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題來自今日頭條頭條精選項目
11月5日,今日頭條的頭條精選榜單入選深度報道,介紹了37歲的加沙護士阿什拉夫的苦難生活。
他已搬家六次,拉法的住宅早已被摧毀,現在只能住帳篷。停火后加沙的生活也未回歸正常,轟炸依然繼續,以軍還開槍殺害至少數十名平民,理由包括他們涉嫌越過以軍控制區的“黃線”,但大多數平民并不清楚“黃線”在哪。
![]()
死亡無處不在。2024年,弟弟被炸死在拉法街頭,今年5月,他所在的加沙歐洲醫院被轟炸,28人死亡。他本人也在“自行分發點”和兒子遭遇以軍射擊,僥幸活命但也兩手空空。
所謂“自行分發點”完全是以色列的“杰作”。5月底,以色列和美國共同支持“加沙人道主義基金會”(GHF),設立4個新的分發點,取代聯合國主導的近400個分發點。允許聯合國繼續運送物資后,卻不許運往倉庫再分配,只準卡車停在以軍指定的地點,迫使民眾哄搶物資。但曾遭受過槍擊的阿什拉夫更不信任GHF的分發點,直言那是以軍的“死亡陷阱”,頭一個月里,就有至少410名巴勒斯坦人遭以軍“炮擊或槍擊”。
如今,阿什拉夫每天循環于醫院工作、照顧家人與尋找物資間。他家甚至有過一天每人只吃一塊餅的情況。八歲的小女兒曾把自己的餅藏起來,想等到睡前再吃,這樣就不會被餓醒。他家五口人,正常情況下每月需要支出1500謝克爾左右(約3270元人民幣)的生活費。但戰時,單單為全家湊兩頓飯,至少要花350元人民幣。
![]()
烤面餅當早餐
連水都會成為“奢侈品”,他曾為了購買1500升生活用水,花了大約130元人民幣,而北京同樣體積的自來水只要約7.5元。
可阿什拉夫覺得,向外求助有點像乞討,直到他實在無法負擔全家的食物,才下定決心在Instagram等平臺發內容,卻響應了了。今年4月底,在別人的推薦下,他下載使用了中國社交媒體。
這位加沙男護士在社交媒體上并沒有發出絕望的呼救,他甚至“不記得自己對外界憤怒的時刻”,但最普通的“生活”分享,例如破敗背景下的一杯咖啡,也能讓人感受到無形的分量。
![]()
而中國網友的支持與鼓勵,構成了數字時代最溫暖的人文圖景——語言不再是障礙,時差不再是阻隔,一個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用最樸素的善意跨越了地理與文化的鴻溝。
每月,阿什拉夫還能收到大約200美元捐款,只是要經過多個國內外線上平臺中轉,最終才能通過埃及朋友到他手中。這一支付鏈條也成了人間溫情的見證。
中國網友一件件看似微小的舉動,在戰爭陰霾中匯聚成了一座無形的庇護所。當加沙的苦難通過社交媒體呈現在眼前,共情本能自然而然地跨越了國界。中國網友的行動,本質上是對人類共同命運的最樸素認知——在生存與尊嚴面前,所有人都值得被關心。
![]()
阿什拉夫拍攝的加沙
半年多過去,阿什拉夫與中國網友分享的點點滴滴串成了深度報道,那些當下與過往的一幕幕經歷,提醒我們這輪戰爭的苦難已經延續了兩年,更不要提過去更長歲月里的殺戮與封鎖。
阿什拉夫對現狀感到哀傷。停火后的生活沒什么實質性變化,從身邊事講,肉類價格依舊很高,一公斤雞肉約324人民幣。他控訴道:“以色列有被阻止繼續戰爭嗎?有被阻止重新轟炸嗎?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強迫以色列做它不想做的事嗎?”
但他知道,世界依然有人在關心巴勒斯坦,比如在加沙的國際醫護人員、全球的抗議活動,也包括中國網友們。他女兒畫筆下的房子和花朵,是可貴的,或許每一份關懷都為呵護這份生命信念有所助力。
![]()
阿什拉夫8歲的小女兒的畫
這種關心,有時也是需要條件的。在中國的互聯網平臺上,同情、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不用擔心被扣上所謂“反猶”“種族主義”的帽子。網絡空間的獨立自主,數字企業的獨立自主,不經意間,再一次體現了其價值。
某些西方人士,霸占西方主導的那部分網絡空間,講許多關于人權的大道理,背后卻是以“人權”做武器攪亂世界,很多中國網友并沒有那些“理論”,有傳統文化中的“仁”就足矣。而巴以沖突兩年來,確實把全世界標榜“維護人權”的各種組織、人物,都好好照了一遍,讓“雙標者”現了形。
在戰火撕裂天空的加沙,一位當地人的生存希望與中國網友的善意產生了連接。這不是地緣政治的宏大敘事,而是數字時代普通人之間最純粹的情感共鳴。阿什拉夫也在釋放他的善意,希望自己能在數字世界創造價值,用勞動換取報酬,只是還沒找到最合適的渠道。
中國網友的光,照亮了阿什拉夫和更多的加沙人,也同時照亮了我們自己。當戰爭的陰影依然籠罩加沙,這些來自亞洲另一端的微光,或許無法驅散所有黑暗,但它證明了即使在最悲慘的時刻,人性的光芒依然能夠穿透一切障礙。在動蕩的世界,人類最珍貴的依然是那份推己及人的善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