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2025年9月底,荷蘭突然對中資控股的安世半導體動手,這場本該是企業內部管理的爭議,硬生生被荷蘭扯進跨國博弈的漩渦。荷蘭經濟事務部先是下令安世半導體全球30個主體一年內不準動資產、知識產權和人員,阿姆斯特丹法院跟著就暫停了中方CEO張學政的職務,還把聞泰科技持有的安世股份幾乎全托管給第三方,只留一股做做樣子,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想徹底奪走中資對安世的控制權。
荷蘭這邊動作不斷,10月中旬又切斷安世中國區的系統權限,還想停發中國員工薪酬,以為這樣就能逼中國區服軟。可他們沒想到,安世中國區根本不吃這一套。10月19日,安世中國區直接發了封公開信,態度硬得很:咱們是獨立經營的中國企業,沒中國法定代表人簽字,荷蘭總部發的任何指令,員工都有權不執行。不光如此,還明確說了工資福利全由中國區自己發,讓員工別擔心生計,安心跟著中國區干。這種直接跟總部“切割”的操作,在跨國公司里很少見,卻實實在在戳破了荷蘭想靠強硬手段掌控全局的幻想。
![]()
安世中國區敢這么硬氣,不是沒底氣的。安世在東莞的封測基地占著全球70%的封裝產能,上海晶圓廠每年能產40萬片12英寸晶圓,主打車規級MOSFET產品,這些產能才是安世真正的核心。荷蘭搶過去的總部,說難聽點就是個空殼子,沒多少實際產能。更關鍵的是,中國商務部10月初就出手了,一方面限制安世中國工廠出口關鍵芯片,專挑那些對歐洲市場影響大的產品管;另一方面升級稀土管制,含0.1%以上中國稀土的境外產品出口門檻全提高了。這兩招下去,歐洲那邊立馬慌了。
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急得跳腳,警告說安世芯片庫存頂多撐幾周,11月寶馬、大眾這些車企可能就得停產。要知道,安世一年產500多億顆芯片,二極管、MOSFET這些成熟芯片早嵌進博世、電裝這些一級供應商的組件里了,想換替代產品得等好幾個月認證,歐洲車企那套“準時制”生產模式,根本經不住這種斷供。車企一慌,就開始給荷蘭施壓,畢竟對他們來說,生產線能轉起來比誰掌控安世更重要。
![]()
荷蘭之前一直嘴硬,覺得靠行政和司法手段就能拿下安世,可現實狠狠打了他們的臉。中國區不聽指揮,出口管制讓歐洲芯片告急,稀土管控又卡了原材料脖子,自己手里的“空殼總部”根本沒用。到了10月19號之后,荷蘭終于撐不住了,經濟大臣卡雷曼斯主動放話,說要找中方會面,核心請求很明確——希望中國解除芯片出口禁令,先把芯片流通恢復了。
只是荷蘭想的太簡單了,中方的反制從來不是為了報復,而是要討回公道。荷蘭要是只想著讓中方“臨時解禁”,卻不撤銷之前凍結資產、撤換CEO的命令,不把安世的管理權還給中資,這事根本談不攏。要知道,荷蘭這次以“國家安全”為名搶中資企業,已經開了個壞頭,要是就這么輕易妥協,以后其他國家會不會有樣學樣?歐洲原本吸引外資的信譽,也會因為荷蘭這波操作大打折扣。
![]()
安世中國區的硬剛,不光是企業維護自身權益,更體現了中資企業在面對地緣政治擠壓時的底氣。中國手里握著全球車規級成熟芯片的核心產能,又掌控著稀土這種關鍵原材料,這些不是荷蘭靠耍手段就能奪走的。荷蘭現在主動求見,說到底是低估了中國的反制決心,也高估了自己掌控產業鏈的能力。接下來就看荷蘭能不能認清現實,拿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態度,要是還想著只占便宜不讓步,這場博弈恐怕還得繼續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