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廣州新媒體訊:在這個萬物皆可被量化的時代,最稀缺的投資,或許是對于“時間”本身的投資——既是投向“未來傳統”,亦是投向“剎那新聲”。當一個全球金融巨擘連續二十余年堅守同一個文化陣地,這早已超越了商業贊助的范疇,而升華為一場深刻、耐心且相互成就的文明對話。這,便是 瑞銀集團 (UBS) 與 第二十八屆北京國際音樂節 (BMF) 的故事。
![]()
2025年,這個故事的意義尤為不同。恰逢 中瑞建交七十五周年 的重要時刻——回望1950年,瑞士成為首批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西方國家之一。如今,瑞銀,作為瑞士企業的杰出典范,其對中國音樂事業的長期承諾,已然成為兩國互信與交流的當代注腳。當晚秋的北京在“未來傳統·剎那新聲”的主題下奏響,我們看到的不僅是音樂,更是一種跨越周期的信念。
真正的文化資助,不是在畫布上簽名,而是提供顏料與土壤,靜待花開。它用耐心對抗速朽,用信念跨越周期。
![]()
瑞銀集團此次的呈現,便是這一信念的具象化。10月19日,在擁有六百年歷史的 天壇神樂署,一場名為“溯洄浪漫 直抵今音——青鳥計劃@BMF”的音樂會,本身就是一幅跨越時間的畫卷。大提琴巨匠王健、享譽國際的 上海四重奏 與才華橫溢的 大提琴家朱琳,攜手新生代鋼琴家 孟華嬰 與大提琴家 王天佑,兩代音樂家的對話,讓浪漫主義與現代樂派的經典在此刻共鳴。而當晚最大的驚喜,來自 瑞士燈光藝術創想家 Gerry Hofstetter。這位曾“點亮”埃及金字塔與南極冰山的藝術家,將為神樂署披上光影的霓裳,這是瑞士當代藝術對中國古老文明的一次震撼致敬。
次日,10月20日,舞臺轉向 國家大劇院。“浮生映城 銳響生輝——BBC 愛樂樂團特別音樂會”則展現了“未來新聲”的極致探索。著名指揮家約翰·斯托高茲 (John Storg?rds) 執棒 英國廣播公司愛樂樂團 (BBC 愛樂樂團),攜手備受矚目的 鋼琴新秀角野隼斗。音樂會以作曲家黃若大膽融合移動科技的《浮聲之城》開篇,觀眾的即時參與竟也成為交響的一部分,這種互動形式,本身就是對“剎那新聲”最大膽的詮釋。
然而,瑞銀的視野不止于舞臺。為慶祝多年合作,品牌于10月19日獨家首映了全新“瑞銀系列:匠者之心”系列紀錄片,而此次的主角,正是 北京國際音樂節創始人余隆 大師。該系列曾致敬時尚設計師 郭培、F1 賽車冠軍 喬治·拉塞爾 (George Russell) 等巨匠。此次聚焦余隆,是從其海外求學伊始,追溯他如何成為東西方音樂的橋梁。這不僅是對一位大師的致敬,更是瑞銀對其“匠心”價值觀的深刻投射。
![]()
從支持社群音樂交流,到在 北京英藍國際金融中心 舉辦 角野隼斗 的對談與演出,瑞銀正在構建一個完整的文化生態。正如 瑞銀中國區總裁胡知鷙 所言,這是在堅定不移地推動中國與世界的文化對話。這篇文字所記錄的,已遠超一場音樂節的盛況。它是一個值得深思的樣本,展示了資本如何以最優雅、最深刻的方式,參與到文明的敘事之中。這樣的洞察,本身就值得一次會心的分享。畢竟,我們是選擇僅作時代的旁觀者,還是成為“未來傳統”的共建者?
撰文/時尚廣州新媒體 實習編輯 劉思涵
校對/時尚廣州新媒體 實習編輯 郎佳怡
![]()
環球視野,嶺南風尚
iTrendsgz
時尚廣州新媒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