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學生覺得自己不夠好,完全就是因為基因不好。如果父母都是清華北大畢業的,那么他們的人生也會容易很多吧,可是基因這個東西,真的就能夠完全遺傳給孩子嗎?
有沒有可能學霸父母們也在擔憂一個問題?害怕他們的孩子這輩子,必然成為一個相當平庸的普通人,那么對他們而言,是不是也是一種浪費?
如果我們把視角放的更高一些,就專說一些北大的父母,他們會怎么想呢?
![]()
“北大媽媽,普遍對孩子悲觀”,一位博導說心里話,讓人五味雜陳
如果說普通人一直在教育方面有很強烈的焦慮,家長總擔心孩子沒有辦法出人頭地,這種很正常的話,那么清北的父母也焦慮,那正常嗎?
大家覺得如果出生在一個清北之家,哪怕這孩子不努力,他的父母首先就是在賺錢方面可以把孩子養的很好,其次父母調用自己的關系,是不是也可以讓孩子這輩子過的高枕無憂?
但說句實話,如果孩子也能考進清北,讓家庭更上一層樓,誰不愿意看到這樣更好的結果呢?有一個來自北京的網友就說出了心里話。
![]()
他說他前兩天跟幾個北大畢業的媽媽聊了一下,要知道在這樣高知的圈子里面,大家對于教育的態度肯定是很鮮明,很有見解的,可是誰能想到這幾個媽媽,不約而同的都對培養自己的孩子絲毫沒有信心。
而且他用了一個很嚴重的詞,就基本上都保持悲觀的態度,連他們都不相信自己能夠教育出好的孩子,這是不是也能說明普通人就沒有必要那么憂慮了呢?
![]()
因為學霸父母也覺得現在的環境可能太不容易了,孩子想要卷禿頭,壓根就不是父母多厲害的問題,而且很多東西集合在一起,父母如果只會學習,其他方面不行,對于這種家庭來說同樣也存在短板。
況且現在真的很難說,有些孩子不學習去當網紅,卻可以年入上百萬,并且家喻戶曉,但是有一些孩子拼命學到最后,發現自己在上海和北京也只能在蕓蕓眾生當中當一個打工人。
![]()
北大媽媽的悲觀背后,藏著教育環境與現實的無奈
這個時候也有一位博導說出了心里話,他同樣來自北京,是他的女兒說的,說他爸爸作為一個985的博士生導師,經常說到現在為止,他底下的博士生還有一大堆都找不到工作呢。
可是這句話應該怎么理解,大家也不必太過害怕,現實不是說博士生真的連工作都找不到,而是因為他們找不到錢多事兒少、用的合心意的工作罷了,也就是說大家要求的,總要比現實能夠給自己提供的還要多。
所以就導致了很多人怎么樣都不滿,但是人生真的有定義嗎?因為網友說他當年拼了命的去考上985,才讀了博士生成為了一個科研機器。
![]()
但是他的專業被告知不好找工作,就真的在家里待業了三年,于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他靠寫網文小說竟然買了一套房,但可惜的是在于他現在又虧損了很多錢,于是又重操舊業,又開始寫網文了。
誰說985的學生就一定要靠學歷吃飯呢?又有誰說出生在學霸家庭的孩子,就一定要一代更比一代強的?普通人自然也是要有出路的。
![]()
大家對于學歷要保持信心,可是更重要的是對自己的能力保持信心,要相信自己值得有更好的未來,家長們也沒有必要因為教育這個事情太焦慮了,第一次當父母教育不好,所以也很正常,但是及時改正才很重要。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