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有關數據統計顯示,菲律賓僅去年一年,在南海挑釁行為創下歷史新高,全年累計57次。相比于2023年,這個數據直接上浮了近40%。從黃巖島到仁愛礁,菲律賓的挑釁幾乎一直沒有停下來過。這件事情表面上是美國在背后撐腰,所以菲律賓才會這么的肆無忌憚,但如果透過現象看本質呢?表面上的確是美國拉上菲律賓一起軍演,給他們加油助威。并且通過軍援、共同防御條約等方式對中國敲山震虎。但其實這些外在的影響因素,并非是菲律賓如此肆無忌憚的根本原因。真正讓菲律賓有恃無恐的,其實是我國“永遠不開第一槍”的自我約束。
![]()
而正是這份克制,成為菲律賓等一眾國家反復在我國面前蹦跶的底氣。從菲律賓在南海挑釁這么久來看,不難發現他們在南海的行動已經形成模式化了。碰瓷,賣慘,顛倒是非黑白等等。此外還有法律層面的侵權,據報道,2024年11月,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簽署《海洋區域法案》,將中國黃巖島和南沙群島非法納入菲方管轄范圍。想用這樣的方式來顛覆南海仲裁的結果,為菲律賓海警的海上行動制造“法理依據”。
![]()
我們發現,菲律賓每次挑釁前,都會主動邀請外國媒體登船,以確保第一手畫面能實時傳播。并將自己塑造成南海受害者的形象。為什么說美國對菲律賓的援助并非是他們敢于挑釁的真正底氣呢?因為美國對菲律賓的支持看似聲勢浩大,但其實到處都是充滿著算計。此前在5億美元援助中,大部分需用于購買美軍二手裝備或支付培訓費,菲方到手的資源非常少。在面對菲律賓的頻繁挑釁,中國始終堅持依法反制而非主動升級沖突。水炮警告、跟蹤監視幾乎成了咱們執法的主流手段。
![]()
很多網友好奇,為什么采取的是這種“后發制人”策略呢?對此我國專家解釋稱,這主要是出于對地區和平的考量。南海是中國與東盟國家的共同家園,中國通過《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等機制推動合作,例如與印尼開展爪哇海溝聯合科考、促進油氣共同開發。這么做也是為了避免沖突升級,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國會無限忍耐,底線一再后撤。我國專家表示,中國軍方早已表態,“菲方南海侵權必定失敗”,中方也做好了應對一切沖突的準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