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元1492年8月,哥倫布從巴羅士港啟航出發(fā),開啟去往美洲的第一次航行。
他對即將發(fā)生的事情毫無思想準備,還堅信目的地是印度,以及傳說中富得流油的蠻子國首都--臨安。
![]()
事實上,中世紀歐洲能知曉杭州,全靠馬克-波羅的那本傳奇游記。雖然有很多后世學者斷定,這個威尼斯商人多半沒到過中國。因此,筆下的東方國度縱然神乎其神,卻是永遠無法抵達的烏托邦。
然而,對滿腦子追求財富的冒險家來說,任何捕風捉影的傳聞都有探索價值。否則很難解釋,為什么存在多本記錄元朝情況的游記,偏偏只有最浮夸的那本做到廣泛傳播。
![]()
顯然,哥倫布就是這類博取結果的冒險家。他于1477年2月前往冰島,并在旅途中記錄下一則大新聞:
有人從契丹東來。我們看到很多明顯的事物,特別是愛爾蘭的高爾維。我們發(fā)現(xiàn)了兩個抱著木頭的遇難者,一男一女,女的非常美麗。
![]()
如果用當代知識分析,那么漂流到愛爾蘭的落難者絕不可能來自中國。何況同時代的明朝,長期奉行嚴格海禁,基本不可能讓民眾輕易下海。
比較合理的解釋是,這艘落難船只來自北歐,乘員中有芬蘭人或薩米人體質(zhì)特征。于是,一知半解的哥倫布產(chǎn)生誤會,錯將對方誤認為中國來客。
![]()
當然,作為富有經(jīng)驗的老手,哥倫布對航海和制圖學有部分理解。只是出現(xiàn)偏差,將每度距離錯判為56.32海里。這個數(shù)值可能來自一個名字叫做埃爾-法爾加尼的阿拉伯宇宙志學者,只是在精確性方面存在很大折扣。
事實上,8世紀的阿巴斯王朝,就有人進行過類似測算。結論為每海里長1477.5米,比后來的以訛傳訛版本更接近現(xiàn)代數(shù)據(jù)。豈料但哥倫布使用意大利單位,而非原本阿拉伯單位,硬生生把赤道的距離縮短約1/4。
![]()
因此,哥倫布不僅因把每度距離收縮,還將間隔大陸的海洋寬度縮短。這番操作下來,他宣稱從西班牙到印度的陸地距離為282度,而從里斯本到中國只需要航行78度!
毫無疑問,哥倫布的認知偏差,將傳說中的大汗國度坐標挪到美洲大陸位置。故而在真正的行家面前遭到嘲笑。無論航海經(jīng)驗更豐富的葡萄牙,還是能找數(shù)學家來驗證計算的法國和英國,都當面斥責他是哥不學無術的騙子。
![]()
經(jīng)過多年嘗試,只有西班牙的伊莎貝拉愿意出手。但請注意,彼時的聯(lián)合王國分為兩個部分,女王執(zhí)掌的卡斯蒂亞恰恰缺乏遠程航海經(jīng)驗。他的丈夫費迪南,麾下則是坐擁海員眾多的阿拉貢。因此,前者至少敢冒險嘗試,后者卻根本沒可能出資。
公元1492年8月3日,哥倫布終于如愿以償的率領3艘船出發(fā)。臨行前,文件袋中已經(jīng)準備好呈遞給大汗的信件,以及用拉丁書寫護照。可見當時人對明朝取代元朝的情況并不熟悉,飽受地理隔絕、信息滯后與人為封鎖的聯(lián)合禁錮。
![]()
當然,哥倫布遠航的最大意義,就是要打破上述三重枷鎖。在抵達今天的古巴時,這位略顯粗糙的理想者還表示 :我敢肯定這里就是大陸,現(xiàn)在就位于杭州或者泉州前面。
后來又委婉的予以修正,斷定正位于杭州東部的某個島嶼,或是一不小心去到日本。這個錯誤將伴隨他度過余生。無論是死鴨子嘴硬,還是沒來得及對真實杭州進行祛魅......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