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告內容
零反式低飽和脂肪酸健康脂肪產品的開發
傳統餐飲或食品工業用食用脂肪(如牛脂、豬油、乳脂、人造奶油、植脂奶油等固態/半固態脂肪)因賦予加工食品特有的功能性(如風味、質構、感官特性等),在火鍋/方便面底料、各種烘焙、冷飲速凍、煎炸產品中廣泛應用。食用脂肪的發展經歷了部分氫化油(性能好,高反式脂肪酸)、極度氫化油(零反式,100%飽和脂肪酸),目前主流的技術為動物脂肪或熱帶植物脂肪(棕櫚油、椰子油、棕櫚仁油等)等的直接使用、分提、復配或酯交換改性(低/零反式脂肪酸,非氫化工藝)。但上述產品仍含有大量長鏈飽和脂肪酸,少量產品甚至含有反式脂肪酸,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代謝綜合癥的發病率,存在健康風險。面對《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 7718-2025)對飽和脂肪標注的新規及健康膳食的全民需求,一類兼具綠色、健康、穩定、類脂肪感良好的未來新型結構化脂肪是替代傳統脂肪、設計低脂食品的新策略,其因具有類似固態/半固態脂肪流變學特性,在創造多相態、多尺度新穎結構的同時,在產品增材制造方面也顯示出巨大的優勢。通過傳統食用脂肪結構功能解析,探討利用植物油脂與植物基蛋白、多糖,通過多相態(聚集態、結晶態等)、多尺度結構構建,創新開發應用于烘焙、植物肉、冰淇淋、植脂奶油、巧克力的低脂低飽和脂肪酸脂肪模擬物,推動高脂食品產業的健康發展。
專家介紹
![]()
孟宗 教授
江南大學食品學院
孟宗,江南大學食品學院教授(專業技術三級),博士生導師,入選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江蘇特聘教授,全國糧油優秀科技工作者,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干教師,江南大學至善崗位特聘教授和至善青年學者等;任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理事會/專家組成員,《中國油脂》《食品研究與開發》《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編委。圍繞食用脂肪結構功能基礎、零反式低飽和脂肪酸健康脂肪產品開發及食品應用開展了系列研究,主持包括4 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等相關項目和課題20余項,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排2,2020 年)、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中國糧油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糧油學會“青年科技獎”等國家與省部級獎勵6 項;發表SCI收錄80余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40余項;制修訂《起酥油》國家標準1 件;專著《Future Fat Alternatives: Concepts, Structuring and Food Applications》(Elsevier出版社)主編、《食品專用油脂》副主編。
實習編輯:楊欣瑞;責任編輯:張睿梅。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即可查看全文。圖片來源于文章原文及攝圖網
![]()
為進一步促進動物源食品科學理論的完善與創新,加速科研成果向實際生產力的轉化,助力產業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由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中國食品雜志社將與江西農業大學、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南昌師范學院、 家禽遺傳改良江西省重點實驗室 共同舉辦的“ 2025年動物源食品科學與人類健康國際研討會 ”,將于 2025年10月25-26日 在 中國 江西 南昌 召開。
長按或微信掃碼進行注冊
會議招商招展
聯系人:楊紅;電話:010-83152138;手機:13522179918(微信同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