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湖北交通地圖,以武漢為中心,15條國家高速、25條省級高速呈“米字形+環形”放射,總里程突破7400公里,密度居中部第一。從1991年武黃高速率先通車,到2023年“縣縣通高速”目標提前兩年實現,湖北用三十余年完成了從“瓶頸路段”到“超米字型”的跨越。如今,全省高速公路日均車流量達185萬輛次,武漢城市圈1小時通勤、省內主要城市2小時通達、周邊省會城市3小時覆蓋的“123交通圈”基本成型。
![]()
雖然如此,隨著武鄂黃黃同城化加速,光谷科創走廊與鄂州花湖機場空港樞紐之間的高速通道仍顯“單薄”。G50滬渝高速鄂州段日均流量已突破6萬輛次,節假日峰值接近9萬輛次,既有互通間距過大、出入口能力不足,成為制約武漢都市圈東南象限一體化發展的“瓶頸”。為此,湖北省提出規劃建設武陽高速至武鄂高速聯絡線,即G50滬渝高速公路鄂州洋澤至峒山段。目前,關于該項目的規劃建設迎來了重大進展:
![]()
繼2025年9月29日,滬渝高速公路鄂州洋澤至峒山段(武陽高速至武鄂高速聯絡線)項目開工活動在鄂州市舉行之后;近日,鄂州市生態環境局正式在其官網發布了“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示”。這就是說,滬渝高速公路鄂州洋澤至峒山段(武陽高速至武鄂高速聯絡線)項目將會在年內實質性開工建設。
![]()
根據規劃,滬渝高速公路鄂州洋澤至峒山段(武陽高速至武鄂高速聯絡線)項目主線起于鄂州市澤林鎮,順接G50滬渝高速黃石至鄂州洋澤段,向南經杜山鎮,止于長港鎮,與已建成的武陽高速鳳凰山樞紐對接,全長約11.3公里,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120公里;同步建設西山支線2.18公里,雙向四車道,時速100公里,在東佛林場與S7武鄂高速相接。全線共設置3處樞紐互通、1處服務區、1處養護工區,估算總投資32億元,平均每公里造價約2.4億元,創下鄂州交通單體項目投資額新高。
![]()
2025年6月,項目以“特許經營權”模式啟動投資人招標,湖北交通投資集團牽頭的聯合體中標,建設期3年,運營期30年。7月10日,省交通運輸廳在武漢組織召開初步設計審查會,專家組一致認為設計文件內容全面、深度合規,同意修改完善后開展施工圖設計。目前,項目公司已注冊成立,正同步推進環評、水保、用地預審等專項報批,計劃2025年12月正式開工,2028年底建成通車。
![]()
從路網結構看,項目建成后將在鄂州中部形成新的“黃金十字”:東西向串聯G50滬渝與G70福銀,南北向打通武陽與武鄂,實現國家高速與地方高速的“高接高”無縫轉換,緩解現有鄂州、澤林互通交通壓力超過30%。從區域經濟看,武漢新城—鄂州花湖機場—黃石臨空經濟區一線被整體納入“武鄂黃黃國家級綜合貨運樞紐”,項目正好位于空港聯動區核心,可讓光谷科創走廊的電子信息等高時效貨物15分鐘直達機場貨站,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從民生出行看,鄂州主城區居民經西山互通上武鄂高速,再轉入本聯絡線,可在20分鐘內抵達武漢光谷中心城,較現有路線縮短約15分鐘;黃石、大冶方向車輛經武陽高速北上,不再繞行鄂州互通,節假日擁堵時間預計減少4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