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最愛你的人就是媽媽。如果一個人被媽媽拋棄,未來的路將十分難走,尤其是從小就被家里放棄的人。
一位媽媽說,自己女兒10歲,現在已經不想要她了。在別的媽媽說,我把孩子看的,比自己的命都重要的時候,她已經快要崩潰了。
而這種崩潰的情緒,在她宣泄出來之后,引起了一眾家長的共鳴,原來媽媽愛孩子,不是天生的,還要看孩子值不值得。
![]()
“我女兒10歲,現在已經不想要她了!”媽媽哭訴被女兒逼瘋過程!
在現代家庭教育中,親子關系的緊張局面時有發生,這種情況背后反映的不僅是個人教育困境,更是當代普遍存在的育兒焦慮問題。
最近一位母親公開表達,對十歲女兒的反感情緒。她說,每天早晨起來,光是叫她起床,都要10遍以上,她才能完成起床的動作。
![]()
起床之后,也不會自覺地去做自己的事情。不管是穿衣服,洗臉,還是刷牙,都要家長一遍又一遍的催促。
每天早晨,都要進行30多次催促,才能成功將她送出門。回來之后,還要趕緊照顧年紀更小的老二。
除了這些,她的個人衛生也很不好,床品都是亂的,自己的衣服和學習資料也不知道整理,沒有女孩子的樣子。
![]()
而且,大女兒不僅在行動上很緩慢,在行為上,也總是給她添麻煩。一個不開心,就會離家出走,經常要沒日沒夜的找她。
在一次和爺爺吵架后,出走尋找的途中。媽媽說,當時真的很希望,她就此丟了,不要再回來,不然這日子,遲早是要崩潰的。
這些看起來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卻一點點的把這位媽媽逼的情緒崩潰。本來以為,會有人出來指責她,孩子還小,你要多一些耐心。
![]()
結果評論區里,都是理解她的話語。原來這樣的磨蹭,耍小脾氣,是很多學生都會有的情況,而且十分難改。
媽媽不是教育專家,不是情緒穩定的機器人。在自顧不暇的時候,就是沒有辦法,以最理智的處理方式,去應對家里的突發狀況,和日復一日的“不進步”。
孩子的行為,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
家長和孩子之間,家長總是要受些委屈的,畢竟孩子懂的不多。遇見這種情況,家長的崩潰之后的操作,應該是先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
![]()
看看是不是有智力,和行為習慣上的缺陷。如果有,對癥治療,趁著還小,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家長也就能接受,自家孩子不是故意的,而是身體不允許,所以才總是“不懂事”。
如果檢查一切正常,就要考慮,為什么孩子會出現這種情緒。從媽媽的表述中猜測,有可能是因為家里有了更小的,孩子想要用這種方式,吸引家長注意力,獲得她心里的“愛”。
找到這個原因,才能徹底解決這個“惡習”。這中間,還需要家長付出很多行為和情緒上的努力,才能達成。
![]()
筆者寄語:
許多家長在育兒過程中,容易陷入完美主義的誤區,期望孩子能夠,完全按照自己的要求和時間表行事,一旦孩子達不到預期,就會產生強烈的挫敗感。
實際上,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發展節奏,和性格特點。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孩子成為獨立、負責的人,而不是要求孩子完美無缺。
每個家庭都會面臨不同的教育挑戰,重要的是保持開放的心態,不斷學習和調整教育方法,與孩子共同成長。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