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學是我國重點建設的雙一流高校,在優秀人才不斷增多的情況下,如果能在三十多歲成為湘潭大學的教授,那不僅是家族的希望,同時也證明其本人學術水平非常高,這樣的優秀年輕人才非常寶貴,任何人都不希望如此優秀的人才出現早逝的悲劇。
![]()
但近日,網傳湘潭大學37歲教授劉昊霖突然去世,當時大家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是不敢相信的,甚至以為這種事怎么能亂說,畢竟37歲距離人均壽命還有幾十年時間,在醫療水平發達的背景下,37歲高校教授去世的事情真的太罕見了。
![]()
但在網傳帖文下方,有湘潭大學的學生在評論區留言稱,“昨天下午剛剛給我們班上了最后一節課,也是我們這門課的最后一節課”。
![]()
這位學生還稱,自己特別喜歡這個老師,自己在聽到老師去世消息的時候,真的像做夢一樣。
![]()
此事在網上曝光后,也引起了大家熱議,很多人對此事都感到非常震驚,還是有少部分人不敢相信早逝的悲劇會發生在一位37歲大學教授身上。
而媒體致電了湘潭大學,相關工作人員證實了劉昊霖教授的確去世了,將在其老家的寧鄉市殯儀館舉行追悼會。
![]()
當大家確認這個悲劇是真實發生后,都對此表示可惜,37歲的雙一流高校教授,他是全家的希望,他的去世給家人帶來了沉重打擊。
![]()
縱觀劉昊霖教授的生前履歷,大家可以感覺到他真的非常努力,非常拼。
劉昊霖教授在2006年來到四川大學讀本科,在本科畢業后,在2010年開始留校進行碩博連讀,在2015年獲得了四川大學工學博士學位。
在2015年來到湘潭大學信息工程學院任教,在2020年任教于湘潭大學計算機學院。根據媒體報道消息來看,湖南職稱評審網在2024年11月20日發布了職稱申報名單,當時劉昊霖申報教授職稱,由此來看,劉昊霖老師在去世前,被評為教授還不到一年時間。
![]()
劉昊霖教授在2015年來到湘潭大學任教,從2015年到他申報教授期間,才過去沒多久,在這期間,他就從一位剛畢業的博士生晉升為了教授,這樣的晉升速度非常快。
而要想達到這樣的晉升速度,就需要不斷產出優秀的學術成果,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在學術科研上,由此來看,劉昊霖教授生前真的非常拼。
劉昊霖教授產出的科研成果確實十分豐碩。他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青年項目在內的縱向項目共計7項。在INFOCOM、TC、TMC、ToN、TPDS、TSC和計算機研究發展等CCF推薦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10余項。
![]()
從湘潭大學官網公開的劉昊霖教授科研項目來看,其中還有4個項目處于規定研究時間內,一個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024/01-2027/12,主持),一個是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023/01-2025/12,主持),一個是湖南省教育廳優秀青年項目(2024/9-2027/12,主持),還有一個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科技創新合作專項(2025/1-2027/12,主持)。
在這上面四個項目中,有三個項目的申請時間都差不多,而截止時間都是2027年12月,這意味著劉昊霖教授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先后完成這個三個項目,說實話這樣的科研壓力真的比較大。
那么為何劉昊霖教授會讓自己有如此大的科研壓力呢?他為何這么拼呢?
在網傳帖文評論區,劉昊霖教授的親堂妹透露了他為什么拼的原因。
她稱,劉昊霖教授想作為人才引進回長沙,這樣他的孩子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資源以及擁有更多的選擇。在自己的記憶里面,堂哥從小就是非常非常優秀的人,是我們全家的驕傲與榮耀。
![]()
在看完劉昊霖教授拼命努力的原因后,心里面非常不是滋味。如果劉昊霖教授讓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慢下來,沒有這么拼,雖然不能很快作為人才引進回長沙,但最起碼他的生命健康是有保障的,家人也是有希望的,但如今他的去世,給自己的家庭也帶來了重創。
我們希望每一個人都不要提前透支身體健康,不能仗著身體年輕就不重視身體狀況,只有保證身體健康,才有更多時間去做自己熱愛的事情,才可以有更多時間去陪伴自己的家人。
最后希望劉昊霖教授可以一路走好,希望他的家人可以節哀順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