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明顯轉涼
晝夜溫差大
人體新陳代謝漸緩
因此更是健康養生的“黃金轉折點”
這份養生指南
助您安穩度過這個時間
養生重點:防“秋燥”
燥為秋季主氣。燥易傷肺,可見鼻干、咽干、口干、干咳等癥狀,根據寒熱不同又可分為“溫燥”和“涼燥”。
防“秋燥”
需養肺、補氣、滋陰
“燥”易傷害這5個器官
1. 傷肺
秋季干燥是傷害肺臟的一個主要原因,而呼吸道系統又是一個開放的器官,從鼻腔到氣管,再到肺部,秋季干冷的空氣一旦侵害,就容易損傷黏膜,引發呼吸道病變。
2. 傷皮膚
秋季皮膚干燥、緊繃、瘙癢、脫屑(起皮),甚至出現龜裂、細紋加深,都是非常典型的表現。
3. 傷胃
此時脾胃功能相對較弱,應注重調理脾胃,增強消化能力,以達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4. 傷口腔
秋燥會使體內水分消耗過大,從而引起口干。日常可以多飲水,注意少量、多次、慢飲。
5. 傷鼻
燥邪容易導致鼻腔干燥,甚至流鼻血。可每天清洗鼻腔,將結痂浸軟然后取出。氣候干燥時出門可戴口罩。
養生小妙招
養生
包括飲食調養、作息調整、
運動鍛煉以及精神調節等
1. 多吃滋陰潤肺食物
![]()
秋季可以食用滋陰潤肺的食物,比如冰糖雪梨羹等,同時可適量多吃芝麻、蜂蜜等柔潤食物。
2. 少吃辛辣寒涼食物
中秋養生要盡量減少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少食涼性食物。
3. 建議吃根莖類蔬菜
飲食不宜過于油膩生冷,建議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和膳食纖維的根莖類蔬菜。
4. 早上喝碗溫熱粥湯
寒露節氣過后最應多喝粥和湯,蔬菜可以做成粥,不僅能補充纖維素、呵護腸胃,還利于排毒。
5. 容易上火喝杯綠茶
![]()
預防上火或者已經上火,都應該多喝水,以白開水為佳,也可以沖調蜂蜜水等飲用,也可以多喝綠茶。
6. 穿衣還不需要太厚
應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添衣物,但衣著不宜太多,否則會影響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適應能力。
7. 保持早睡早起習慣
秋季宜保持早睡早起的作息習慣,一般晚上10點入睡,早晨6點起床為宜。
8. 適宜多點戶外活動
秋高氣爽,可根據自身情況適當運動,微汗即可,不可大汗,以加強心肺功能,增強抗病能力。
9. 艾葉泡腳增強體質
睡前可以用艾葉泡腳,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抵抗力、預防感冒等。
10. 保持寬容平和心態
避免“悲秋”情緒,可適當參加一些郊游,有助緩解悲憂的情緒。
來源|陜西中醫
圖片|包圖網
轉載僅作為生活或科普指導,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廣告合作、宣傳片、專題片、教學片、科普動漫片制作及會議慶典活動制作拍攝,歡迎垂詢,聯系電話:0771- 587628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