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幾百平的四合院,還在北京這樣寸土寸金的地方,有一個60畝大馬場,里邊的馬更是價值不菲。
明明只是一個相聲演員,甚至連德云社的股份都沒有。
于謙到底多有錢?他的錢到底哪來的?
![]()
其實于謙的“壕”在圈里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我家就是大點”,56歲的于謙在綜藝里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可真不是段子。
他在北京崔各莊的家,是座幾百平米的四合院,這在寸土寸金的京城別提多稀罕了。
![]()
院子里藏著不少寶貝:水族箱里的金龍魚,一條就值兩千多,每月伙食費堪比普通人工資,之前死幾條都夠德云社一場商演收入了。
鴿子棚更夸張,上百只荷蘭純種賽鴿,單只就值10萬,簡直是“飛著的錢”。
![]()
茶室里三十多把名家紫砂壺,總價輕松過百萬,還有綠松石、貓眼石等文玩,后輩問價,他只笑說“記不清了,就是喜歡”。
![]()
但這些和他的馬場比,都算平常。北京大興那60畝馬場,相當于數(shù)十個足球場。
里頭17匹荷蘭迷你馬,每匹十七八萬堪比中檔轎車。飼料得從內(nèi)蒙古空運來,每年光這一項就一兩百萬,還雇了專業(yè)飼養(yǎng)員照料,妥妥的“頂級玩家”配置。
而且于謙的財富可真不是靠德云社股份來的!
當年郭德綱拉他入股,他直接擺手拒絕,說自己就是個演員,“干再多年也不能要人家股份,得憑本事吃飯”。
這種“無股”狀態(tài)反倒讓他省了不少心,不用摻和股權(quán)糾葛和管理瑣事,一門心思琢磨演出就行。
![]()
那么他的財富從何而來?
早年間北京房價沒漲的時候,他就用演出費在五環(huán)里買了十幾套房,當年兩千一平的老破小,現(xiàn)在都翻了五十倍,一套就值好幾千萬。
投資電影也很有眼光,《老師?好》票房破3.55億,他不光拿了影帝,還靠投資賺了一大筆,這片子的投資回報率高達1:9.3。
![]()
更厲害的是把愛好做成了生意。
他在北京大興的馬場,不光養(yǎng)著十幾萬一匹的迷你馬,還成立了“大謙世界明星馬主團”,吳京、馬未都都是成員,38萬一年的會員費都得排隊搶。
他的賽馬“謙卦”在澳門奪冠,還拿了35萬獎金。去年試水直播帶貨更驚艷,穿大褂坐馬扎賣鹵大腸,三小時就賣了兩千多萬,現(xiàn)在還專門成立了“謙選科技”搞電商矩陣。
算下來,他手里至少揣著十幾個億,名下十多家公司涵蓋文創(chuàng)、養(yǎng)殖、食品等好幾個領(lǐng)域,真是把“玩著賺錢”玩明白了!
![]()
而相比于錢,于謙的好人緣,也是他的最大的財富之一。
于謙那句“相聲圈都是我朋友”可不是吹牛,看看他在圈里的人緣就知道有多硬氣。
前陣子他和姜昆挨著喝酒聊天的視頻刷屏,不少人都驚訝這倆人能坐一塊兒,可換作于謙,這事兒一點不意外。
畢竟在相聲圈,就沒誰說于謙人緣差的,哪怕搭檔郭德綱常因風格受爭議,他的好人緣卻從沒受影響。
![]()
其實于謙的通透是打小養(yǎng)成的。出身北京知識分子家庭,12歲非要考曲藝學校,畢業(yè)后端上北京曲藝團的“鐵飯碗”。
90年代相聲不行了,他也不慌,轉(zhuǎn)頭拍電視劇、當主持人賺家用,順帶還把養(yǎng)馬養(yǎng)鳥的愛好堅持下來,一點不耽誤。
![]()
感情上他更是拎得清。29歲在劇組認識小10歲的白慧明,倆人一見鐘情,當時他沒名氣、收入不穩(wěn),可白慧明就認準他“可靠”。
婚后他成了圈內(nèi)有名的“怕老婆”,家里事全聽妻子的,自己只管賺錢和養(yǎng)那些“寶貝動物”。當年事業(yè)低谷時,全靠妻子每月2000塊工資撐家,這份情誼他記一輩子。
![]()
最難得的是他的“不爭”。在德云社干了這么多年,他一分股份沒有,只拿演出費,還特坦然:“我就演好相聲,憑啥要股份?”
郭德綱和他一直是扣除成本后五五分成,一場商演下來能分十幾萬甚至幾十萬,這規(guī)矩讓倆人合作二十多年從沒紅過臉,比多少拆伙的搭檔都明智。
![]()
說白了,于謙的“壕”從不是錢堆出來的,是用“玩商”把日子過明白了。
愛好變成事業(yè),交情處得真誠,利益上看得透徹,這樣的人,人緣能差才怪,這才是真的會過日子!
![]()
![]()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