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參觀了中國恒順醋文化博物館之后,同行 的朋友說,鎮江影視劇服裝工藝廠就在附近,于是請朋友引路,來到了 鎮江市丹徒區恒園路12號的鎮江影劇服裝工藝廠有限責任公司。
1976年,鎮江影劇服裝工藝廠在大西路一間簡陋作坊中誕生。一開始,這家小廠是以制作戲曲服裝為主業的企業,然而他們抓住了央視拍攝電視劇《紅樓夢》的契機,在國內影視產業尚處萌芽的時刻,果斷轉型,抓住機遇,用近50年的時間,做成了中國影視服飾道具行業的品牌。
用當年老廠長徐龍心的話說,這就叫“獨辟蹊徑”!
![]()
![]()
![]()
![]()
01
大概是2010年前后, 王扶林做客揚州講述拍攝《紅樓夢》的幕后故事。緊接著,他又來到一江之隔的故鄉鎮江,和家 鄉人嘮起《紅樓夢》《三國演義》。
這次訪談中,他講到了《紅樓夢》、《三國演義》與鎮江關系最多的是劇裝,他回到家鄉,主要是見見老朋友,敘敘舊,并感謝當年市政府、市有關部門對他們拍戲的支持。
當天一直陪在王老身邊的原鎮江影劇服裝廠負責人之一,曾在《紅樓夢》劇組工作過的戚杰說,在劇組的學習,給了他很大的幫助,是《紅樓夢》劇組給了他們發展的機會。
王扶林說:可以這么說,沒有鎮江的鎮江影劇服裝廠,也就沒有《紅樓夢》。同樣的,劇裝廠如果沒有《紅樓夢》,它的發展恐怕也要慢一些。這是相互的幫助。
![]()
因為當年的劇裝一般是在北京的劇裝廠、蘇州的劇裝廠做,一下子拉到鎮江來,鎮江是有劇裝廠,但底子很薄,剛起家,這時候就認識了他(戚杰,當年他只是業務員)。我們是相互周濟,劇裝廠幫我們劇組的忙,人手不夠,他來了。業務員戚杰在《紅樓夢》劇組待了三年,是我們劇組成員之一,可以說我們是共過患難的。
我們也幫他們忙,給他們廠增加了活。很多服裝,光是王熙鳳的當時就做了60套,別的十二釵的服裝,其他丫頭婆子的,一大堆服裝都是他們做的。
![]()
后來《三國演義》就更不得了了,盔甲、刀槍劍戟,全是他們做的。鎮江這個劇裝廠,對這兩部名著的拍攝,起了很大作用。
《紅樓夢》的服裝是得了飛天獎的,這里面的(服裝)設計是很重要的,但制作也很重要。
![]()
02
兩部大劇,不僅讓鎮江影劇服裝工藝廠在影視圈名聲鵲起,更是成功打開從“戲曲服飾”到“影視服飾”的市場大門。
![]()
上世紀90年代,正是港臺影視劇的巔峰時期。
香港拍攝楚漢爭鋒的大戲《蓋世英雄》,千軍萬馬都準備好在康西草原上廝殺了,發現漢王劉邦的一套行頭還沒準備好,停拍一天就損失14萬,趕緊打電話到處找。
電話打到鎮江,鎮江影視服裝廠的徐龍心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做好一套盔甲,送到劇組救了場。
意大利導演來北京拍攝《末代皇帝》,滿朝文武的頂戴花翎是鎮江影視服裝廠送過去的。
![]()
![]()
![]()
![]()
從《唐明皇》《康熙大帝》《雍正王朝》《漢武大帝》《鐵齒銅牙紀曉嵐》等早期經典影視劇,到《瑯琊榜》《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當下熱播劇,
從《英雄》《無極》等知名電影,到《圖蘭朵》《文成公主》《晨鐘》等舞臺劇目,從《長恨歌》《文成公主》《劉三姐》等大型實景演出到北京奧運會、廣州亞運會、杭州亞運會、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南京青奧會等開閉幕式……
鎮江產的服飾道具定制服務,橫跨影視劇、舞臺劇、國家級活動,盡顯專業實力。
![]()
![]()
鎮江影視劇服裝工藝廠的掌門人徐杰告訴我:2023年起,企業主動承接精品短劇服裝業務,還向網劇、動漫、cosplay發力,不斷開拓市場版圖,搶占市場先機。
此外,鎮江影視服裝道具企業深耕歐美節日服裝市場多年,老外演戲都用“鎮江造”,年營收已突破3000萬元。
如今,“霓裳”牌的鎮江造影視服裝道具,已經是國內外市場上一塊響當當的牌子,這家品牌企業每年還將10%以上的主營業務收入投入研發,用不斷創新的匠心,編寫著鎮江的影視傳奇。
![]()
點擊分享:
看這些鎮江記憶,卻已淹沒光陰里!
挖掘鎮江的文化,讓它成為鎮江的名片,
如感興趣,關注一下“鎮江風情”這個號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