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希臘為破解嚴重經濟危機推出“黃金簽證”計劃,旨在為房地產市場及整體經濟注入流動性。11年過去了,這一曾經的“經濟救急方案”如今卻深陷住房危機與政治爭議的漩渦,成為希臘社會熱議的焦點議題。近日,希臘主流媒體《每日報》發文指出,“黃金簽證”已然“變味”。
報道稱,“黃金簽證”計劃核心機制為向在希臘房地產領域投資一定金額的第三國公民授予居留許可。在歐洲范圍內,目前僅有希臘、塞浦路斯和馬耳他三國仍在推行該類政策。回顧其推出背景,2014年的希臘正處于經濟低谷,該計劃的出臺曾被寄予盤活市場的厚望。
如今,關于該計劃的評價呈現鮮明對立。批評者直言,這一計劃已成為“市場扭曲者”:一方面,大量外國投資推高了房價,使得本地常住居民難以負擔起經濟適用房,加劇了住房可及性問題;另一方面,它讓數千名房產所有者對自身房產價值產生過度預期,為市場穩定埋下隱患。
支持方則給出了截然不同的論證。他們認為,在希臘深陷經濟衰退、新建住房投資大幅下滑的艱難時期,“黃金簽證”計劃有效提振了建筑業活動;截至目前,該計劃已為希臘經濟帶來至少90億歐元的資金流入;更在新增抵押貸款大幅萎縮的背景下,支撐了住房需求的增長。
希臘房地產市場從業者進一步補充了市場實際動態:大多數向外國投資者出售房產的本地賣家,已將獲得的資金重新投入房地產領域。資金用途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改善自身居住條件,如搬遷至更優質區域或購置更大戶型住宅;另一類是購置投資性房產,通過出租等方式獲取穩定收益,形成了資金在市場內的循環流動。
值得關注的是,當前希臘“黃金簽證”計劃的投資熱點已出現新轉向,“用途變更型住房開發”成為市場新寵。根據現行政策,若將老舊辦公樓、工廠等非住宅建筑改造為住宅綜合體,投資者購買其中公寓僅需滿足25萬歐元的較低投資門檻,即可申請居留許可。不過該政策附帶明確限制:投資者不得將此類公寓用于短期租賃,僅可用于長期租賃或作為個人住宅使用。
近幾個月來,此類改造項目已進入密集落地期。其中,法利羅和比雷埃夫斯的前工業區成為投資熱土,老舊的凱拉尼斯工廠和科羅娜工廠改造項目已陸續啟動。據介紹,凱拉尼斯工廠改造后將形成包含400多套公寓的住宅綜合體,科羅娜工廠改造項目則將提供150多套公寓。業內人士指出,這類項目不僅為市場新增了大量可長期出租的住宅房源,也保障了外國資本向希臘房地產市場的持續流入。
報道指出,從經濟危機時期的“救命稻草”到如今爭議與機遇并存的投資政策,希臘“黃金簽證”計劃的十年變遷,折射出希臘經濟復蘇過程中的復雜權衡。該計劃未來如何調整以平衡外資吸引與本土住房需求,將成為希臘政府需要重點應對的課題。(蔡玲 宋飛諾)
圖源:ekathimerini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