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倫敦貝爾格萊維亞(Belgravia)的威爾頓廣場 (Wilton Place) 是聲名顯赫的住所。
這里曾居住過社交名媛兼演員莉莉·蘭特里 (Lillie Langtry) 、軍事英雄詹姆斯·麥克唐納爵士 (Sir James MacDonnell) 等諸多名人。而且,它就在五星級豪華酒店伯克利(Berkeley)旁邊。
![]()
當然,這里的房價也讓人望塵莫及。不過,就在近期,當地一些別墅竟給出了高額折扣,吸引到很多買家前來“薅羊毛”。
據悉,當地一棟可以俯瞰騎士橋圣保羅教堂(St Paul’s Church)的五層聯排別墅,最初的售價為900萬英鎊,但現在已經降到了650萬英鎊,折扣高到二百多萬鎊。
而在另一處倫敦的“黃金地段”——肯辛頓宮花園(Kensington Palace Gardens)附近,一套要價超過2,000萬英鎊的五居室公寓,賣家也提供了數百萬英鎊的折扣。
![]()
很多業內人士認為,對于有購房需求的人來說,沒有比現在更好的購房時機了!他們解釋道,由于現在仍是買方市場,買家“對價格極為敏感”,加之一些賣家急于出售房產,愿意“在價格上做出讓步”,這使得市場上出現了很多“撿漏”機會。
相比普通市場,盡管這些地區的房價仍然高得令人難以想象,但很多富裕的家庭卻從中看到了機會——他們紛紛從倫敦遠郊等地區返回市中心,在此購置房產。
![]()
專家解釋稱,這與曾經的購房趨勢正好相反。十年前,如果家庭賣掉所有房產搬出倫敦市中心,有可能意味著很難再回來,他們也就不得不放棄諾丁山(Notting Hill)、荷蘭公園(Holland Park)、南肯辛頓(South Kensington)等高檔家庭住宅區,不能再享受這些地區的優質資源。
但是,一些曾經搬出去的家庭發現,如今這些頂級地段漸漸釋放出更多機會。對于那些想要“扎根”倫敦,在這里展開生活的家庭來說,這無疑是非常好的時機,讓他們可以以更高的性價比購入倫敦最好的房產及其附帶的頂級資源——無論是教育、就業、交通還是商業和環境,倫敦市中心都是一流的。
![]()
Hamptons和Savills等多個機構也報告稱,英國“國內”買家(長期居住在倫敦)的數量有所上升。
Property Vision的工作人員Roarie Scarisbrick表示,一些投資者在一定程度上已被“繼續他們的生活并長期致力于倫敦”的家庭所取代。
Prime Purchase的Ollie Marshall也分享了自己的經歷,今年夏天,他幫助幾個英國家庭購置了房產,“我們幫一位來自曼徹斯特的買家從中東賣家那里以很大的折扣買下了貝爾格萊維亞的一處家庭用房。他認為現在是買房的好時機,而且這套房子以前是他們不敢考慮的。”
![]()
他還在幫助兩對英國夫婦尋找房產,他們已經將目光鎖定切爾西、貝爾格萊維亞和梅菲爾,希望購置一套可以留給子孫后代的房產。
Marshall說:“很多買家會認為自己不可能在這些地區買房,但當他們意識到市場上有一些可以提供折扣的房產,他們會毫不猶豫選擇這些地區。”就在近期,他又接待了兩位出售了倫敦旺茲沃思(Wandsworth)房產并希望搬到切爾西的客戶。
![]()
Savills的Richard Gutteridge表示,切爾西的確很受歡迎,對于搬回市中心的家庭來說,從富勒姆(Fulham)到切爾西的路線最為常見,“通常情況下,他們會把富勒姆或哈默史密斯地區價值約200萬英鎊的房產賣掉,然后在切爾西地區升級到價值500萬英鎊的房產。”
對于這股風向,也有人指出其中的關鍵,即無論市場如何變化,倫敦市中心的“宜居性”魅力從未減弱過,這也是為何當前的機會如此吸引人。
![]()
社會名流攝影師Richard Young和他的妻子Susan便是肯辛頓長久魅力的見證者。他們在此生活了整整43年,在波多貝羅路 (Portobello Road) 北邊的一棟大家庭住宅里,將三個孩子撫養成人。
“肯辛頓對孩子們來說真是個好地方,家門口就是波多貝羅路,還有很棒的體育設施、公園和圖書館。這個行政區真的應有盡有,包括非常優秀的學校,”Young說道。
三年前,這對夫婦決定搬到肯辛頓的另一個地方——荷蘭公園,這里也是另一個深受英國買家歡迎的地方。“荷蘭公園一直給人一種優雅的感覺,”他說,“我們喜歡綠樹成蔭的大道、美麗的豪宅,以及融入社區的感覺。”
![]()
Bennison Fabrics的總監Louise Richards則對肯辛頓和切爾西的另一個區域情有獨鐘,該地位于皮姆利科路(Pimlico Road)和斯隆廣場( Sloane Square)之間。
她和丈夫以及17歲的兒子在當地一棟別墅里已經住了23年。因為市中心的便利,他們一家去哪里都熱衷于步行,“只需要穿過三個公園,就可以前往櫻草山(Primrose Hill),泰特美術館(Tate)、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也都近在咫尺,十分便利。”
![]()
“我喜歡切爾西的鄉村氛圍,”她補充道,“我們也很有歸屬感,每天上班路上,我都會碰到一大群熟人,我也喜歡當地的船屋和阿爾伯特橋,尤其是晚上亮起彩燈的時候。當然,展覽路(Exhibition Road)的博物館也在步行距離內,適合所有年齡段的孩子。”
幾十年來,Richards和Young一直居住在這些高檔郵編區。盡管房價高昂,但他們也漸漸離不開這些地區,并希望一直在此生活。
的確,時光流轉,潮流變遷,但倫敦市中心所匯聚的頂級教育資源、璀璨的文化生活、便捷的交通與優美的環境,其核心價值從未褪色,這也是為何一些計劃深遠的家庭會選擇在此時“返場”。因為市場的波動只是暫時的,而這些無可復制的優質資源,才是長久的,甚至可以傳承的。
正因如此,對于那些希望在倫敦建立家園的家庭而言,眼下,或許正是一個難得的好時機!
ref:
https://www.standard.co.uk/homesandproperty/property-news/london-falling-house-prices-prime-postcodes-back-on-the-map-b1253072.html
掃碼?客服微信咨詢
微信號: BuyHomeUKSerena
歡迎咨詢: 英國購房的各種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