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窩闊臺家族的衰敗,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這事兒得怪蒙哥和拔都。
畢竟,是拖雷的長子蒙哥最終登上了大汗之位,而術赤的長子拔都,則是他背后最強大的支持者。
他倆一個出人,一個出槍,聯手把汗位從窩闊臺的后人手里奪了過來,這看上去就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很多時候,壓垮一個龐大家族的最后一根稻草,往往不是來自外部的強敵,而是源于內部的腐爛和崩壞。
![]()
今天,咱們就要把目光從蒙哥和拔都身上挪開,深入到窩闊臺家族的內部,去看看那個真正為家族覆滅埋下所有炸藥的人,窩闊臺的長子,蒙古帝國的第三位大汗,貴由。
一頂本不屬于他的汗位
1241年,成吉思汗的繼承者、蒙古帝國的第二位大汗窩闊臺去世了。他的離世,給這個龐大的帝國留下了一個巨大的權力真空。
按照蒙古“幼子守灶”的傳統,或者按照窩闊臺生前比較屬意的繼承人來看,大汗的位子怎么輪,似乎都輪不到他的長子貴由。
窩闊臺在世時,其實更看好自己的三兒子闊出,只可惜闊出在南征途中早逝。之后,窩闊臺又將希望寄托在闊出的兒子,也就是他的孫子失烈門身上。
![]()
可以說,在窩闊臺的規劃里,貴由并不在他的繼承人首選名單上。為什么呢?因為窩闊臺很了解自己的這個長子。
貴由雖然早年也跟著父輩南征北戰,參與過伐金和西征 立下過一些戰功,但他性格上的缺陷實在太明顯了:傲慢、沖動,而且缺乏一個統治者應有的大局觀。
然而,歷史的走向總是充滿了戲劇性。窩闊臺死后,他那位極具權勢欲的妻子,也就是貴由的母親乃馬真皇后(脫列哥那),開始了她的表演。
她利用丈夫去世后的混亂局面,以監國的身份,開始了長達五年的臨朝稱制。這五年里,她只有一個目標:不惜一切代價,把自己的兒子貴由扶上汗位。
![]()
為了這個目標,乃馬真皇后可以說是軟硬兼施,用盡了手段。她拉攏支持自己的宗王貴族,排擠甚至殺害那些反對貴由繼位的朝中重臣。整個帝國的政局,在她的一手操弄下,變得烏煙瘴氣。
到了1246年,時機成熟,乃馬真皇后召開了忽里勒臺大會(即宗王大會),準備正式推舉貴由為大汗。
這次大會,從一開始就充滿了不和諧的音符。其中,最關鍵的一個人物,西征軍的統帥、術赤系的長子拔都,就公開表示了反對。
![]()
拔都以自己腿腳有病為由,拒絕前來和林參加大會。這可不是簡單的身體不適,而是一個極其強烈的政治信號:我拔都,不承認這次大會的合法性,更不承認你貴由的汗位。
拔都為什么這么做?就是咱們接下來要講的,貴由親手為自己樹立的一個最強大的敵人。
可以說,貴由的汗位,從坐上去的那一刻起,就帶著“原罪”。它不是窩闊臺的遺愿,而是乃馬真皇后強行運作的結果,這使得他的統治根基從一開始就不穩固。
![]()
一個名不正言不順的開端,為窩闊臺家族日后的崩塌,埋下了第一塊,也是最重要的一塊基石。
將強大的盟友推向對立面
如果說,坐上一個不該屬于自己的位子是貴由犯的第一個錯,那么,徹底得罪并逼反手握重兵的拔都,就是他親手敲響的家族喪鐘。
貴由和拔都的矛盾,根子埋得很深,早在多年前的“長子西征”時期就已經種下了。
當時,蒙古各系的宗王長子們,在名義上的總帥拔都的帶領下,向歐洲進軍。貴由作為窩闊臺的長子,也在其中。
![]()
按理說,拔都是成吉思汗的長孫,又是此次西征的總指揮,大家聽他的號令是天經地義的。
可貴由偏不。
在一次慶祝勝利的宴會上,貴由借著酒勁,公然嘲諷拔都,說他算什么東西,不過是個“長著胡子的女人”,不配指揮大家。這簡直是奇恥大辱。
要知道,在場的還有察合臺的孫子不里,他們倆一起帶頭不服從拔都的指揮。這件事情鬧得非常大,直接導致西征軍內部出現了嚴重分裂。
消息傳回蒙古本土,窩闊臺大汗勃然大怒,嚴厲斥責了貴由,并把他召了回來。雖然窩闊臺出面調停,強行壓下了這件事,但梁子,算是徹底結下了。
![]()
等到貴由通過母親的操作當上大汗后,他與拔都的私人恩怨,立刻就上升為了整個蒙古帝國的核心矛盾。
貴由對拔都不來參加自己的登基大典耿耿于懷,而拔都則打心眼里就瞧不起這個靠母親上位的草包可汗。
兩人之間的關系,已經從過去的互相看不順眼,演變成了政治上的死敵。
這個時候,貴由作為大汗,本可以采取一些懷柔政策,安撫拔都,哪怕是表面上的和解,也能為帝國的穩定爭取時間。
![]()
可他偏不,他選擇了一條最硬、也最愚蠢的路:繼續激化矛盾。他不斷地向拔都控制的欽察汗國派遣官員,試圖分化和削弱拔都的權力,這無疑是火上澆油。
貴由的這一系列操作,直接導致了黃金家族內部的重新站隊。原本,窩闊臺和拖雷兩家的關系就比較微妙,而術赤家和拖雷家因為常年并肩作戰,關系反而更為緊密。
貴由對拔都的敵視,等于親手將實力最強大的術赤家族,推向了拖雷家族的懷抱。
![]()
這就形成了一個可怕的政治聯盟:術赤系(以拔都為首)和拖雷系(以蒙哥和他的母親唆魯禾帖尼為首)聯手,共同對抗窩闊臺-察合臺聯盟。
貴由用自己的傲慢和短視,為自己和自己的家族,憑空制造了一個實力遠超自己的敵人聯盟。
拔都手里掌握著西征百戰精銳,是帝國最強大的軍事力量;而拖雷的遺孀唆魯禾帖尼精明能干,她的兒子們個個都是人中龍鳳。
貴由將這兩股勢力逼到了一起,這不等于是在給自己挖墳嗎?可以說,窩闊臺家族的失敗,從貴由決定與拔都死磕到底的那一刻,就已經注定了。
![]()
親手葬送的黃金時代
如果說,貴由只是在處理人際關系上比較失敗,但治國理政上是個天才,那窩闊臺家族或許還有救。
他從1246年登上汗位,到1248年去世,在位時間滿打滿算也就兩年左右。
這短短的兩年,他幾乎沒做什么正經事,把父親窩闊臺辛辛苦苦攢下的家底,揮霍得一干二凈。
窩闊臺在位時期,雖然也有一些問題,但總體上他建立了一套相對有效的中央管理體系,比如設立中書省、推行驛站制度等,保證了帝國的正常運轉。
![]()
而貴由上臺后,對這些復雜的政務毫無興趣,他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兩件事上:享樂和防備拔都。
史書記載,貴由統治期間,沉迷于宴會和打獵,生活極其奢靡。他為了收買人心,毫無節制地賞賜宗王貴族和軍隊,導致國庫迅速空虛。
他父親窩闊臺時期積累的財富,在他手里就像流水一樣花了出去。這種做法短期內看似能籠絡一些人,但從長遠看,無異于飲鴆止渴。
他上臺后,否定了母親乃馬真皇后執政時期的一些人事安排,但提拔起來的新人,也多是些只懂得迎合他心意的人。
![]()
整個帝國的治理,陷入了一種停滯甚至倒退的狀態。他既沒有能力延續父親的有效政策,也沒有魄力開創自己的新局面。
我們來對比一下,就在貴由沉迷享樂、掏空國庫的時候,他的對手們在做什么?在欽察草原,拔都正在鞏固自己的勢力,將自己的汗國打造成一個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獨立王國。
而在蒙古本土,拖雷的遺孀唆魯禾帖尼,正以驚人的智慧和耐心,教育自己的兒子們,并為他們積蓄政治資本。
她告誡蒙哥等人要隱忍,要順從,表面上對貴由恭恭敬敬,暗地里卻在不斷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
一邊是揮霍無度的昏庸君主,另一邊是臥薪嘗膽的政治強人。這場權力的賽跑,從一開始就不在一個層級上。
貴由用他短暫而又失敗的兩年統治,完美地證明了他父親窩闊臺當初為什么不看好他。
他不僅沒有為窩闊臺家族增添任何光彩,反而加速了其衰敗的進程。他親手把一個充滿活力的帝國,變成了一個外強中干、危機四伏的爛攤子。
一場引火燒身的西征
到了1248年春天,貴由和他最大的政敵拔都之間的矛盾,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在經歷了近兩年的相互試探和摩擦后,貴由終于做出了他一生中最后一個,也是最致命的決定:親率大軍西征。
![]()
表面上,貴由給出的理由非常冠冕堂皇,說是和林(蒙古帝國首都)的氣候不好,他要去西邊的葉密立河流域養病和避暑。
但這個借口,連三歲小孩都騙不過去。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大汗親率一支龐大的軍隊向西開進,而這個方向上正坐著他最大的敵人拔都,這哪里是去養病,分明就是去打仗的。
貴由的這次西征,可以說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政治豪賭。他賭的是什么呢?他賭的是自己作為大汗的權威,能夠壓倒拔都強大的軍事實力;他賭的是,自己能夠一勞永逸地解決掉這個心腹大患,從而真正鞏固自己的統治。
![]()
然而,他從一開始就打錯了算盤。
主動挑起內戰,在任何時候都是一步險棋,尤其是在一個靠軍事征服維系的帝國里。
這等于向所有宗王宣告:我貴由為了個人恩怨,不惜讓整個帝國陷入分裂和戰火。這種行為,極大地損害了他作為大汗的合法性和聲望。
他也嚴重低估了對手的實力和影響力。拔都得知貴由西來的消息后,也立刻動員了自己的軍隊,準備迎戰。拔都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線人”,拖雷的遺孀唆魯禾帖尼。她秘密派人給拔都送信,提醒他貴由來者不善,讓他早做準備。
貴由的敵人早已結成了牢固的同盟,而他自己卻像個沒頭蒼蠅一樣,一頭撞了上去。
![]()
就在這場一觸即發的內戰邊緣,一個誰也沒想到的意外發生了。
貴由的大軍行進到今天新疆青河東南一帶的一個叫橫相乙兒的地方時,他本人突然暴斃而亡。關于他的死因,歷史上眾說紛紜。官方說法是病死的,因為他本來就身體不好,加上長途跋涉,病發身亡 。但也有很多猜測,認為他是被拔都派人毒死的,或者是在唆魯禾帖尼的授意下被干掉的。
但無論貴由究竟是怎么死的,有一點是肯定的:他的死,直接與他這場魯莽的西征有關。如果他安安分分地待在和林,哪怕再昏庸,也能多活幾年,窩闊臺家族的統治或許還能再延續一段時間。
可他偏偏選擇了主動出擊,把自己置于險境,最終在決戰前夜,不明不白地死在了路上。
![]()
這場未完成的西征,成了貴由的催命符,也成了窩闊臺家族的催命符。它不僅沒有解決任何問題,反而制造了一個更大的權力真空,讓整個帝國瞬間失去了主心骨。
貴由用自己的生命作為賭注,結果輸得一敗涂地。
他死后留下的,是一個群龍無首、風雨飄搖的爛攤子,而他的對手們,正摩拳擦掌,準備上來瓜分他的政治遺產。
權力的崩塌
貴由死得太突然,也太不是時候了。他的死,讓窩闊臺家族瞬間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被動局面。按照蒙古的慣例,大汗去世后,由其遺孀臨朝稱制,直到新的大汗通過忽里勒臺大會選舉出來。
![]()
于是,貴由的妻子斡兀立海迷失皇后,登上了歷史舞臺。
然而,這位海迷失皇后,與她的婆婆,也就是當初力挽狂瀾扶持貴由上位的乃馬真皇后相比,政治手腕和能力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史書上對她的評價基本都是負面的,說她既無才能,也不懂政治,每天只知道和薩滿巫師混在一起,把國家大事搞得一團糟。
在海迷失攝政的這三年里,窩闊臺家族內部的矛盾也徹底爆發了。貴由的兒子們和窩闊臺其他兒子的后代們,為了爭奪繼承權吵成一團,誰也不服誰。
他們沒能團結起來,共同推舉一個有能力、能被各方接受的候選人,來對抗外部的壓力。
![]()
就在窩闊臺家族內部亂作一團的時候,他們的對手拔都和唆魯禾帖尼,抓住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拔都以長支宗王的名義,提議召開新的忽里勒臺大會。
但他巧妙地把地點選在了自己的控制區,而不是傳統的和林。他的理由很充分:我腿腳不好,去不了那么遠。
海迷失和窩闊臺系的宗王們當然不干,他們堅持要在和林開會。雙方僵持不下,實際上,帝國已經分裂了。拔都看準時機,不再理會窩闊臺家族的反對,直接在他的領地召開了大會。
在這次大會上,他力排眾議,堅決推舉拖雷的長子蒙哥為新任大汗。拔都的邏輯很簡單:蒙哥的父親拖雷是成吉思汗最疼愛的幼子,母親唆魯禾帖尼又賢明能干,蒙哥本人也在西征中戰功赫赫,能力出眾,他來當大汗,誰不服?
![]()
有了拔都這個最強實力派的鼎力支持,蒙哥的繼位幾乎成了定局。盡管窩闊臺和察合臺系的宗王們強烈反對,但他們既沒有團結的核心,又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反對顯得蒼白無力。
1251年,在拔都派兵護送下,蒙哥在蒙古本土正式登基,成為了蒙古帝國的第四位大汗。
蒙哥上臺后,立刻對窩闊臺家族進行了殘酷的政治清洗 。那些曾經反對他繼位的宗王和大臣,包括攝政的海迷失皇后,都被處死。
窩闊臺的后人被徹底剝奪了政治權力,只能作為普通的宗王存在。
從此,蒙古帝國的大汗之位,從窩闊臺家族,永久地轉移到了拖雷家族手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