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刊登的專訪中作出兩大判斷:一、全球正處于重大過渡期,正逐步邁向“后美國”秩序和多極世界;二、在這一過程中,目前沒有任何國家有能力或意愿完全填補美國留下的真空。這兩大判斷,猶如兩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在國際政治經濟的水域中激起了層層漣漪。
黃循財總理指出的全球正邁向“后美國”秩序和多極世界的重大過渡期,是基于對當前國際形勢的深刻洞察。近年來,美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一些決策和行動,使其全球影響力有所削弱。從“美國優先”政策的推行,到在國際組織中“退群”等行為,都顯示出美國似乎在逐漸調整其在全球的角色定位,不再像以往那樣積極承擔全球秩序維護者的責任。
與此同時,世界其他力量正在不斷崛起。中國經濟持續穩健發展,在全球經濟中的比重不斷提升,成為眾多國家重要的貿易伙伴。“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更是為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俄羅斯在軍事和能源領域依然具有重要影響力,在國際政治舞臺上也始終保持著自己的話語權。歐盟作為一個一體化的政治經濟聯盟,在貿易、科技等諸多領域有著獨特的優勢,也在積極尋求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印度等新興國家的經濟也在快速發展,人口紅利和市場潛力巨大,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逐漸提升。這些都預示著一個多極世界正在逐漸形成。
然而,黃循財總理也強調了在這一過渡階段沒有國家能填補美國留下的真空這一現實。的確,中國雖然在經濟、科技等領域取得了巨大進步,但正如黃循財所說,中國仍是一個有諸多國內挑戰的中等收入國家,面臨著經濟結構轉型、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目前并沒有意愿和能力去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體系的主導力量。其他國家同樣如此,俄羅斯面臨著經濟結構單一等問題,歐盟內部存在著成員國之間發展不平衡、利益訴求不一致等矛盾,印度在基礎設施、科技創新能力等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這樣的國際大背景下,新加坡作為一個高度依賴國際貿易和外部市場的國家,面臨著諸多挑戰和機遇。一方面,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地緣政治沖突加劇等因素,給新加坡的經濟發展帶來了不確定性,如企業暫緩投資和招聘、轉口貿易可能受到關稅影響等。另一方面,多極世界的發展也為新加坡提供了更多的合作選擇和發展空間。新加坡可以憑借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先進的金融和航運服務業,加強與中國、東盟、歐盟等國家和地區的合作,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在新的全球貿易格局中找準自己的定位。
對于國際社會而言,黃循財總理的判斷也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各國應認識到當前全球秩序的變革是不可避免的,需要摒棄零和博弈的思維,樹立合作共贏的理念。在多極世界中,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也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完全主導全球事務。只有通過加強多邊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恐怖主義、公共衛生等全球性挑戰,才能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國際組織也應進行改革和創新,以適應多極世界的發展需求,提高全球治理的效率和公正性。
總之,新加坡總理黃循財的這兩大判斷,為我們觀察和思考當前國際形勢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全球邁向“后美國”秩序和多極世界的過渡期,既充滿了挑戰,也蘊含著機遇。各國只有攜手合作,才能在這個變革的時代中實現共同發展,推動全球秩序朝著更加公平、合理、包容的方向發展。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