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標準的小鎮做題家,靠題海戰術從貧困縣殺出重圍,考進211,卷成碩士,成了全村孩子們學習的榜樣。學生干部、實習、SCI論文……我碩士期間拼命內卷,當別人還在為工作發愁時,我卻已經成功拿下人人羨慕的穩定的三甲醫院offer——這場逆襲,看著很完美。
然而,兩個月后,我裸辭了。放棄了那個別人搶破頭都拿不到的“鐵飯碗”。在所有人眼里,我瘋了,親戚、父母向我投來異樣的眼光。這座圍城里的窒息感,只有親手推開那扇門的人才知道。什么滋味,懂的人都懂。裸辭后我所有的感慨和各種計劃,都放在公眾號中了,感興趣可以關注閱讀。
最近我建的群里有個話題特別令人扎心,同樣當醫生,為什么在歐美國家待遇特別好,是人上人,怎么在國內卻總感覺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兒,不僅如此,還有被刀的風險。
![]()
從網上的一些視頻或者文字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美國醫生的待遇情況,那邊醫生是真是社會頂層,地位特別高,而咱們這兒,醫生就是個打工仔,只不過是高級一點的打工人罷了。
那么問題來了:都是救死扶傷,差距咋就這么大?
首先一個最現實的問題,工資。在歐美等西方國家,醫生年薪隨隨便便就可以拿到20萬美元起步,頂尖的能拿到50萬,美元啊,換算一下,到中國這得差了多少,7倍或者更多,甚至國內絕大多數是拿不到20w塊錢的。這收入買一棟別墅、開豪車、送孩子上好一點的私立學校毫無壓力。
反觀國內的情況,一線城市三甲醫院的主治醫生,拼死拼活年薪二三十萬,主任醫師也就四五十萬。這錢貌似聽著也不錯,但你要知道他們每天看多少病人、做多少臺手術、值多少夜班,才能拿到,算算時薪,真的很低了。
病人也覺得特別冤,我們一大早就來排隊取號了,排了三個多小時隊,看診才三分鐘就結束了,態度還冷冰冰的,又不是我們給你錢少了,我們生病買藥做檢查得花好幾千。醫生也委屈啊,一天看上百個病號,連廁所都沒時間上,還要我怎樣?
在歐美,醫生是團隊的核心,說一不二,專業權威性是不容挑戰和質疑的。但在中國,大部分醫生擠在公立醫院里的小犄角旮旯,院長、科主任這些“當官的”才是話事人,什么都得要經過他們點頭,而普通醫生更像是龐大機器里的螺絲釘,只能默默干活,少說話甚至別說話,即便說話也沒啥用。
更令人接受不了的一點,病人和醫生之間信任缺失,醫患都憋屈。國內醫患關系緊張,大家有目共睹。從現在的新聞里隔三差五我們就可能聽到有傷醫事件,最令人痛心的就算前幾年陶勇醫生,多么年輕的眼科專家,這在歐美都是要好好保護起來的,結果呢,被病人砍傷,令人痛心。
不少患者總覺得醫生給病人過度檢查,為了拿提出故意開很多藥。醫生則覺得患者不懂還瞎指揮,老喜歡在百度看病,要求不合理。雙方互相防備,關系能好嗎?這種緊張氛圍直接拉低了醫生的社會形象。大家心里更容易記住極端案例,卻忽略了絕大多數醫生都在默默付出。
從歷史上看,醫生在中國的傳統社會里,叫做土郎中,那時候都是以給人看好病為己任,寧愿世上無疾病,何惜架上藥生塵,那時候的醫生沒想賺大錢,人們也尊重醫生。反觀歐美,醫生自古以來就是知識分子和科學家的象征,想去學醫,醫學院門檻極高,一般人做不了,是社會階層的提現。
在國內很多醫院,決定你收入的,往往不是醫術多高明、救了多少人,而是行政職務高低。一個不常看病的科主任,收入可能遠超天天泡在手術室的業務骨干。這種現象,讓不少醫生寒心,于是往上爬成了大家都想的事。評職稱就要有論文,如果這楊下去,誰還能沉下心來在一線服務。
說了這么多,難道真的沒希望了嗎?也不是。
首先,錢要給到位,不要再讓醫生們通過下班后送外賣來增加收入才能勉強養家了。其次,重新建立病人與醫生之間的信任。最后,體制要松綁,給醫生更多的專業自主權,讓他們能專心做醫生。醫生的尊嚴,需要制度保障,也需要社會信任來支撐。
醫生這個職業,應該是這個社會最值得托付的生命守護者,我們都期待著,一切會好起來的!
如果你也在經歷這樣的迷茫,歡迎在評論區里說一說。別獨自熬著,在這里,我們互相聽一聽,也許還能好受一點。
![]()
從三甲裸辭后211碩士畢業3個月就放棄穩定三甲醫院的工作,這幾天的我備受煎熬,不斷內耗自己是否做對了,我開始寫自己的經歷和感悟,收到了非常多朋友的私信。原來,有這么多相似的困惑、無奈與掙扎。我們散落在不同的城市和醫院,但感受卻如此相通。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一群人的聲音或許能互相照亮。為此,我創建了一個群,希望它能成為我們這群人的“避風港”和“加油站”。有需要的可以關注我,自動回復里面有我的V,不入群也可以留個好友,共同成長。
目前我已裸辭,全身心投入新的人生探索,大家的每一個‘點贊’和‘在看’都是我堅持下去的動力。如果您也想加入這個群,歡迎點擊下方的“喜歡作者”,大小隨喜,意義重于金額。這是一份鼓勵,是給裸辭的我一個支持,更是促進我把群和公眾號做的更好的動力。賞后我會第一時間邀您進群,期待與您相聚!
- 對于同行們:這里可以暢所欲言地吐槽心中的不愉快,也可以真誠地交流全國各個城市的待遇與發展機遇,我們可以在抱團中取暖,找到前行的力量。
- 對于學生與家長:這里有最真實的行業現狀,能為你們的學業和職業規劃提供一些來自一線的參考;尤其是考研的醫學生,說不定可以及時為你糾偏。
- 對于關心健康的朋友:群里有許多專業醫生,遇到小毛小病時,來這里問問,總比自己搜百度靠譜一萬倍。
作者| 小鎮里的做題家
首發| 公眾號?小鎮里的做題家
圖片| 來源網絡,侵刪
211醫學碩在月薪1w+的三甲醫院裸辭后的我下一步準備做什么(上)
211醫學碩在月薪1w+的三甲醫院裸辭后的我下一步準備做什么(下)
211碩士畢業3個月,我準備辭去穩定的三甲醫院的工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