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向境外軍事用戶的出口申請,以及向出口管制管控名單和關注名單所列的進口商和最終用戶的出口申請,原則上不予許可。”
2025年10月,中國商務部一份關于稀土物項出口管制的公告,明確拒絕了境外公司向某國軍事用戶出口鋱鐵合金的申請。
![]()
這條簡短的政策訊息背后,是中國在全球高科技領域話語權的根本轉變。
同樣在2025年,日本媒體披露日菲已就向菲律賓出口二手護衛艦達成協議,這將開創二戰后日本對外出口攻擊性大型武器裝備的先例。而這一幕,與幾十年前西方對中國嚴密封鎖軍事技術的景象形成了鮮明對比。
時光倒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當時中國為了突破航母技術瓶頸,抱著極大的誠意參與英國“無敵級”航母競拍,最終以300多萬英鎊的高價中標,殊不知,卻是臨到了,英國變卦了。
![]()
英國還轉頭以200多萬英鎊的低價,把這艘曾在福克蘭戰爭中立過功的航母賣給了土耳其廢品公司。
然就在土耳其拿到航母后沒多久,就直接把它拆解成了一堆廢銅爛鐵,如此糟蹋尖端裝備,英國目的直接,只為了不讓中國有機會接觸到航母技術。
那時的中國,在西方眼中還是一個不具備技術威脅的“學生”。技術封鎖的鐵幕,高高懸掛在中國海軍現代化的道路上。
![]()
但中國從不是會輕易認輸的國家,英國的拒售反而讓中國更加堅定了自主研發的決心。
當來自烏克蘭的“瓦良格號”航母進入視野時,中國商人徐增平懷揣著軍人的愛國心,成立了一家澳門旅游公司,以改造海上賭場和酒店的名義,遠赴烏克蘭談判。
1998年,徐增平帶領團隊與黑海造船廠展開艱難談判,面對其他國家的競爭和美國的施壓,最終以合理的價格拍下了這艘未完工的航母。
![]()
然而,購買只是挑戰的開始。“瓦良格號”的回家的路,堪稱一場真正的歷險。
當船隊行駛到土耳其海峽時,土耳其以“航母會威脅沿岸安全”為由攔住了船隊,這一攔就是好幾個月。中國多次與土耳其談判,最終不僅繳納了10億英鎊的保證金,還在經濟和平事上提供援助,才獲得通行權。
隨后,埃及又以“航道安全”為由拒絕船隊通過蘇伊士運河,船隊不得不繞道風浪巨大的好望角。航行中,拖船繩索突然斷裂,航母在海上失控,幸得希臘出手相助,才化解了這場危機。
![]()
歷經三年的艱難航行,“瓦良格號”終于在2002年2月抵達大連港。當這艘銹跡斑斑的航母出現在人們眼前時,許多人都激動得熱淚盈眶。
“瓦良格號”的到來,讓中國的航母研發迎來了轉折點,但挑戰依然巨大。
2004年8月,航母改造工程正式啟動。專家們首先對航母進行了全面勘測,結果讓人驚喜:雖然“瓦良格號”外表破舊,但船體結構完好,還能再服役40到50年。
![]()
改造過程中的難題接踵而至。航母的專用鋼材,當時中國沒有能力生產。鞍鋼集團接到任務后,組織技術人員日夜攻關,用了三年時間,終于研制出符合要求的鋼材。
艦島的改造也是個大工程。蘇聯設計的艦島布滿了鞭狀天線,容易產生電磁干擾。工程師們把這些天線改成了可倒式,還集成了從052C驅逐艦上引進的346型雷達,大大提升了航母的探測和指揮能力。
2012年9月23日,大連港彩旗飄揚,“瓦良格號”正式更名為“遼寧艦”,交付中國海軍。
![]()
當國旗、八一軍旗和海軍旗在航母上空升起時,在場的所有人都肅然起敬。遼寧艦的服役,標志中國終于擁有了自己的航母,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跨越。
而在遼寧艦的基礎上,中國的航母研發速度越來越快。2019年,中國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山東艦服役;2022年,配備電磁彈射技術的福建艦下水。
如今,中國已經擁有三艘航母,形成了強大的海上作戰力量。
![]()
而遼寧艦也在不斷升級,2016年完成首次遠海訓練,2023年與山東艦組成雙航母編隊,搭載殲-15D電子戰飛機,作戰能力大幅提升。
與此同時,英國的海軍實力卻在不斷衰退。2022年以來,英國已經退役了6艘艦艇,2025年還計劃再退役5艘,包括2艘船塢登陸艦和1艘護衛艦。
曾經傲慢的英國,如今卻只能看著自家老舊的巡洋艦無處安放,不得不厚著臉皮來找中國收購。
![]()
可今時不同往日,中國早已不是那個需要靠購買國外退役裝備來學習技術的國家了。英國的老舊巡洋艦,無論是技術水平還是作戰能力,都遠遠落后于中國自主研發的艦艇。
中國的拒絕,不是傲慢而是實力的體現。
反倒是曾經,那些寧愿將裝備銷毀也不賣給中國的國家,如今卻在某些領域面臨著中國的明確拒絕。
![]()
2025年10月,商務部宣布對稀土相關技術實施出口管制,自2025年12月1日起正式生效。
這些措施并非簡單的貿易限制,而是中國在完善出口管制體系、履行防擴散國際義務的正常做法。
中國商務部的稀土管制公告只是一個縮影,目前的中國已成為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巴拿馬前外交部長奧伊登·奧爾特加·杜蘭不得不承認:“中國的發展已深度融入世界格局,在全球經濟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
而曾經向中國緊閉大門的國家,如今卻希望中國購買他們的裝備。但事實證明,即便是白送,中國也不再需要這些過時的技術。
只得說,技術自主與國家尊嚴,從來不是別人的恩賜,而是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闖出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