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過后,天氣是愈發的涼了,老祖宗常說:“秋燥易傷津”,霜降作為秋冬過渡的關鍵節氣,氣候干冷,最該吃些水嫩多汁的應季菜。
今天就給大家推薦3種“水生菜”——蓮藕、茭白、空心菜,不僅解燥還養身,附上我琢磨多年的家常菜譜,新手在家也能輕松做。
![]()
第一種:蓮藕——“秋藕最補人”,脆嫩甜潤解秋燥
民間有句老話:“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霜降后的蓮藕剛從荷塘泥里挖出來,裹著一層濕潤的黑泥,剝開后是象牙白的藕身,節間飽滿,藕孔里還藏著新鮮的淤泥氣息。
削去外皮,咬一口脆嫩多汁,帶著淡淡的清甜,絲毫沒有生澀味。從營養學來講,蓮藕含水量高達77%,還富含膳食纖維和B族維生素,秋燥引起的口干舌燥、便秘,吃它再合適不過。
我家最常做的是桂花糯米藕,甜而不膩,老人小孩都愛吃。
準備一節粗胖的七孔藕(七孔藕淀粉多,適合做甜口)、150克圓糯米、30克干桂花、50克冰糖。
先把糯米泡4小時,蓮藕洗凈后切去一端做“蓋子”,用筷子把泡好的糯米塞進藕孔里,塞緊實后用牙簽把“蓋子”固定好。
砂鍋里放清水沒過蓮藕,加冰糖和一半桂花,大火燒開后轉小火慢燉1.5小時,燉到筷子能輕松扎透就關火。
放涼后切片,淋上用蜂蜜和剩下的桂花調的汁,咬一口軟糯香甜,桂花的香氣裹著藕的清甜,越嚼越香。
![]()
要是想吃咸口,酸辣藕丁是下飯神器。選九孔藕(九孔藕脆嫩,適合快炒),切1厘米見方的小丁,用清水泡10分鐘去淀粉。
熱鍋冷油,放蒜末、小米辣爆香,加一勺豆瓣醬炒出紅油,倒入藕丁大火快炒2分鐘,加一勺生抽、半勺醋、少許鹽調味,最后撒蔥花出鍋。藕丁脆爽帶勁,酸辣開胃,配米飯能多吃一碗。
![]()
第二種:茭白——“水中人參”,鮮爽脆嫩補脾胃
茭白在江南一帶被稱為“水中人參”,霜降后晝夜溫差大,茭白積累的養分更足。新鮮的茭白裹著淡綠的外衣,剝開后是嫩白的莖稈,掐一下能滲出晶瑩的汁水,聞著有股新鮮的水腥氣,卻格外清爽。
中醫認為茭白能清熱生津、健脾開胃,秋冬季節胃口不好的人,吃它準沒錯。不過要注意,茭白含有少量草酸,焯水后再炒更健康。
我最拿手的茭白炒肉片,鮮香味美,是道家常硬菜。準備2根茭白、200克豬里脊肉、少許青椒。里脊肉切薄片,用一勺生抽、半勺淀粉、少許料酒抓勻腌制10分鐘;
茭白去皮切滾刀塊,青椒切塊。燒一鍋水,加少許鹽,放入茭白焯水1分鐘,撈出瀝干。熱鍋冷油,放入肉片炒至變色盛出;
再倒少許油,放蒜末爆香,倒入茭白翻炒2分鐘,加青椒塊和肉片,放一勺生抽、少許鹽調味,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
茭白吸收了肉的香味,脆嫩爽口,肉片滑嫩不柴,每次做這道菜,我家孩子都要多盛一碗飯。
第三種:空心菜——“水芹之屬”,鮮嫩多汁清腸道
很多人覺得空心菜是夏天的菜,其實霜降前后的空心菜才更鮮嫩。此時的空心菜生長速度放緩,莖稈粗壯,葉片翠綠鮮亮,掐斷后切口會冒出細小的水珠,聞著有股獨特的清香味。
空心菜富含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而且含水量高,吃起來清爽解膩。
最簡單也最能體現空心菜本味的做法,就是腐乳空心菜。
準備一把空心菜、2塊紅腐乳、少許蒜末。空心菜洗凈,掐成段,莖和葉分開。腐乳加一勺腐乳汁、半勺清水攪成糊狀。
熱鍋冷油,放蒜末爆香,先放入空心菜莖翻炒1分鐘,再放葉片翻炒至變軟,倒入腐乳糊,快速翻炒均勻即可出鍋。腐乳的咸香裹著空心菜的鮮嫩,莖稈脆嫩,葉片軟滑,配粥下飯都合適。
![]()
做空心菜有個小技巧,一定要大火快炒,炒的時間太長會出水發黃,影響口感和顏值。另外,空心菜性偏涼,脾胃虛寒的人可以在炒的時候多放些蒜末,中和寒性。
我做了7年的美食自媒體,最信奉“應季而食”的道理。霜降過后,天氣越來越冷,多吃這三種水生菜,補水降燥又養身,把身體調理好,才能平安入冬。
各位老朋友,你們霜降后最愛吃什么菜?這三種水生菜你們有什么獨家做法?比如我見過有人用蓮藕做藕夾,用茭白做茭白燒肉,都特別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