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夢遙:千帆過盡驚回首,鮮衣怒馬少年時
當高考真正來臨,過往所有的緊張、焦慮,竟奇異地沉淀為一種極致的平靜。走進考場的那一刻,心中沒有萬丈豪情,只有一種“該來的終于來了”的坦然。筆尖劃過答題紙的沙沙聲,是為我三年青春譜寫的終曲,平靜,卻充滿了力量。
我從未奢望“狀元”之名。查分時的狂喜,得知省排名時的恍惚,至今回想起來仍覺得像一場夢。唯有感恩,感恩所有眷顧與堅持,終得回響。這份榮譽,不僅屬于我,也屬于每一位支持過我的老師、同學與家人。
![]()
千帆過盡驚回首,鮮衣怒馬少年時
如果要用詩句來形容我現在的心境,我認為應該是“誰無暴風勁雨時,守得云開見月明”。當高考成績揭曉,我驚喜地發現自己成為山西省文科狀元,那一瞬間,所有的努力與堅持仿佛都凝結成了一句“輕舟已過萬重山”,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終于撤去。
然而回望來路,并非一帆風順,其間風雨,唯有親歷者自知。愿借此文,回顧三年點滴,如果能夠給大家一些啟迪,那便是再好不過了。
體驗營:夢開始的地方
真正感知到“高中”的臨近,始于那個夏天的體驗營。中考落幕不久,便接到晉城一中老師的邀請電話,那聲音里的期待與認可,讓我第一次對即將到來的高中生活產生了真實的悸動。
學習方面,高中龐大繁雜且與初中完全不同的知識向小小的我初步露出了獠牙。數學剛開始的集合讓我一頭霧水;英語像在看天書,完形填空四個選項有三個都不熟;物理課上第一次接觸路程、位移、速度、加速度就讓我傻了眼;政治老師更是講起了抽象無比的必修二——經濟與社會。
心態方面,即使我已經無數次告誡自己保持謙遜,擺正位置,但我還是被大家的實力所震驚,好像每個人都學富五車、多才多藝。我不禁為我以后的生活感到憂心,結果跟父母打電話時就忍不住哭了出來。
但我也收獲了很多:提前接觸高中知識,讓我在正式開學后更容易做到初高中銜接;住在宿舍里,讓我提前適應高中生活,為我三年宿舍生活打下基礎;在班里,我交到了很多高中三年一直保持聯系的好朋友;體驗營舉辦的活動,讓我的暑假過得豐富多彩。我現在都記得200個紅橙黃藍的人擠在藝體館大廳排練“奔跑的青春”時的壯觀場面。
![]()
高一:不完美的開始
正式開學后,我成為了一名高一新生。緊張的作息暫且不提,同時進行九門科目的學習簡直讓我心力交瘁。剛開始我的理科成績還不錯,總成績還能排在班級前幾名,但是越往后面感覺越吃力。
正在這時,現實又給了我當頭一棒——新冠疫情再次爆發,我被封在家里上了幾乎半個學期的網課。在家里,我徹底放飛自我,上課沒有在學校專注,原本就難的理科知識就更聽不懂了。
考試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不知為何,網課期間的理科考試題出人意料的難。特別是化學,題量大還難,20道選擇題我有一半都是蒙的,蒙也蒙不對,下來只考了30分。這下我大受打擊,徹底擺爛,化學從物質的量往后就不怎么聽了,生物從光合作用往后也不怎么學了。
![]()
這時,另一個問題擺在我面前——選科。我之前一直都是物化生組合的忠實擁躉,也不知道自己哪里來的迷之自信。現在可好,物化生全面崩盤,等到回學校補簡直難上加難。選物化生組合我是生死難料,但選文科組合也是前途渺茫。
到后來,我的老師也勸我學文。興趣、成績、就業像一個個砝碼被我放在天平之上不斷權衡。最終我的驕傲占據了上風,我不能容忍我自己在理科學習中泯然眾人,所以我做出了一個有些冒險的決定——學習我之前沒有投入過多少精力的史政地組合。
現在看來,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不過這一切當時的我都無心考慮,而是懷著一絲對未來的茫然轉入了743班繼續學習。盡管狀況頻出,但這一年中,我的提升是全方位的。
得益于初中嚴酷的作息,我比較順利地適應了高中緊張的生活;我加入了中文廣播社,開始學習學校的廣播事宜;學校舉辦的運動會、50華里千人遠足、暑期研學等活動都讓我受益匪淺。
特別是暑期研學活動,那是我第一次踏進清北的校門,那時北大校園園林一般的優美風景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也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顆夢想的種子。但北大對于當時的我來說像一縷輕煙似的不可捉摸,對現在的我卻觸手可及,實在令人感慨命運的神奇。
高二:春筍拔節生長
到了高二,我的生活進入正軌。雖然不像高一那樣需要應付九門科目,但是僅剩的六門難度也不斷加大。
圓錐曲線和導數簡直是我數學學習的攔路虎,繁多的題型,不勝枚舉的二級結論讓人焦頭爛額;英語卡在120分不上不下,讓人難受極了;地理也無愧其玄學之名,有時候我真想怒斥出題人居心不良;政治背的東西越來越多,卻背下新的忘了舊的,關鍵是背下來不會用還是白搭。
但至少我逐漸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節奏,遵循老師的指引,我的學習漸入佳境,在每月一次的調研考試中穩定在年級前十名。
課余時間,我一邊參加班級的各種實踐活動,如打掃公園,采摘園采摘蔬果,班主任節,元旦合唱比賽,母親節扭扭棒花制作等,每周的中文廣播更成為我與校園對話的窗口,當自己的聲音通過喇叭傳遍校園的每個角落時,那種成就感無以言表。
此外,得益于較為穩定的成績,我獲得了前往清華大學參加夏令營的名額,后來也成功申請到了清華大學冬令營的參加資格。
這兩次清華之旅是非常寶貴的經歷,我不僅打卡了清華眾多食堂,還比研學時更加深入地走進了清華。食堂價格低廉而美味的飯菜,優美的校園環境,窗明幾凈的教室和先進的教學設施讓我更加堅定了考取名校的決心。
![]()
高三:奮力一搏,塵埃落定
終于,我的高中生活迎來了最艱難的時候——我升入了高三。學校為了更好地培養優秀學生,組建了沖天班,我赫然在列。高三的學習生活分外緊張,我剛上高三就被接踵而至的聯考模考給硬控了。
一二三輪復習按部就班地進行,我才意識到自己浪費了多少時光,趕緊完善數學錯題本和筆記本,做語文摘抄和積累,整理答題模板,每天練三行英語斜體,抓緊背誦讀后續寫高分句和替換詞。
在無數次二選一的折磨中逐漸抓住歷史的小尾巴,在政治大題少點短句的次次磨練中學會積累答題語言,點面結合,周到嚴密,地理學習雖磕磕絆絆,但也算漸入佳境,不會再一團亂麻,毫無頭緒。
休息時間大大縮水,我的腦袋高強度運轉,每天都感覺精疲力盡。但高三最可怕的不是身體上的勞累,而是心理上的折磨。多次模考下來,就連成績相對穩定的我也有了較大的波動。偶爾考第一,但也會考到年級20多名。激烈的競爭,大起大落的成績,迫近的高考,父母的期望,無一不加重著我們的心理負擔。
幸運的是班級氛圍比較輕松,大家下課時說說笑笑,天大的憂愁也能拋之腦后,而且我性格佛系,擅長自我安慰,尤其善“甩鍋”——當我判斷自己沒什么問題時,拒絕內耗,怪出題老師或者判卷老師,反正絕對不怪罪自己。但這可不是不負責任的盲目甩鍋,而是清醒的自我認識和自我開解,是自己的原因就勇于承認,盡快改正,不是自己的錯也不必沒苦硬吃,自我折磨。
但在整個高三我印象最深刻的并非多如牛毛的考試,而是老師們的悉心指導和用心關懷。老師們會跟我們開玩笑,舒緩大家緊張的情緒,會犧牲自己的吃飯時間為同學們解決問題。
猶記臨近高考時,大家的成績都如坐火箭般突飛猛進,進行著最后的沖刺,而我卻原地踏步,顯得后勁不足,接連幾次考試都是年級十幾名。那時老師們已經全天坐鎮辦公室,等著同學們問問題。老師們比我還著急,都找我談話,分析答題卡,鼓勵我再努力一把。
當高考真正來臨,過往所有的緊張、焦慮,竟奇異地沉淀為一種極致的平靜。走進考場的那一刻,心中沒有萬丈豪情,只有一種“該來的終于來了”的坦然。筆尖劃過答題紙的沙沙聲,是為我三年青春譜寫的終曲,平靜,卻充滿了力量。
我從未奢望“狀元”之名。查分時的狂喜,得知成為山西省文科狀元時的恍惚,至今回想起來仍覺得像一場夢。唯有感恩,感恩所有眷顧與堅持,終得回響。這份榮譽,不僅屬于我,也屬于每一位支持過我的老師、同學與家人。
![]()
尾聲:鮮衣怒馬少年時
如今,站在人生的新起點回望,那段鮮衣怒馬的少年時光愈發清晰。我們曾在暴風勁雨中艱難前行,也曾為守得云開見月明而歡欣鼓舞;我們曾在迷途中彷徨失措,也在堅持中找到了方向。
高中三年,教會我的不僅是知識,更是如何在困境中保持尊嚴,在壓力下堅守本心,在迷茫時不失勇氣。那些挑燈夜讀的夜晚,那些相視而笑的瞬間,那些諄諄教誨的身影,都已化作生命中最珍貴的底色。
親愛的學弟學妹們,愿你們珍惜這段鮮衣怒馬的時光。無論前方是暴風勁雨還是萬里晴空,都請勇敢地走下去。因為千帆過盡驚回首時,你們會發現自己已然成長為了更好的自己——那個在青春歲月里奮力拼搏、不負韶華的少年,永遠閃耀在記憶的星河中。
![]()
來源:晉城一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