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頒布退位詔書
1912年,在袁世凱和南方革命黨的共同壓迫下,清政府最后一位皇帝溥儀宣布退位,延續2000多年的封建統治在華夏大地上終結。隨后,袁世凱耍手段竊取革命成果,成功登上大總統寶座,但勢力范圍僅限于黃河以北。1912年癸丑之役,袁世凱打垮了革命黨掌握的控制力量,又控制了長江流域的蘇皖贛鄂湘等省,不久又將勢力延伸至閩浙陜甘川粵等省,全國幾乎都臣服于他。
![]()
袁世凱登基
袁世凱死后,北洋軍落入段、馮手中
但權勢達到頂峰的袁世凱卻利令智昏,竟然打算復辟,自己登基當皇帝,結果落得眾叛親離、全國唾罵的下場,最后郁郁而終。袁去世時,其麾下部隊已急速擴張數倍,但核心還是其親自編練的北洋新軍六鎮,即第1至第6師。其中,第2、3、4、6師已先后南下,并擴充或吞并了第7、第10、第20師及第1、2、3、6、10、13、16混成旅等部。
袁世凱死后,他麾下各部誰也不服誰,尤其是大權在握的“北洋三杰”,即“北洋之龍”王士珍、“北洋之虎”段祺瑞和“北洋之狗”馮國璋。但王士珍對滿清朝廷舊情難忘,在張勛復辟期間積極擁護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復位,還被授予內閣議政大臣和參謀部大臣等職,結果聲譽大損,早早退出了競爭。
![]()
張勛復辟劇照
![]()
馮國璋遭到壓制,段祺瑞控制中央政府
段祺瑞曾擔任過第2、3、6鎮的統制,還當過陸軍總長、國務總理,坐鎮中樞指揮鎮壓了“二次革命”和白朗起義。但他性格過于強勢,喜好發號施令,坐鎮中央期間屢有損害其他派系與地方勢力之舉,不僅非北洋系的軍閥為之側目,團體內部不少人對他也離心離德。
馮國璋雖沒有擔任過北洋六鎮的統制,但他長期負責軍事教育,北洋軍官大多為其門生,因此威望頗高。但他缺乏政治智慧,貪圖大總統虛名,固執的離開江南地盤,返回北京就任大總統,結果在北京處處被掌握內閣實權的段祺瑞掣肘,難以施展抱負。以他為首的直系因此也長期被段祺瑞的皖系壓制,其嫡系部隊、由清末直隸混成協和禁衛軍改編的陸軍第15師與16師最后也被人吞并。
![]()
直皖戰爭落敗后,段祺瑞逐漸邊緣化
但馮國璋死后,代替他成為直系新首領的曹錕卻異軍突起,曹的基本部隊是老六鎮里面的第3師,經過副手吳佩孚的整頓,該師戰力一直都是老六鎮之首,第2、第6師等部也為其馬首是瞻,云集直隸一帶。段祺瑞手中僅有第4師,還遠在滬浙地區,只能派智囊徐樹錚借對德宣戰之機緊急編練“參戰軍”。但這些新編的軍隊終究不敵身經百戰的直系老部隊,最終在直皖戰爭中慘敗,段祺瑞也被迫下野。
曹吳集團統治時期,其直接控制的兵力多達30萬人,連同各省附屬者,總計50萬以上,段祺瑞再也難攖其鋒。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