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剛斥90億巨資購買中國殲10戰機,又看了另一款中國隱身利器,短短一夜之間,為什么中國武器變得這么搶手了?印度媒體撂下狠話,隨時準備截胡中國訂單,但打不準的印度導彈,又入得了印尼的法眼嗎?
![]()
在今年5月份,將法國的陣風戰機斬于馬下之后,中國殲10戰機的咖位,可以說是越來越大了,已經不止有一個國家,表達出了想引進這款先進四代半戰機的意愿,其中最為出名的莫過于印度尼西亞軍隊。
相關的消息也得到了印尼國防部和財政部的證實,基本上是已經板上釘釘。而在引入解放軍的殲10之后,印尼軍隊就是一個集齊美俄中法四種類型的武器裝備的,全球獨一無二的“頂級收藏家”。
當然了,也許是被西方國家那些又貴又不好使的裝備給坑怕了,印尼這次做出采購殲10的決定,經過了長達將近一年時間的深入調研。
甚至在今年5月份,殲10擊落陣風之時,也沒有非常上頭的直接下單,反而是一步一個腳印,最終得出了中國殲10完全符合其最新的“島嶼防衛戰略”的結論,并專門為此撥款90億美金來購入殲10機群。
![]()
然而,隨著后續更多信息的披露,除去成都飛機公司所出品的殲10之外,印尼還看上了兩款中國出品的利器。印度媒體《歐亞時報》日前報道稱,在批準購買殲10之后,印尼政府又額外批準了31億美元的貸款,用來購買22型導彈艇,以及CM302岸基反艦導彈。
對于22型導彈艇,絕大多數中國的軍事愛好者都不算陌生,這是一款排水量僅有兩百噸的導彈艇,艇艏安裝了一門AK630近防炮,整體采用了鋁合金和雙體隱身設計,在攜帶8枚鷹擊83反艦導彈的情況下,它的最高航行速度可達50節。
![]()
22型導彈艇的使用環境非常的極端,那就是在近海水域,針對敵人的大型艦艇編隊進行短,平,快的海上突擊,將艇上的8枚反艦導彈全部發射出去就算“勝利”,是近海防衛思路的一種典型產物,在過去也被我們稱之為“海上狼群”。
但在進入新世紀之后,隨著中國在航母運動上的經驗越來越多,這一型導彈艇的含金量也逐漸降低,在面對擁有完整制空權、制海權的對手之時,22型導彈艇的作用極其有限,絕大多數情況下,都無法接近到發射導彈的有效射程內。
因此,在2010年之后,22型導彈艇就逐漸被封存了,取而代之的是排水量更大,且船電設備更加先進的056輕型護衛艦,作為近海的“打雜”艦。
但中國海軍用不上,不意味著印尼用不上。22型導彈艇本身吃水量極淺,意味著它關鍵可以在印度尼西亞的群島之間靈活穿梭,較高的航速也可以實現對戰區的迅速支援,加上印度尼西亞在各個島嶼上,都部署了大量的先進傳感器,使得這一款中國海軍的“老裝備”,也可以做異國他鄉發揮“新戰力”。
![]()
至于說另一款CM302反艦導彈,對于這個出口代號,或許有不少人感到陌生,可要是提到鷹擊12這個名字,想必絕大多數人都會回過神來。
這是一種采用沖壓式發動機的超音速反艦導彈,如果被部署在狹窄的小型水道周邊,或者海峽周圍的小島上,那么就可以對主要對手,實現海面上的“區域拒止”,而且由于是一種技術狀態比較老的裝備。
CM302在出口價格上也會比較的優惠,適合印度尼西亞批量購入,是一種中小型強國都能“打得起”的航母殺手,在潛在的沖突當中,萬一打掉一艘大船,對于己方而言,那就是實打實的“血賺”。
這一點也貼合印度尼西亞的海軍建設,印尼海軍雖然有330艘船只,但他們之中排水量最大的船,也只是2艘從意大利方面購買的6000噸級護衛艦。
其核心戰略目標,還是通過部署大量的小型船只,在一萬七千多個島嶼之間進行穿梭,并快速執行防御任務,在這一大背景之下,本就具有隱身能力的22型導彈艇可以作為機動打擊力量,通過短時間內傾瀉大量的反艦導彈,來殲滅敵方的水上艦隊,而“量大管飽”的CM302,則可以在關鍵水道上“卡脖子”,限制對手的機動能力。
![]()
這或許也能解釋,為什么印度尼西亞對殲10較短的作戰半徑不是那么在意,反而特別強調快速反應能力。
因為殲10在設計之初就是一款制空戰斗機,最大速度超過2.2馬赫,且鴨式布局帶來更短的起降滑跑距離,較之于只能飛1.8馬赫的陣風,殲10雖然在掛載能力上差一點,但是在戰時情況下的響應速度要快得多,完全符合印度尼西亞的“剛需”。
因此,我們可以說,相較于只追求極致裝備性能的中東“土豪軍”,印度尼西亞所采購的每一款中式裝備,都相當于是把好鋼用在了刀刃上,極其務實。
另一方面,中式裝備如此大規模的出口,也難免引來一些眼紅的國家的覬覦。例如,在報道這則消息之時,印度《歐亞時報》就額外提到了一個細節。
聲稱印度尼西亞方面在考察中國的CM302之時,也在“尋求從印度引進布拉莫斯導彈”,這幾乎就是把“搶單”這兩個字明晃晃的寫在了臉上。但中國有一句老話說的非常好,叫做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
![]()
雖然在俄羅斯技術的加持之下,印度的“布拉莫斯”導彈引發速度極其迅快,1998年簽署協議,2007年就投入了正式實戰部署,但在2009年的試射活動當中,導彈雖然飛到了2.8馬赫的最大速度,可在最后一階段卻偏離了打擊目標,再次成為了一發“布朗運動彈”。
而在2021年試射的“布拉莫斯”增程型,更是在起飛的不久之后,就直接宣告墜毀,直到兩年后才首發成功,最終服役印度海軍。
也就是說,印尼就算下單購買了“布拉莫斯”,最終拿到手的,也是一款整體研發周期超過了20年的“傳奇裝備”,而CM302再不濟,那也是一款技術狀態凍結在2014年之后的“準新裝備”,兩者對比之下,怕是只有亞美尼亞這樣的國家,才看得上“布拉莫斯”這樣的導彈了。
這背后其實反映出了印度長期以來,在面對中國技術發展時的“尷尬心態”。過去印度、土耳其,日本這樣的國家,經常高喊著“中國能行我也行”,雄心勃勃的開啟了新式武器裝備的研發,但最終無一例外都全部失敗。
![]()
就拿隱身戰機來說,中國的第六代戰機都已經亮相了,印度的AMCA國產隱身戰機也只是停留在PPT上而已,日本的“心神”更是墳頭草已經兩丈高。
而如今,印度與中國之間的差距變得越來越大,過去在軍火貿易上,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士還可以高喊,中國的武器裝備“是俄羅斯武器的廉價仿制版”,可現在,就連印度空軍自己高價購買的法國戰機,也被中國出口的殲10給狠狠地教訓了一番,這是再怎么“找補”也改變不了的客觀現實。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中國的武器出口,向來奉行的就是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基本原則,可印度完全做不到這一點。南亞地區的多個小國就在印度的施壓之下,捏著鼻子購買了一些“印式裝備”,但如果這些裝備真的頂用,印度怕是也不會逼他們來掏錢買來了。
還有像厄瓜多爾這樣“不信邪”的國家,一口氣買了七架印度的“北極星”直升機,結果第二年就在慶典現場墜毀了一架,后續甚至還出現過一個月內摔兩架飛機的荒唐事,最終不得不取消訂單,將這些印度生產的工業垃圾全部賣了出去。
![]()
然而,印度政府非但不對此事感到害臊,甚至還因為這一次的取消訂單,直接將厄瓜多爾政府告上法庭。如此神奇的軍售邏輯,放在全世界也是獨一無二。
可就是這樣的印度,卻依舊想著在中國的軍火出口上使一使絆子,實在是令人發笑不已。
過去,在中國的軍事技術實力還沒有那么強的時候,我們或許會對印度方面的從中作梗、插手干預中國軍售而不滿。但如今,雙方的實力差距早就不在同一個層級上,所以對于印度的這些小打小鬧,我們最多也只是一笑了之,更像是在看印度搞“小丑表演”一般。這其實也證明了,在中國實力愈發增強的大環境下,中國民眾的自信心也越發的堅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