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的問題,真的不是用“慢”就能概括的,咱們看球時那種憋悶的感覺,更準確的形容是“死氣沉沉”,場上缺乏那種拼搶的欲望,那種非要贏下比賽的勁頭,從國家隊到俱樂部,這種現象相當普遍,球員們好像是在完成一項日常工作,到點上班,到點下班,輸贏似乎都不影響那份穩定的高薪,這種氛圍下,球隊很難有強大的戰斗力。
有人總把矛頭指向聯賽節奏,說中超踢得太慢,但問題真的只在節奏嗎?印尼、馬來西亞、香港的聯賽,節奏就一定比我們快很多嗎?恐怕未必,關鍵差別在于比賽的態度和戰術執行力,快和慢是風格問題,有沒有拼勁是態度問題,就拿亞冠比賽來說,成都蓉城輸了,主教練徐正源會坦誠地分析球隊面臨的嚴重傷病問題;而其他一些球隊輸球后,往往讓人看不到這種清晰的復盤和擔當,態度上的差距,有時候比技術上的差距更致命。
那么,這種慢吞吞的、被球迷戲稱為“養生足球”的風格,究竟是誰的責任?是教練刻意安排的戰術,還是球員自身的問題?這需要從根本上找原因,“養生足球”只是表象,它是整個系統諸多問題疊加后產生的一個結果。
![]()
球員在場上跑動不積極,無球跑動少,接應點不足,導致持球隊員往往只能選擇最穩妥、也是最消極的處理方式——回傳或大腳開向前場,這種踢法毫無效率可言,甚至在面對一些實力不如我們的對手時,也占不到便宜,當一支職業球隊展現出業余級別的戰術內容時,球迷感到失望是必然的。
說到系統問題,中國足協這些年的工作很難讓人滿意,從“金元足球”時代的瘋狂投入,到后期的泡沫破裂,再到始終未能得到有效解決的裁判問題,整個聯賽的管理和發展方向顯得混亂,有觀點認為,足協在政策扶持上有所偏向,但被扶持的對象到了亞洲賽場,也并未展現出與之匹配的競爭力,反而和整個中國足球環境一起,屢屢遭遇尷尬,這不禁讓人質疑,頂層設計到底出了什么問題。
![]()
怎么才能改變這種死氣沉沉的局面?有人提出,必須把那些踢“養生足球”的球員全部換掉,這個想法很直接,但操作起來并不簡單,更深層的原因是,在現有體系下,球員缺乏提升節奏的內在動力,快節奏、高強度對抗意味著更高的受傷風險,而在一個“干多干少一個樣”的薪酬體系下,球員自然會選擇最“經濟”的踢球方式——保護好自己,平穩地拿到高薪,這是一種基于現實利益的理性選擇,不能單純歸咎于球員的個人品德。
這種慢節奏的養成,與球員整個成長過程中的訓練質量息息相關,從青少年時期開始,許多球員就沒有接受過系統、科學的訓練,教練水平參差不齊,訓練內容缺乏針對性,導致球員的基本功普遍不扎實,到了成年隊,一遇到高強度逼搶,技術動作就變形,傳接球失誤頻頻,再加上聯賽中裁判的哨子有時過于頻繁,打斷了比賽的連續性,使得球員在場上更加小心翼翼,不敢做動作,從而進一步拖慢了節奏。
那么,破局之道在哪里?或許可以從幾個方面同時入手,首先是改革薪酬體系,可以考慮推行“低薪+高額贏球獎”的模式,將球員的收入與比賽表現和結果直接掛鉤,打破大鍋飯,讓努力拼搏的人在經濟上得到實實在在的回報,同時,在球員流動和選拔上,真正建立“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機制,引入更激烈的隊內競爭。
其次是提升訓練水平,無論是俱樂部還是一線隊,都必須重視訓練的科學性和強度,訓練中的低要求,必然導致比賽中的低質量,需要引進高水平的訓練方法和教練團隊,幫助球員適應快節奏、高強度的現代足球,徐正源帶領的成都蓉城之所以能給人留下拼勁足的印象,與其韓國教練團隊帶來的嚴格訓練體系密不可分。
![]()
再次,是關于聯賽競爭力的討論,有一種觀點認為,目前的中超聯賽水平太低,根本無法鍛煉球員,與其為了保護少數本土球員的上場時間而嚴格限制外援,不如適度放開外援名額,通過“鯰魚效應”來提升整個聯賽的對抗強度和水準,哪怕因此大部分本土球員只能踢替補,但只要能有二十名左右的中國球員能在這種高強度競爭中站穩腳跟,他們的水平必然會得到質的提升,這對國家隊的幫助可能更大。
最后,是整個足球管理體系的專業化改革,這包括裁判隊伍的職業化和專業水平的提升,管理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以及青訓體系的科學構建,這些事情做起來很難,見效也慢,但卻是治本之策。
![]()
中國足球的“死氣沉沉”,是一個系統性問題,是激勵機制、訓練水平、競賽體系和管理模式多重因素疊加的后果,它不是一個簡單的“快或慢”的技術選擇,而是一種深層次的“生存狀態”,想要改變,需要的是刮骨療毒的勇氣和持之以恒的系統重建,指望某個單一點的修修補補,恐怕難以觸及根本,這條路很長,但如果不從今天開始找準方向走下去,那么二十年、三十年后,我們可能依然在重復今天的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