這其中,電影《少林寺》的成功助推,以及釋永信的商業運作,無疑是最具標志性、也最具影響力的兩個因素。
1982年,一部投資僅百萬元的電影《少林寺》橫空出世,以1張電影票1毛錢的票價,僅在內地就創下了1.6億元的票房神話。
![]()
要知道,當時全中國的人口才10億出頭,這意味著當時中國的所有人都看過這部電影,而且有的人看過不止一遍,才能達成1.6億元的票房!
這部由李連杰主演的影片,將鷹拳、螳螂拳等中華武術絕學搬上了大銀幕,讓普通觀眾第一次直觀地感受到了少林功夫的剛柔并濟。
影片中“棍掃一片,槍挑一條”的震撼場面,至今仍被視為功夫片的教科書式演繹。
![]()
從今天來看,電影《少林寺》的影響遠不止票房記錄那么簡單。它對河南登封少林寺的影響,怎么評價都不為過!
電影拍攝時的少林寺,非常荒涼,周圍野草叢生,連條像樣的路都沒有,寺內殿宇坍塌,只剩下一個山門,更沒有所謂的武僧,只有10位70多歲的老和尚。
但影片上映之后,少林寺的游客數量從年均約4萬人次,激增至1982年的70萬人次,1984年更是突破260萬人次!
![]()
許多年輕人懷揣著“學武報國”的夢想奔赴嵩山少林寺,王寶強等武術明星的成長軌跡,正是這股電影熱潮的縮影。
![]()
電影《少林寺》更深遠的影響是,它將少林文化推向了世界舞臺。《少林寺》在國內上映后,又先后在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映,李連杰憑借覺遠和尚一角成為首位華人國際功夫巨星。
正如導演張鑫炎說的那樣:“我們不是在拍電影,而是在傳遞一種精神。”正是這種精神,讓少林寺從河南深山的千年古剎,蛻變為中華文化的國際名片。
![]()
電影《少林寺》熱映后,大和尚釋永信恰逢其時地登上了歷史舞臺。1987年,出家僅六年的釋永信就接任少林寺管委會主任,全面主持寺院事務。1999年,釋永信正式接任方丈,成為嵩山少林寺建寺以來最年輕的方丈。
![]()
借著電影《少林寺》這股東風,釋永信敏銳地抓住了全球化浪潮,開啟了少林寺前所未有的商業化之路。
釋永信最關鍵也最厲害的一步,就是注冊了“少林”這個商標!
寺廟也能注冊商標?雖然聞所未聞,但是這招很管用,從此全天下的“少林”只此嵩山一家,別無分號。想開分號也行,我給你授權,你給我上供。
![]()
不管通過什么方式吧,釋永信把嵩山少林寺開成了一個大大的公司,一個巨大的商業帝國。
這個商業帝國有多大呢,光是商標就注冊了900多個,其業務涵蓋文化、表演、旅游、醫藥、房地產等各個領域。反正不管跟少林寺沾邊的不沾邊的,咱都搞一搞。
2015年,澳洲媒體甚至曝光了少林寺計劃投資2.97億美元建設一座包含高爾夫球場的綜合體,這在當時就被批“背離佛門宗旨”。
![]()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電影《少林寺》中“匡扶正義”的俠義精神,在釋永信的商業運營中,竟演繹出“開光手機號拍賣”等荒唐行徑。
顯然,釋永信的這些商業操作,引來了巨大的爭議,人們不禁要問:這種商業化究竟是弘揚佛法,還是在消費信仰?
![]()
歷史終將給出答案?
歷史已經給出答案!近日大和尚的崩塌,不正應了佛家的因果報應嗎?
或許,對于少林寺來說,真正的輝煌,并不在于香火有多旺盛,更不在于商業帝國的擴張,而在于能否守住那份超越功利的境界。
![]()
畢竟,佛門本是清凈之地,何須俗氣盈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