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地名研究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地名資訊
生活中提到一些熟悉的地名,比如夫子廟、烏衣巷、新街口……是不是就自然而然勾起了你對歷史、地理、語言等的獨特記憶?近年來,江蘇高度重視地名工作,2024年,修訂《江蘇省地名管理條例》被列為省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預備項目。
2025年9月30日,江蘇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新修訂的《江蘇省地名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5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為加強和規范全省地名管理提供了制度遵循,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新修訂頒布的《條例》中有哪些新變化、新亮點?10月20日,由江蘇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宣傳處和江蘇新聞廣播聯合制作的特別節目——《談法論治》,邀請江蘇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委員馮雷和江蘇省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林莉走進直播間,就相關內容進行解讀。
![]()
地名作為基本的社會公共信息,頻繁、隨意地更改地名,既會對群眾生產生活造成困擾和混亂,又影響文化的傳承。如何保持地名的穩定性?林莉介紹,《條例》在總則部分就將“保持地名相對穩定”作為地名管理的一項原則。同時,對未經批準擅自更名的行為作出了禁止性規定,地名一旦命名即為法定,如需更名要從實際出發、尊重歷史,依法履行相關程序;規定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體現中華歷史文脈的地名,一般不得更名。
![]()
地名是歷史的“活化石”,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還寄托著人們對故鄉的深厚情感。為此,《條例》明確列入地名保護名錄的地名,因行政區劃變更、城鄉建設、自然變化等原因確需更名的,民政部門或者有關部門應當進行評估論證,廣泛聽取專家學者、社會公眾等方面意見,對結果予以公示。確需對地名保護名錄中涉及的地理實體予以拆除或者遷移的,有關部門應當會同民政部門制定相應的地名保護方案。
地名類型繁多,數量龐大,地名管理工作涉及自然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等眾多部門。
江蘇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委員馮雷介紹,《條例》規定民政部門和有關部門應當建立健全地名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機制,統籌推進地名信息數據資源與地址、交通路網、基礎地理等信息數據資源的整合利用。
![]()
在聯合監管方面,規定了民政、公安、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應當建立跨部門綜合監管機制,發現問題的,及時依法處理。同時,規定了民政部門作為主管部門,發現備案的地名不符合規定要求的,應當函告批準機關,由批準機關依法予以處理;發現建設項目的地名標志設置不及時或者不規范的,應當函告有關部門,由有關部門督促相關單位限期整改。
![]()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
選稿:江西地名研究小組
編輯:耿曈

![]()
微信掃碼加入
中國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掃碼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歡迎來稿!歡迎交流!
轉載請注明來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