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段時間,忽悠我國接收加沙難民的帖子忽然就熱絡起來:
![]()
圖片中的字有點小,老朱復制下來給大家瞅瞅:
我國是否可以考慮接收加沙難民?
加沙戰爭越演越烈,引發大量人道主義危機,中國一貫主張人道主義立場,防止更大人道主義災難,是否考慮無限制接收加沙難民?將他們安置在邊疆地區?
一、邊境地區穆斯林人口眾多有助于快速融入我國
二、邊疆地廣人稀,加沙人口200多萬有助于推動邊疆經濟發展
三、加沙人民戰斗經驗豐富有助于維護我國邊疆穩定,守衛邊疆。
四、中華民族包容性極強,穆斯林文化也是中華文明一部分。
五、推動共產主義理論實踐,維護世界人民大團結
對于這一問題,老朱的第一直覺是,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其心可誅。
首先,冤有頭債有主:
制造加沙人道主義危機的不是我國,是美國與以色列,是美國支持的以色列看上了加沙的地盤、是美國人看上了加沙近海的石油、是特朗普的猶太女婿庫什納要在加沙搞海濱旅游開發才想著將加沙人民驅逐出加沙的。就算不考慮加沙人民的感受、強行將他們驅逐,也應該在特拉維夫或是華盛頓給他們辟出一塊地方安置,而不是把他們扔給全球其他任何一個不是加沙人道災難制造者的國家。
其次,問過加沙人民的意愿么?
加沙是加沙人的加沙,加沙百姓世代居住在加沙,他們是那里的主人,去其他任何地方再好也是客居,你愿意把你家讓給他人住自己去別處租房嗎?如果你不愿意,那已所不欲的,為何要強施于人呢?
![]()
百度百科:災難日
災難日(Nakba Day)是巴勒斯坦為紀念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爭導致民族厄運而設立的國家紀念節日。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國后,次日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爆發戰爭,造成近百萬巴勒斯坦人淪為難民。巴勒斯坦自1948年將每年5月15日定為災難日,通過集會、演說等方式進行紀念。2008年5月15日舉辦首次官方60周年紀念活動,2011年5月15日爆發導致12人死亡的邊境沖突,2018年5月15日70周年紀念期間加沙地帶實施哀悼活動。聯合國于2023年首次正式紀念該節日,中國在2025年呼吁通過落實'兩國方案'讓災難日成為歷史
劃重點:近百萬巴勒斯坦人淪為難民
因戰爭被迫離開家園的人被稱為“難民”,被迫離開家園的巴勒斯坦人將先輩被迫離開家園的那一天稱為“災難日”,巴勒斯坦人已經有過第一個災難日,今天卻有人想配合美以讓他們擁有第二個災難日,其心可誅。
最后,讓它國接收難民,這種提法本身就不對
如果一個國家侵略另一個國家,全球其它國家就有接受被侵略國難民的義務,這不是人道主義,這是在縱容侵略!國際社會正確的做法是,由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由聯合國安理會派出維和部隊,將侵略者趕出他人的家園。
在巴以問題上,聯合國1967年制定的關于巴以兩國劃定邊界的協議是兩國都同意了的,以色列仗著美國撐腰,一點點地蠶食巴勒斯坦人的領土,以色列才是這場危機的制造者。提讓我國接收巴勒斯坦難民的人嫌以色列占領的速度不夠,干脆想著將巴勒斯坦人打包送到我國,實現以色列完全占領巴勒斯坦的目標,這不是蠢,這根本就是壞,其心可誅的那種壞。
至此,問題來了,既然無論從法理還是現實的角度,任何一個國家的難民都有權生活在自己世代居住的家園、任何勢力都不能強行將他們轉移到第三國,那為何還有人提讓中國接收巴勒斯坦難民呢?或者,換個角度,是誰在刻意提起這一話題呢?老朱估計,三種人:
1:圣母婊
這類人是真的蠢,它們只看到了加沙人的苦難,看不到這苦難背后包藏的禍心,鑒于圣母婊關注國際時事的人不多,老朱估計,眼下這場關于中國是否可以接收加沙難民的討論,應該不是圣母婊們發起的;
2:二鬼子
“邊境地區穆斯林人口眾多有助于快速融入我國;邊疆地廣人稀,加沙人口200多萬有助于推動邊疆經濟發展;加沙人民戰斗經驗豐富有助于維護我國邊疆穩定,守衛邊疆;中華民族包容性極強,穆斯林文化也是中華文明一部分;推動共產主義理論實踐,維護世界人民大團結”,這樣的提法,很清真,符合一些人的邏輯。但符合歸符合,并不代表提議我國接收巴勒斯坦難民的就是他們。
我國陸地的國土面積960萬平方公里,14億人口,人均6860平方米,且我國的陸地中,山嶺、沙漠,戈壁等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占絕大部分;美國陸地的國土面積937萬平方公里,人口3.41億,人均國土面積28200平方米,是我國的近4倍,且土地肥沃,適合人類居住,加之美國還是加沙問題的罪魁,無論從哪個角度,也輪不到中國去接收加沙難民;至于守護邊疆之類的純屬扯淡,百度《讓貝魯特大屠殺告訴天朝》一文,你將知道巴勒斯坦人是什么尿性,知道為何同為阿拉伯兄弟的黎巴嫩、約旦等國都拒絕接受巴勒斯坦難民了,再有, 伊斯蘭只是一種外來宗教,從來不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
10年前,西安賣包子的賈某公然在馬路上扯起“綠化中國”的橫符,老朱從不懷疑這些二鬼子們想綠化中國的信念,老朱只想提醒這些人,老實呆著,別想著里勾外聯,沒事多學學歷史,若再學同治年間鬧事,下一個左公不會像當年的宗棠大人那樣懷柔;
3:美以豢養的狗
來自以色列科技新聞網Calcalist的消息,官方估算顯示,自2023年以來,以色列—哈馬斯戰爭已耗資約590億至670億美元。
其中約三分之一(200億美元)用于預備役軍人的薪酬和福利,期間動員了超過36萬名預備役人員。
這場戰爭使以色列的預算赤字擴大至GDP的6%–7%,并將經濟增長率放緩至1%–2%,由貝扎萊爾·斯莫特里奇領導的財政部則將預算上限定為1100億新謝克爾(約合290億美元),以防止信用評級下調,并計劃削減社會服務開支。
美國已提供163億美元的額外援助,部分抵消了戰爭成本,但據以色列銀行預測,未來十年的長期經濟損失可能高達4000億美元。
大餅饅頭一下便是,以色列的經濟已無力支撐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他們想速戰速決,可是,將200萬加沙人全部屠盡不現實,于是想方設法的忽悠它國接收,先是想把加沙人趕進旁邊的西奈半島,埃及不干,囤了百萬大軍在拉法邊境線上,做出了一副以色列敢這么干兩國就直接開戰的架式,以色列慫了,后又一度放出風來,要把加沙的難民趕到塞浦路斯,塞浦路斯當然也不干,且塞浦路斯太小,容不下,于是,這會兒美以放出狗來,忽悠咱接收。美以知道咱不可能接受的,只是想抹黑咱,離間咱與阿拉伯國家的關系 ,尤其是在美國輸了關稅戰、已經對華無牌可打的情況下,更是各種“扎小人”式的下三爛手段都用上了。
任何問題,治標還得治本,一直以來,我國在巴勒斯坦問題上秉承著一貫公正的立場,努力推動兩國方案,有且只有兩國方案,才能實現巴以之間的真正和平,無論是圣母婊、二鬼子還是美以豢養的狗,任何人用道德綁架我國,其心皆可誅。
昨天,以色列議會就吞并約旦河西岸一事進行了投票,一個國家就吞并另一個國家進行投票,這事也就以色列做得出來,如果國際社會任由以色列如此操作,那么,建議阿拉伯國家集體投票,將以色列并入巴勒斯坦。
同樣是在昨天,正在以色列訪問的美國副總統萬斯在離開以色列前表示:"以色列議會關于吞并約旦河西岸的投票很奇怪。如果這是一場政治作秀,那是一場愚蠢的政治作秀,我對此感到憤怒。我們不會允許以色列吞并約旦河西岸,我們對這次投票結果感到不滿。"
信美國人的嘴不如信個鬼,在此老朱摞個話,就算以色列真的投票通過了對約旦河西岸的吞并,美國也不會拿以色列怎么著,最多是打個嘴炮兒,最終還要落到縱容,姑息與放任上。
以色列這會兒還沒把加沙人民趕走呢,就又看上了約旦河西岸,如果放任以色列把加沙人趕走,那么,接下來以色列就會驅趕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再接下來以色列會看上約旦、黎巴嫩、敘利亞這些周邊小國,驅趕他們的人民,這不是什么危言聳聽,百度一下“大以色列計劃”你會明白,以色列的胃口大著呢,而如果一個國家憑借武力強大就可以隨意把它國人趕出自己的家園,那么,某天印度會先驅趕國內的兩億穆斯林,然后驅趕巴基斯坦、孟加拉的穆斯林,那些忽悠我國接收加沙難民的圣母婊、二鬼子、美以豢養的狗們,你們來告訴我,真的到了那一天,世界會變成啥樣?
誰再慷國家之慨忽悠咱國接收難民的,建議先到大街上找個流浪漢拉你家住倆月去。
啤酒飲料礦泉水,花生瓜子火腿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