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聲明:內容取材于網絡
德國萊茵金屬公司最新推出兩款輪式防空高炮系統,一個叫“天空游俠30”,另一個叫“天網35”,其中“天網35”防空系統還援助給了烏克蘭,其實就是進行實戰測試。那么這兩款高射炮的實際戰場價值如何呢?
![]()
可以明確的是,德國的這兩門高射炮主要就是應對無人機、巡飛彈等低空慢速小型目標的威脅。屬于有了題目之后,再拿出的答案。德國畢竟是一戰和二戰的發起國,對于炮,有著比較深刻的理解,技術儲備也有,可以說,這兩門高射炮是目前低成本防御無人機和巡飛彈的標準答案。
“天空游俠30”是一款較新的防空系統,模塊化設計、遙控無人炮塔可以靈活安裝在多種輪式或履帶式底盤上,使用起來比“天網35”更加便利。這些概念不光時髦,也可以窺探出德國相關公司是想用它來打開反無人防空系統的市場。
![]()
“天空游俠30”可以裝備在諸如“拳師犬”8X8輪式裝甲車或KF41“山貓”步戰車這樣的底盤上。而“天網35”系統在概念上與“天空游俠30”系列是類似的,兩種高射炮的設計思路核心之處就是可編程彈藥加相控陣雷達,德國軍事科工人員這次把握的很準,以此來構建野戰低空防御網是靠譜的。
“天空游俠30”的遙控無人炮塔重量不輕,接近2噸,30毫米KCE-ABM轉膛自動炮射速較高,每分鐘1200發,有效射程約3公里,攔截無人機和巡飛彈是夠用了。它可以備彈252發,發射時通常是點射,兩三發炮彈就可以打下一架無人機。該火炮能發射多種彈藥,技術最先進的要屬30毫米AHEAD可編程彈藥。
![]()
什么叫可編程彈藥?
這種彈藥非常精巧,在發射時,炮彈內部預先裝填了數十個甚至上百個圓柱形鎢合金彈丸,當發射藥爆燃,炮彈在炮管前進到達炮口處,那里安裝著一個非接觸式的“編程線圈”。火控系統會根據雷達等傳感器實時測算出的目標距離、速度以及炮彈自身的初速,精確計算出炮彈飛到目標前方最佳位置,這段距離需要多長的時間。然后,炮彈通過“編程線圈”的瞬間,會將這個“時間指令”編程進炮彈頭部的引信之中。
![]()
炮彈飛出后,引信開始計時,因為炮彈本身的彈道,每段的速度這個數據都是相對固定的,所以有了“時間指令”,炮彈在什么地方爆炸就確定了,當飛行時間達到預設位置時,炮彈會立即起爆。
爆炸過后,彈體內部的數十枚鎢合金彈丸夾雜著沖擊波向前方飛,形成一個錐形面,像在無人機面前打了一發霰彈炮,這樣形成的高密度“彈幕”很容易把無人機打下來。如果無人機數量較多,飛的又密集,那甚至可以一發炮彈打下好幾架無人機。
![]()
這個炮彈的科技含量還是比較高的,與迫擊炮中的空爆模式實現原理不同,很多軍迷以為就是那種。迫擊炮的空爆需要手動調節引信,要扭一下,而且它的爆炸高度通常是一致的,可編程彈能依據火控雷達自動設置最佳的爆炸點。
“天空游俠30”的炮塔左側還集成了一個可升降的,多聯裝防空導彈發射平臺,能發射“毒刺”、“星光”或“天空騎士”等導彈,適配通用性很高,這些防空導彈將“天空游俠30”的防御范圍擴展到6公里。
![]()
在它的炮塔上還安裝了四個有源相控陣雷達,360度探測,最大距離20公里。還有紅外搜索和跟蹤系統以及光電跟蹤系統輔助,在復雜的電磁干擾時也可以確保“不掉鏈子。”
這樣的防空系統面對無人機時,真的有實戰價值嗎?
從測試來看,效果很好,既能打伊朗“見證者”那種比較大的無人機,也能對付FPV這種小的穿越機。對于德國來說,不足之處就是炮彈太貴,因為編程彈里用了鎢合金彈丸。
![]()
鎢這種金屬,密度大、硬度高,是炮彈和子彈的理想材料,但是加工困難,關鍵是儲量少、價格貴。這一枚炮彈怕是也要五六百歐元,兩三發打下來一架無人機,是比防空導彈便宜很多,可如果這無人機是中國生產的,最終還是一筆虧本買賣。
戰爭不是買賣,不是做生意,可戰爭要由經濟來支持。因此,我國盡管也裝備了這樣的高射炮,但是九三閱兵上一次性就拿出了三款,僅靠一種武器是不行的,激光、微波這樣的反無人機武器也要用,畢竟激光的使用成本更加低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